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燃烧的宗教狂热:随时准备倾注一生燃烧激情的信徒!

一直燃烧的宗教狂热:随时准备倾注一生燃烧激情的信徒!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分别是世界性质的两大宗教,就信徒规模而言,前者全球信徒在25亿人左右,后者信徒在16亿人左右,可以说西方历史上的很多重大战争都与这两大宗教有关。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自从在公元638年被穆斯林占领后,这两大宗教就开始了漫长的斗争,十字军东征就是基督教世界对伊斯兰教世界的一次反击,目标就是要夺回圣地,赶走穆斯林。

3月中旬发生在新西兰基督城两座清真寺的枪击案让全世界再次聚焦到宗教冲突矛盾上,枪手Brenton Tarrant是一名28岁的澳大利亚公民,杀害了50名正在寺内做主麻日午祷的穆斯林,不仅发布了长达74页的作战宣言,而且在社交平台上直播枪杀过程,他的枪上写满了宗教人物的名字,有些网友直接把他庭审的照片P成一个十字军战士。本文主要从以下三点分析。

一,一神论强势于人文观。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一神教,在基督教世界里只有耶和华这一个神,而耶稣是神的独生子,在伊斯兰教世界里只有安拉这一位神,而穆罕穆德则是神的最后一位使者。耶路撒冷是耶稣的出生地,麦加是穆罕穆德的出生地,所以这两个地方都是被各自的信徒视作圣地。两个都是信徒众多的世界大教,而且彼此的教义和理念又有所区别,所以就会很容易造成两个教派之间的矛盾冲突。

《圣经》和《古兰经》分别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经典传世经书,这两本经书都对各自的教派与世界有不同的分析及预测,各自信徒都务必认真贯彻落实经书的教义,都强调任何信徒都不可对神有任何怀疑。《圣经》自四世纪定稿到今已有17个世纪之久,但这1700年间尽管人类文明在高速发展,但基督徒仍是以经文教义要求为准,并不会有所谓的“与时俱进”的思想。《古兰经》借穆罕穆德之口说出“为主道而战”,要求信徒将错误的世界改造为正确的秩序。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宗教世界里,那些极其虔诚的教徒的过激行为和极端方式,这些信徒认为神不会错误地许诺,自己的信仰也不会有错,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个世界错了,而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观念——人文主义,就会毫不留情地被宗教世界的国家给忽视,所以他们都在为各自神的旨意去改变世界。

二,宗教义高贵于政治理。

在西方世界里宗教的影响力是远大于政治的,在古代很多的君主还是需要教皇给予任命和授权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君主被教皇割除了教籍,那么这个国家的人民就可以不承认这个君主的统治了,其实西方世界里的“皇帝”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皇帝”有着完全不同的本质区别,在西方世界里“皇帝”只是相当于“第一子民”,而宗教领袖才是“奉主之名”的“救世主”,只有中国的“皇帝”才是“受命于天”的“天子”,才是最高权力的统治者。

就算在当今人类文明高速发达的现在,很多发达的西方国家都是基督教信仰的国家,比如美国总统在宣誓就职时必须要手按《圣经》。同样伊斯兰信仰的国家也很多,很多发展中国家,尤其在中东地区的国家都是伊斯兰宗教信仰,相比国家的行政管理机构,穆斯林更认可伊斯兰教的组织机构。而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宗教都是起到协作政治便于统治的作用,很多情况下也是被政治所利用而已。

三,民主制落后于世俗化

神圣罗马帝国开始衰败后,教皇的权威也是江河日下,十字军东征是教皇在基督教世界里最大的人力动员活动,在十一世纪末发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教皇是何等得威武,他以神的名义号令天下,众多基督徒参与到东征中,但到十三世纪末教皇庇护二世发动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时他的号召力几乎全部丧失了,到教皇利奥十世时教皇已经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世俗君主了,可是此时的民主制社会制度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无形中已经埋藏了很多社会动荡和隐患暗涌。

同样,在伊斯兰教世界了也遇到类似的问题,如果实行民主制选举,那么上台当政的往往是宗教性政党,世俗化就会遭遇调整,使其无法正常发展下去。如果坚持世俗化,那么当朝统治者往往就是以军队为后盾的强人统治者,是一个威权的政体,专政跋扈,从而不可能有任何民主制度可言。其实世俗化和民主制是现代文明国家最基本的两个原则,只是宗教世界里的国家们,很难协调好这两者之间的协作关系更无法把控住这两者的发展速度。

在传统社会的嵌合结构中,宗教世界里的国家宗教会劝人向善、友爱世人,热爱和平的一面会凸显出来,但是在被抛离于传统社会结构、孤独绝望的年轻人当中,决不妥协的面相便会更有吸引力,这个面相在告诉他们,即使全世界都抛弃你了,神仍然与你在一起,神永远不会抛弃你。在中国也同样渗透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影响力,只是在中国历史上政治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宗教很难像西方世界那样有凌驾政治之上的影响力,所以很多中国人是很难理解那些至今还燃烧着宗教狂热的虔诚信徒。

一直燃烧的宗教狂热:随时准备倾注一生燃烧激情的信徒!

十字军东征

一直燃烧的宗教狂热:随时准备倾注一生燃烧激情的信徒!

君士坦丁堡之战

一直燃烧的宗教狂热:随时准备倾注一生燃烧激情的信徒!

新西兰枪击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