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平臺“催淚文案”還能代寫?揭祕大病籌款平臺搶奪亂象

近日,兩家大病籌款平臺——水滴籌和輕鬆籌推廣人員在河北某醫院內發生肢體衝突的視頻在網絡熱傳,事件最終以“水滴籌員工收到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而收場。

鬧劇之下,皆是輸家,眾籌行業的亂象隨著此事件再次被揭開。商業惡性競爭的“地推”模式,竟然出現在公益和慈善定位的大病籌款平臺,兩家平臺工作人員大打出手,足見背後巨大的商業利益之爭。

記者調查發現,衝突背後是一場關於病患資源和平臺流量的“搶奪戰”,“籌款顧問”扮演了重要角色。疫情期間,一些籌款顧問拉客的渠道拓展到了線上,籌錢“催淚”“感人”文案能免費代寫。這個職位的相關招聘信息同樣火熱,聲稱在二三線城市招聘月薪過萬,助推更多人加入到大病眾籌流量資源的“搶奪戰”中。

籌款頁面藏保險商機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水滴籌工作人員與輕鬆籌工作人員因“掃樓掃病房勸病人立項,碰到對手搶生意”發生肢體衝突。此事得到了水滴籌和輕鬆籌雙方的證實和回應,但針對衝突發生的原因,雙方各執一詞,紛紛在官方微博發佈聲明“互嗆”。

記者從雙方求證事件最新進展時獲悉,水滴籌員工收到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涉事員工停職反省,水滴籌再次就員工鬥毆事件誠摯道歉。

在各自官網上,兩家平臺都表示“0服務費”,平臺真的是在“賠本賺吆喝”嗎?從雙方地推人員為了搶奪病患大打出手來看,背後的商業競爭可見一斑。

記者搜索發現,在多個籌錢求助鏈接中,領取互助金、防癌險、醫療險的頁面尤為醒目。“免費領取肺部惡性腫瘤醫療保險金”,在輕鬆籌的一個籌錢頁面,記者點擊後,一份泰康醫療保險的頁面彈了出來。

眾籌平臺“催淚文案”還能代寫?揭秘大病籌款平臺搶奪亂象

“我們會有類似支付寶相互寶一樣的保險,顧客可自願購買,我們的籌款服務是不收費的。”記者以諮詢者身份和悟空籌工作人員攀談獲悉,籌款人還可加入500個互幫互助愛心群。

“我們要的是更多人關注我們平臺,有了人氣後,發條廣告都是錢。”這位工作人員說,並敦促記者快速發起籌款:“能幫助送上熱門,還能發佈到500個愛心群。”

眾籌平臺“催淚文案”還能代寫?揭秘大病籌款平臺搶奪亂象

水滴籌、輕鬆籌等眾籌平臺的商業模式一直備受爭議。根據公開資料,大病籌款平臺多數分為三個業務板塊:籌款、互助和保險。其商業模式就是通過幫助患者籌款以獲取流量,繼而引流至他們的互助業務,再進一步引流至保險業務,以此向保險公司收取佣金。

崗位要求“有強烈的成功慾望和企圖心”

去年底媒體曾發佈暗訪視頻,水滴籌被曝出存在僱用“志願者”從事“掃樓式”籌款,並按單提成,存在末位淘汰等問題。水滴籌發佈聲明稱線下服務團隊全面暫停服務。在“掃樓”風波後,線下團隊又恢復上崗。

記者在某招聘網站上看到,水滴籌、輕鬆籌、悟空籌等多家籌款平臺都在招聘籌款顧問,在二三線城市的招聘月薪最高能超過萬元。

“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籌款支持服務,覆蓋當地醫院,搭建城市媒體、醫護、異業人脈關係。”海南省萬寧市水滴籌籌款顧問的招聘薪資顯示為7000元到1.4萬元,

崗位要求還提到了“有強烈的成功慾望和企圖心”。

輕鬆籌在北京東城區同樣招聘籌款顧問,月薪為6000元至1.2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個招聘帖子中,都標註籌款顧問崗位技能包括地推銷售、當面銷售等。

眾籌平臺“催淚文案”還能代寫?揭秘大病籌款平臺搶奪亂象

“每個月的底薪是2000塊,每天發起兩個籌款有效單,就可以提成200塊。”曾在鄭州兼職水滴籌地推的工作人員對媒體透露。

籌款顧問閒魚上拉生意

對於記者提出的“掃樓”業務模式是否會調整、平臺盈利來源等問題,水滴籌和輕鬆籌兩家平臺均沒有回覆。

在針對公眾怨聲最大的籌款工作人員績效問題,水滴籌曾在回應聲明中稱“調整為以項目最終過審額通過率為依據,從數量考核改為質量考核”。但從打人事件來看,平臺似乎依然在“地推”上不遺餘力。

據媒體報道,此次打架事件的知情人士透露,疫情期間,很多醫院病房不讓人進,籌款顧問的“掃樓”業務競爭加劇,就會在醫院出現排斥其他平臺的現象,造成雙方平臺人員大打出手。

記者發現,部分籌款顧問把業務放到了線上,在閒魚平臺發帖拉人氣兒。在平臺上搜索“籌錢”二字,多個籌款顧問發送的商品信息赫然在列。

眾籌平臺“催淚文案”還能代寫?揭秘大病籌款平臺搶奪亂象

“救助文專業代寫”,多名籌款顧問將商品標價為0.01元,還附上了文案撰寫攻略:邏輯清晰、有節奏感、娓娓道來、圖文並茂、調動陌生人同理心等。

眾籌平臺“催淚文案”還能代寫?揭秘大病籌款平臺搶奪亂象眾籌平臺“催淚文案”還能代寫?揭秘大病籌款平臺搶奪亂象
眾籌平臺“催淚文案”還能代寫?揭秘大病籌款平臺搶奪亂象

“我們是公益平臺,不收取任何費用,全程一對一指導幫助。”多名籌錢顧問多次向記者發來信息,希望能幫助發送籌錢貼。

悟空籌的籌款顧問推介時說,籌款過程中“可免費提現三次”,而其他平臺“籌款結束後才能提現,急需用錢時會耽誤病情”。

拿慈善吸引流量引發信任危機

“拿慈善吸引流量,對流量做商業開發,這中間沒有防火牆是最大的信任危機所在。所以,要摸清慈善和商業模式的邊界,這需要探索。”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說。

事實上,水滴籌和輕鬆籌等大病眾籌平臺正在淡化自身的“慈善”色彩。在內部郵件中,水滴籌稱線下服務嚴禁混淆使用“志願者”名稱,應稱“籌款顧問”。

水滴公司創始人沈鵬曾在微博中表示:“公眾對於水滴公司以及水滴籌還是有些誤解,有些網友把水滴籌理解成了慈善公益組織,其實水滴籌的核心本質是一個免費的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工具。”對於屢次曝出的審核不嚴,沈鵬還放言:“再管不好,我願把水滴籌交給公益組織。”

這次打人事件,又會給籌款平臺帶來哪些反思?水滴籌在給記者提供的一份回應聲明中表示:“會切實加強員工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員工法制意識的教育培訓。”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對於這種愈演愈烈的行業亂象,行業監管部門不應該坐視不管。放任這種惡性競爭,大病眾籌這一互聯網新生業態隱憂不斷,將消耗更多人的信任。

來源:北京晚報微信公眾號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潘福達

監製:張鵬

編輯:陸琪

流程編輯:TF0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