七十华诞追忆中国篮球走过的路:80年代称雄亚洲,小快灵引领时代

明天,2019年10月1日,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70周年华诞的日子了,又恰逢不久前世界篮球的最高水平赛事——国际篮联男篮世界杯首次在中国举办,这就更值得我们怀念和追忆一下新中国70年篮球史。

从哪儿说起呢?不妨先瞧瞧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各项事业取得蓬勃发展的上世纪80年代。

亚洲范围无敌手,世界赛场无作为。八十年代的中国男篮,正在黑暗中潜行。

1975年,中国男篮首次参加亚锦赛,到1983年豪取五连冠,是毋庸置疑的亚洲霸主。不过在世界赛场,中国男篮始终在十名左右徘徊,最好成绩仅是第九。

这是一段阵痛期,也是逐步缩小与世界强队差距的摸索期。不断总结,不断反思,这段时期,中国篮球逐步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和规律,以“走向世界”为目标,为九十年代闯入世界前八埋下伏笔。

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八十年代的中国篮球,具有浓重的历史色彩。

  • 亚锦赛五连冠,确立亚洲霸主地位

不堪回首的十年之后,百废俱兴,1974年,中国篮球正式加入国际篮联,1975年第一次组队参加亚锦赛(此前均为中华台北参赛)。从1975年至1983年,中国男篮连续五次获得亚锦赛冠军,亚洲霸主由此确立。

当年那支中国男篮拥有穆铁柱、匡鲁彬、孙凤武、王立彬等一批良将,与中国篮球传统的“小快灵”风格不同,因为穆铁柱的存在,而且当时中国男篮阵中还有2米20的马占福、2米17的韩鹏山,内线拥有绝对制空权,所以,男篮战术主要是通过内线球员抢到篮板球后发动快速反击,既能阵地攻坚,也能快攻制敌,依靠这样一套阵容,中国男篮在亚洲鲜有对手。

“那时候我们的阵容很完整,内线有高度,外线有速度,冲击力很强,”孙凤武回忆道,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曾是男篮外线主力控卫,“亚洲球队遇见我们,根本没法打。”

当时那支男篮是出了名的铁军,钱澄海是主帅,刘贵乙是领队,当时男篮五点出操,训练馆墙上挂着“三从一大”的横幅。训练中,钱澄海总是亲自上阵,每天训练之后汗流浃背,直到深夜方才入睡。

七十华诞追忆中国篮球走过的路:80年代称雄亚洲,小快灵引领时代

中国男篮国手王立彬(右)。

当时的男篮平均身高超过两米,几乎高过亚洲其他球队一头,“以大打小”,成为中国队在亚洲赛场所向披靡的原因之一。“我们经常一开场就压着对手打,不给他们喘气的机会,他们没我们高,也没我们快,”钱澄海曾如此说。

然而,随着1984年穆铁柱退出国家队,男篮遭遇滑铁卢,在1985年亚锦赛上丢掉冠军。

那次失利,有两方面因素。首先是穆铁柱、匡鲁彬等老将退役,而被钱澄海寄予厚望的中锋韩鹏山在1984年猝死,中国实力受损。其次,当时菲律宾引进多名美国球员,他们的速度、力量远强于亚洲人,于是在那届亚锦赛,中国男篮最终仅获第三名。

这次失利,对中国男篮亚洲霸主的地位并未构成实质性冲击,从那以后,男篮再获亚锦赛五连冠。不过,输给引进美国人的的菲律宾,却引发当时篮球界的深思——如何应对欧美诸强,如何真正冲出亚洲?

  • 重回世界舞台,挑战高水平举步维艰

1978年,男篮征战世锦赛,这是阔别30年后,中国队首次参加世界篮球大赛。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男篮不断冲击世界篮坛,可最好成绩仅是1986年世锦赛取得的第9名,而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男篮又滑落至第11名。

当时中国篮球界不断反思,寻找男篮出路。当时钱澄海就提出,之所以成绩止步不前,关键是当时的男篮陷入两难的境地。

“在亚洲我们以大打小,而在世界我们则是以小打大,完全不一样,”钱澄海表示,中国男篮当时平均身高约在2米左右,在亚洲依靠内线阵地战就能轻取对手,以至于中国男篮传统的“小快灵”受到抑制。而在世界赛场,男篮正是需要通过快速移动和准确的投篮,才有能力冲击世界强队,“优点变成缺点,缺点又被放大,怎能出成绩?”

七十华诞追忆中国篮球走过的路:80年代称雄亚洲,小快灵引领时代

中国男篮传奇教练钱澄海(前)。

所以,在钱澄海的倡议下,男篮在八十年代后期开始革新,引入宋力刚、马健等多名移动能力不俗的内线球员,还重点培养外线球员。“千万不能丢掉传统,没有好的小个子,大个子不可能取得好成绩,”钱澄海说。

正是源于这种理念,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男篮涌现出一批才华横溢的锋线球员。1988年钱澄海辞去男篮主帅,孙邦上任,将“小快灵”发挥到极致,“歪把子机枪”张勇军在2000年北京亚运会大放异彩,继1986年亚运会后,再次成为中国队锋线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随后,包括胡卫东、孙军、郑武在内的多名锋线名将逐渐脱颖而出,在新老交替期间,这帮球员积累了大量经验,黄金一代的雏形由此出现。

  • 亚洲巨人,不止一个穆铁柱

穆铁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男篮第一中锋。不过谈起巨人,穆铁柱可不是那个年代惟一的一个。

穆铁柱身高2米28(还有2米36一说),1972年,他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济南军区代表队,1977年,钱澄海将他召入国家队,随即成为主力中锋。他为中国男篮效力七年,四次获得亚锦赛冠军,在那个年代,穆铁柱被誉为“亚洲第一中锋”。

正是因为有了穆铁柱,中国男篮在那个年代的打法产生改变,不再是传统的“小快灵”,而是以穆铁柱为轴,抢下篮板球后发动快速反击。“当时我要求队员们拼命跑,一定要接住穆铁柱的传球,”已故篮球泰斗钱澄海是当时男篮主帅,他曾如此回忆那段往事,“而且我们那时候也能打阵地战,既能快也能慢,战术丰富了很多。当时在亚洲,我们以大打小,别人根本防不住穆铁柱。”

七十华诞追忆中国篮球走过的路:80年代称雄亚洲,小快灵引领时代

中国男篮第一国手穆铁柱(左)。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穆铁柱的出现,树立了中国男篮在亚洲的霸主地位。不过,他可不是那个年代惟一的巨人。马占福身高2米20,是穆铁柱在八一队时的队友,作为搭档,他们俩率领八一队,打遍国内篮坛无敌手。不过马占福直到16岁才开始接触篮球,起步较晚,基本功、技术动作并不扎实,显得相对笨拙,所以在国家队,他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无法与穆铁柱相比,上场时间、出场次数均十分有限。

韩鹏山身高2米17,也是那个年代巨人之中的佼佼者。他比穆铁柱更灵活,随中国男篮参加了1982年世锦赛,被誉为穆铁柱的接班人。不过韩鹏山却英年早逝,1984年,他在乘火车时突然摔倒在地,经抢救无效猝死,死因是心肌炎。

不仅是男篮,当时的女篮也不乏巨人。郑海霞身高2米04,1983年进入国家队,当年获女篮世锦赛第三名,1984年获得洛杉矶奥运会铜牌,1992年又率队获巴塞罗那奥运会银牌,两年之后,她又率队勇夺世锦赛第二,并当选MVP,是中国女篮史上毫无争议的第一中锋。当时在她身边,还有一名身高超过两米的队友,甘肃人陈月芳,1981年进入国家队,身高2米08,比郑海霞还高4厘米,她先于郑海霞进入中国女篮,是球队主力,随后成为郑海霞替补。不过在2000年,她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年仅37岁。

  • 女篮辉煌,甚至力压男篮一头

当男篮还在不断冲击世界,女篮已经迈向世界顶级强队之列。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穆铁柱的出现,中国男篮确立了亚洲霸主地位,连拿三届亚锦赛冠军。但在国际赛场,男篮成绩总是在十名左右徘徊,止步不前,不过女篮却在郑海霞率领下,先在1983年世锦赛获得第三,随后又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勇夺铜牌,成为当时世界篮坛一支劲旅。

当时的那届中国女篮可谓人才济济,内线拥有郑海霞、陈月芳两名巨人,外线拥有宋晓波、丛学娣柳青等一批良将。为了备战世界大赛,当时主帅杨伯镛特意引入“男陪练”的概念,每天训练,女篮姑娘都要和男队员进行对抗。

“这是从女排那里学到的东西,”杨伯镛回忆道,“当时女排的影响力太大了,全国体育都开始在她们,事实上篮球更强调对抗,我们也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球队当时还有很多好苗子,所以必须更刻苦训练,才能出成绩。”

七十华诞追忆中国篮球走过的路:80年代称雄亚洲,小快灵引领时代

郑海霞率领中国女篮两次打进世界大赛决赛。

1982年,女篮在亚锦赛上毫无争议地夺冠,可当时所有人都明白,亚洲冠军只是硬性任务,冲击世界才是真正的目标。1983年,女篮奔赴巴西圣保罗,征战世锦赛,这是中国女篮首次参加世锦赛,一路杀至半决赛。半决赛中,她们遭遇美国队,常规40分钟内不分胜负,最终在加时赛中遗憾败北,最终获得世锦赛第三名。一年之后,女篮姑娘们卷土重来,又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勇夺铜牌。

女篮的辉煌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1992年,女篮在巴塞罗那奥运会迎来辉煌的顶点,姑娘们最终拿到银牌,两年之后,1994年世锦赛,她们再次取得第二名,郑海霞还拿到那届世锦赛MVP。

无论如何,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女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她们标志着中国篮球第一次步入世界顶级强队的行列。“不仅是成绩,还有作风和拼劲,都是现在中国女篮需要学习的,”作为如今中国女篮主帅,孙凤武表示,当年那支中国女篮的达到的高度,仍旧很难超越,“时代不同了,现在想要再拿第二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我们必须坚持继承老一代女篮的精神,脚踏实地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