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收藏癖(三):“吃药”停不下来,功于前赴后继的上当者

一入古玩深似海,从此吃药不能停。这句话充分形容了收藏圈的水深。这个圈子常吃药的无外乎两种人:期待一夜暴富的、过分自大捡漏的。更可怕的,是深陷自我陶醉、老子天下第一的收藏心态,不能自已。

老套路不乏前赴后继上当者

制假的技法是普通收藏者很难了解到的,但时代在变,造假手段日新月异是肯定的,脱离一线市场的自得其乐,频频中招那是肯定的,“多看少买”这句话对于收藏人永远不会过时。但对于售假套路,这么多年翻来覆去无非老几样,甚至成了不少人的发家致富之道,中招者可谓前赴后继。

7年前,我的一位采访对象将一对梅瓶送去汉口一家名为“古今通宝”的艺术品公司,经鉴定为清光绪民窑精品,市值200万。

重度收藏癖(三):“吃药”停不下来,功于前赴后继的上当者

瓷器是鉴定公司行骗重灾区,往往是高估价,收取高佣金。

这位大叔喜出望外,缴纳了1万元的拍卖手续费,静候宝贝高价成交,可是一年多过去,毫无音信。这家拍卖公司的答复是:梅瓶流拍了,1万元是上拍图录费、宣传费,是不予退还的,如果想继续委托出售,需再次缴纳1万元费用,大叔无语更无奈。

为一探究竟,当年我从本地收藏家协会借来一个很普通的装饰瓷罐,市价也就百来块钱,送去这家拍卖公司鉴定,果不其然,鉴定结果市值15万元,缴纳手续费即可上拍。事情得以曝光,这家公司也草草关门,但就犹如圈内人说的一样,公司改个名,换个办公地址,用不了几天就可重操旧业。

这样老套的惯骗手法到如今依旧盛行,我的一位媒体朋友前几日接到投诉,在我的陪同下,去收藏市场地摊花100元买了一件梅瓶,走访了五家艺术品公司,鉴定套路惊人一致:真品无疑,估价均过百万,要变现,需缴纳一定的手续费上拍。

重度收藏癖(三):“吃药”停不下来,功于前赴后继的上当者

每逢鉴定活动,送鉴藏友对自己的藏品结果期待不已。

拍是真上拍,图册也是真做,组个高大上的酒店场地,请一群托到现场举牌活跃气氛,一场活动办下来也就几万块钱,骗子此举无非是假戏真做,撇清责任。试想,相比征集来的上百件拍品,每件收费1万元便是100万。算算收入与支出,可真算得上是暴力。

即便几日后这个视频新闻会在频现网络,但依旧无法阻挡期待一夜暴富的人们跃跃欲试。

自我陶醉的病态心理最可怕

2013年,我们曾组织过一场系列公益鉴宝活动,邀请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单国强、杨静荣及省市收藏家协会的专家组成了鉴定团队,分为四个专场,前后进行了一个月,收藏爱好者们踊跃参与,送来了2000多件自己收藏的宝贝。

重度收藏癖(三):“吃药”停不下来,功于前赴后继的上当者

单国强在众多仿品中挑选了一副“齐白石虾”作为点评。

有人送来了与刘益谦同款的成化鸡缸杯,有人送来了父辛爵,更有人送来了唐伯虎仕女图,更有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顾景舟的紫砂壶等等,无一例外均被专家否决。那位拥有成化鸡缸杯的藏友,见宝贝被否定,还十分不服气地与专家辩论起来,受到围观者质疑时更情绪激动地叫骂起来,“狗屁不懂”、“不识货”。

事后我们专门统计过,这场活动80%以上的物件为赝品,剩下的基本价值不大,多为清末民初的民用物件,如果以金钱核算的话,最贵的为一把民国时期的精致指挥刀,专家估价百万元以内。

重度收藏癖(三):“吃药”停不下来,功于前赴后继的上当者

鉴宝活动吸引爱好者踊跃报名。

杨静荣老师当初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忆深刻:天天想着捡漏的人,一般都捡到了狗屎。

谈到给收藏人的建议时,单国强老师称,真正的收藏者都不是以投资、理财为唯一目的,喜欢收藏的朋友,应多到博物馆和美术馆去看,提高自己的素养和眼力。不仅要看真东西,也要看假东西。

现实生活中,确实遇到不少人都陷入了孤芳自赏的病态收藏迷局,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改善居住环境,将大把的积蓄全部投身收藏,整天满世界淘宝、捡漏,将宝贝摆满居室甚至柜子、床底,犹如一座博物馆。在收藏市场地摊花几十元买来的瓷罐,经过自己掌眼就成了官窑,且还特别笃定。

这部分藏友谈起宝贝头头是道,很乐意向外人展示自己的收藏成果,还不忘编起各种故事。常年热衷往返于各类鉴定交流,就是不能正面现实,谁说他的东西不对,就是啥都不懂,就是伪专家。

玩收藏,玩字当头,如果将金钱摆在首位,心态不正,往往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