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拖拉,沒時間概念,怎麼辦?

柿子樹下的鞦韆


親愛的家長朋友你好!非常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從你描述的情況可以看出,小朋友對自己的選擇表現出比較的謹慎和多思考,看來是個做事很嚴謹的小朋友呢!但是孩子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表現出這樣行為,令家長們也會困惑吧。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孩子這樣的表現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所謂拖延的原因是什麼?是對某個事物無法找到方法(心理--內在)?還是需要完成的項目太多,不知道選哪個好(物--外在)?

1.對於外在的事物我們比較容易控制和引導,在有限的選擇內,幫助孩子建立選擇的自信,引導孩子選擇的作用。在不同的情景中,讓孩子理解的時效性的意義。

2.對於內在的處理事物的能力,這就是一個很大的範圍。在孩子第一次嘗試處理問題行為出現時,成人的反應是怎麼樣的?是不停的催促孩子,打擊孩子的積極性?還是尊重孩子的年齡特徵,尊重他的努力並鼓勵引導孩子努力完成的意義。

兩者完全不同的行為反應會給孩子呈現完全不同的做事風格。這是需要我們深思的。



奧地利小公舉


時間管理,是每一個孩子都必須學習的必修課。


你可能會嗤之以鼻,感覺我說得有些誇張了。但是請仔細想想,孩子學業上的問題,95%都與時間管理有關:孩子磨蹭、做事拖拉、不按時完成作業,每一條都可以通過時間管理解決。


那麼,對於父母來說,該如何培養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呢?


一、 向孩子發送“預防性我信息”


記得在電視劇結束後,都會播放一段下集預告嗎?把下集的精華剪輯到一起,提前播放,引起觀眾的興趣。


這就像P.E.T.(父母效能訓練)中父母應該做的,花時間給孩子預告,讓他們知道下一步需要做什麼。


向孩子發送“預防性我信息”的好處:


1. 讓孩子瞭解父母未來的需求;

2. 讓孩子改變現有的行為模式;

3. 防止問題的發生。


因為孩子的大腦發育並不成熟,他們需要一段“冷啟動”的時間,來為下一步的行動做準備。給孩子一段預告,就是讓他們知道自己下一步需要做什麼,可以減少溝通成本。


二、 將日常事務變成慣例


寫作業、收拾房間、看電視娛樂、學英語、練琴……,這些每天孩子都要做的事情,要將它們變成管理,最好是細化到時間表上。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孩子天生喜歡有規律的生活。時間表的制訂,可以讓孩子預見餘下時間的安排。


因為對孩子們來說,時間的概念太過於模糊,他們可能根本分不清5分鐘和15分鐘的差別,時間表的作用也會讓他們對時間的理解落到實處。


三、 多給孩子寬容與理解


大腦科學的研究發現,前額葉層是掌控人類計劃條理、情緒控制的總司令。而這一段大腦模塊,要等我們25所左右才會發育成熟。


隨意,對待孩子,不要太過於苛求。要引導他們善於利用時間,但不要總替他們做決定。要允許他們成長,成長為更好的模樣。


總而言之,提高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是需要時間和過程的,要有耐心和接納,從小事做起。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我是漫風點點,管理學碩士/P.E.T.父母效能實踐者/多平臺簽約作者,關注我,一起成為更好一點的父母。


漫風說教育


孩子辦事拖拉,是不是我們成年人有這個問題?孩子是我們成年人的一面鏡子,如果我們不拖拉的話,孩子一般不會去輕易地拖拉,想要孩子養成好的習慣,首先我們成人要做好榜樣,這樣孩子就會從我們身上去學習這些好的習慣,如果我們成年人都沒有好的習慣,讓孩子怎麼去學習呢?不要只指望著學校教給孩子這些,其實我們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家長做的好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學到這些好的習慣,所以小孩子不拖拉,我們大人一定要不拖拉,什麼事情都要雷厲風行的去做,這樣孩子就會瘦,我們單子影響辦事,不會拖拉了,以上建議供您參考,如果您也認同,請記得關注喲,同時歡迎來我的西瓜視頻看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