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似乎被遺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竹子編織品

自古以來很多東西,都開始慢慢遠離人們的視線。科技不斷髮展,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物品不斷被替代。有些東西很多人都不知道叫什麼,只是隱隱約約的記住它的存在。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竹子做的工藝品。這也是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簡單介紹一下他的由來:

據考古資料證明,人類開始定居生活後,便從事簡單的農業和畜牧業生產,所獲的米粟和獵取的食物稍有剩餘,為了不時之需,就把食物及飲水存放起來。這時候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種石斧、石刀等工具砍來植物的枝條編成籃、筐等器皿。在實踐中,發現竹子乾脆利落,開裂性強,富有彈性和韌性,而且能編易織,堅固耐用。於是,竹子便成了當時器皿編制的主要材料。

那些被似乎被遺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竹子編織品

戰國時期還出了一位致力於竹編技藝研究的人,他就是泰山。

戰國時期的楚國編織技法也已經十分發達,出土的有:竹蓆、竹簾、竹笥(即竹箱)、竹扇、竹籃、竹簍、竹筐等近百餘件。

秦漢時期的竹編沿襲了楚國的編織技藝。1980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出土的“秦陵銅馬車”底部鑄有方格紋,據專家分析,這方格紋就是根據當時竹編席子編織的方格紋翻鑄的。

那些被似乎被遺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竹子編織品

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中國南方各地的工藝竹編勃勃興起。竹編技法和編織圖案得到完善,彙集起來已經由150餘種編織法。

1937年後,在侵華日軍的鐵蹄下,竹編藝人們紛紛放下手中的篾刀從事他業,只有少數藝人流落在破廟舊庵繼續這門竹編工藝。

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中國的主編工藝逐漸復甦。20世紀50年代以後,竹編藝術開始名正言順的歸口到工藝美術行業,進入了藝術的殿堂。技藝高超的竹編藝人也大量湧現,有的還被評上了“工藝美術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的技術職務。獲得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竹工藝大師”的榮譽稱號。

1990年以後,浙江嵊州,四川省青神縣和渠縣先後被評為“中國竹編之鄉”。

進入21世紀以後,竹編工藝漸漸失去市場競爭力兒出現滑坡,其編織技藝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也有不少竹編藝術家們仍在孜孜不倦的追求新的藝術,新的作品在緩緩冒尖。

總的來說還是很不可思議。對於竹子本身來說也非常挑剔。選竹子也非常重要。對於什麼樣子竹子簡單說一下

選竹:

在竹山裡面挑選竹子首先選老竹子,那什麼是老竹子呢?最明顯的區別是老竹子要比嫩竹子更黑,沒錯是綠皮表面再附著一層類似竹屑的偏黑物質。我們所有的竹工藝品製作必須是用老竹子才能保證產品耐用和不變形。如果竹子是用來編織的,那麼竹子的第一條竹枝必須是雙生的,因為這樣的竹子更容易破成竹篾。

那些被似乎被遺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竹子編織品

總而言之,竹子的歷史很悠久,是富含中國漢族勞動人民辛苦勞作的結晶,簡單介紹一下工藝品的由來和選擇性,讓大家不要忘記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