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禅的皇帝为何只有6位?1人拉低了标准,其他人不愿与之为伍

很多人对封禅不是太了解,张守节《正义》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通俗一点讲就是帝受王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中国封建2132年的历史,泰山封禅的皇帝为何只有6位,1人拉低了标准,其他人不愿与之为伍。

第一位泰山封禅的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先来到邹峄山,行祭礼,又让石匠刻石,来歌颂秦朝的功绩。秦始皇又亲自来到泰山,在岱顶行登封礼,再一次让石匠刻石,来歌颂秦朝。

泰山封禅的皇帝为何只有6位?1人拉低了标准,其他人不愿与之为伍

秦始皇为何选择泰山封禅呢?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有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然而司马迁对泰山也是非常看重的,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然而秦始皇到泰山封禅,还能追溯到齐桓公,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记载:“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兽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

泰山封禅的皇帝为何只有6位?1人拉低了标准,其他人不愿与之为伍

秦始皇到泰山封禅更多的出于政治目的,秦始皇统一六国,人心不稳,秦始皇为了巩固政权,告诉那些六国的人,我的君权是神授的。你们不要有别的想法,秦始皇为了证明,是神授的权力,再一次启动封禅活动。

泰山封禅的皇帝为何只有6位?1人拉低了标准,其他人不愿与之为伍

第二位泰山封禅的皇帝——汉武帝

汉武帝这个人好大喜功,生活那是挥霍无度,汉武帝除了“尊王攘外”的穷兵黩武,汉武帝还大规模建造豪华宫殿。汉武帝为了显示皇权,曾经8次到泰山进行封禅活动,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汉武帝也是历史到泰山封禅最多的皇帝。

泰山封禅的皇帝为何只有6位?1人拉低了标准,其他人不愿与之为伍

第三位泰山封禅的皇帝——汉光武帝刘秀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正月,刘秀夜读《河图会昌符》上面记载:“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於承。诚善用之,奸伪不萌”,汉光武帝就找到了封禅泰山的依据。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十二日,汉光武帝来到泰山封禅,刘秀也是出于政治目的,宣传德政,巩固地位。

泰山封禅的皇帝为何只有6位?1人拉低了标准,其他人不愿与之为伍

第四位封禅泰山的皇帝——唐高宗李治

李治在泰山封禅是阵仗最大的,李治在位期间,南征北战,四海来朝,成就了唐朝历史上最广阔的疆域,这次封禅意义重大,除了文武百官,还有命妇,还有唐朝周边的邻国比如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

泰山封禅的皇帝为何只有6位?1人拉低了标准,其他人不愿与之为伍

第五位封禅泰山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刚继位的时候,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形成了历史上的“开元盛世”,不断的有大臣让李隆基封禅泰山,然而李隆基却声称:“朕以眇身,托王公之上,夙夜祗惧,恐不克胜,幸赖群公,以保社稷。朕承奉宗庙,恐不克胜。未能使四海从安,此理未定也;未能使百蛮效职,此功未成也。”

泰山封禅的皇帝为何只有6位?1人拉低了标准,其他人不愿与之为伍

李隆基越是推辞,源干曜和张说第三次上书,坚持敦请李隆基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说李隆基不去泰山封禅,是“稽天意以固辞,违人事以久让;是和平而不崇昭报。至理而阙荐祖宗”,似乎不去泰山封禅就对不起祖宗,有悖天意。开元十三年(726年)李隆基便率领百官到泰山封禅。

第六位封禅泰山的皇帝——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和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后,王钦若就建议赵恒举行封禅大礼,为了去泰山封禅,宋真宗便开始制造祥瑞,宋真宗还编了一个故事:“说自己梦见了一位仙人,那位仙人说他有一本仙书留在了宫中,”宋真宗就让大臣们找这本书,大臣真找到了这本书。

泰山封禅的皇帝为何只有6位?1人拉低了标准,其他人不愿与之为伍

这本书中记载,在宋真宗的治理下,国家长治久安,国富民强,仙人很满意,就有大臣投其所好,制造了很多的祥瑞。后来大臣们直接联名上书,让宋真宗泰山封禅。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从汴京出发,到泰山封禅。

澶渊之盟签订后,宋真宗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他还致力于封祀之事, 粉饰太平,广建宫观,劳民伤财,谁都知道宋真宗不配到泰山封禅,从宋真宗以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不愿与宋真宗为伍,成为天下的笑柄。宋真宗以后的皇帝来到泰山,只是举行祭祀仪式,不再进行封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