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買賣黃金,恐怕要成為禁區了?

在互聯網商業服務裡,互聯網黃金一直是悶聲發大財的典型。僅不說很早涉足的支付寶,單單京東的“京生金”就可以提供全套服務,買賣黃金、存取黃金都可以實現網絡操作。去年春節時候,騰訊系的微黃金也曾小火一把,更勿論那些專業的互聯網平臺了。據統計,這些互聯網黃金平臺早就超過了100家!有一些平臺成為了操作違規資產的通道,

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低買、生息、存取、優化。

這些平臺,在增強民間黃金流動性的同時,也存在一些風險。(主要是監控環節薄弱,監管角度缺失等問題。)儘管與小額貸款相比,風險似乎有限,但也必然涉及到牌照問題。

網上買賣黃金,恐怕要成為禁區了?

沒有牌照,如何監管?

所以央行近日下發了《互聯網黃金業務暫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分別劃出了一條紅線,1、互聯網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黃金服務(黃金清算、結算、交割、黃金產品轉讓及二級或多級代理、典金賬戶服務、向風險承受能力不足的投資者銷售黃金產品)

按照通知所說,黃金產品僅限於黃金產品僅限金融機構、國務院和金融監管部門批准成立的黃金交易場所向市場提供。

當然,並沒有完全取締互聯網黃金服務,只是在前面加了一個重要的前提,可以按受金融機構或者黃金交易所的委託,並且在央行總行詳細備案。簡稱為取得市場做市場資格。當然,對這些希望繼續進行互聯網黃金服務的機構也做了硬性門檻——實繳註冊資金3000萬元以上!

網上買賣黃金,恐怕要成為禁區了?

門沒有完合關上,所以互聯網時代的浪淘沙馬上就來了。因為這個徵求意見稿截止日期正是今天!

那些資金雄厚、資質齊全的機構估計很快就會取得這個資格,而那些遊走在縫隙之間的小平臺恐怕要雪上加霜了。

互聯網黃金消失了麼?沒有!

只是在互聯網上玩黃金的,可以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