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为何要选孙权接任江东政权,而不是让大臣辅佐自己的儿子呢?

客观形势之下江东政权不稳

在政权稳固的情况下,嫡长子继承制是最简单,也最受君主们青睐的一种继承方式,但它并不等于是最好的方式。这就要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客观形势来分析了,说起孙策,他是长沙太守孙坚的长子,吴大帝孙权的长兄,是孙吴政权的开创者和奠基者。

他与曹操,袁绍,刘备这些君主有所不同,因为孙策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并没有绝对的权威,他领导族人的最大权威也就是作为孙坚长子的身份。


孙策为何要选孙权接任江东政权,而不是让大臣辅佐自己的儿子呢?

众所周知,无论是在三国时期,还是五代十国,基本上各个集团都是遵循强者为尊的原则,加之当时江东政权根基不稳,孙策在江东可谓是步履维艰《汉晋春秋》中这样记载道 :

“得朗也,谴让之。使张昭私问朗,朗誓不屈,策忿而不敢害也,留置曲阿。孙策东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难,靖身坐岸边,先载附从,疏亲悉发,乃从后去,当时见者莫不叹息。”

而江东本地的势力本身就很强大,四大家族的势力足以能够在孙策去世后撼动江东,倘若不是周瑜和效忠孙氏的谋臣们稳定了局势,江东很可能再次陷入战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再拥护一个小孩子上位,孙家费尽心力守住的政权恐怕就要拱手相让了,孙策内心定不想让这样的局面出现。

孙策为何要选孙权接任江东政权,而不是让大臣辅佐自己的儿子呢?

孙策对政权接管的担忧

孙策的长子孙绍,在史料中没有较多的记载,但根据孙策二十六岁去世的年龄来推测,他儿子的年龄不会超过十岁,对于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孩子来说,他并不具备支撑起一个国家的能力,就连孙权即位,孙策也是忧心忡忡,在他临死之前还对张昭说道:

“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意思就是说如果孙权可以胜任,张昭便要尽力辅佐孙权,保护孙氏基业,但如果孙权能力和威望不够,无法担此重任,那么张昭可以代替孙权,自己执政。

最后,如果情况坏到连张昭都控制不住局面的话,孙策安排的对策便是"走为上"。


孙策为何要选孙权接任江东政权,而不是让大臣辅佐自己的儿子呢?

可见,就连孙权接管政权,孙策都担心不已,更何况是把政权交给一个幼小的孩子呢。一旦孙策撒手人寰,各方势力定会趁机作乱,并且拥立他们心中期望的人选,最终的结果就会是江东大乱,政权易主。

为了内部稳定防止强臣干权

倘若孙策真的将江东的政权交到了幼子手中,还有可能出现另一个问题——“产生内讧”。且不说来自外部的压力,如果内部不团结,那苦心经营的孙氏集团可能很快就灰飞烟灭,不复存在了。

孙绍即位,定当需要众多大臣的辅佐,而当时真正效忠于富春孙氏的只有孙氏旧将们,还有孙策的总角之好周瑜,但这些人手中掌握的兵力并不是江东的全部兵力,单凭他们是无法镇压住江东那些地头蛇们。


孙策为何要选孙权接任江东政权,而不是让大臣辅佐自己的儿子呢?

且孙策身边有一位重要的谋臣--张昭。若孙策传位于儿子,张昭定是辅佐和主政的那位重要大臣,但张昭却是主降派,孙策在之前想必也看到了张昭谨慎保守的这一性格。出于众多考虑,孙策随即便将政权交到了自己的弟弟孙权手中,有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强臣出现,动摇孙氏基业。

孙权能力出众可担此大任

孙权,字仲谋,三国东吴的开国君主,十九岁时其长兄孙策遇刺身亡,随即掌权成为一方诸侯,统治江东地区长达五十二年。说起孙权,大家并不陌生,在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顾亭有怀》一诗中就写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曹操对孙权的赞叹之语。可见,孙权的才略定有难得的过人之处,才称得起曹操如此赞誉。

若论领导才能,孙策的确比不过孙权,孙策自己也说道:

“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孙策既没有孙权般选贤任能 也没有孙权的战略眼光,懂得进退之道。在孙权统治的数十年间里,江东的确没有太大的内乱,内政修齐,国泰民安。

他在继位后就马不停蹄到处平叛,扫乱山贼,此外,还从各地招募贤才,安抚众心,拉拢各大族的支持。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恩威并施,孙家才在江东站稳脚跟。


孙策为何要选孙权接任江东政权,而不是让大臣辅佐自己的儿子呢?

其次,我们从孙权的历史功绩的角度分析,他在建国的过程中开拓南方,建都建业等一系列措施,不但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还在南京建城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三国志·吴志》中还明确记载了与台湾交往的文字,孙权的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海峡两岸的友好交流,还密切了大陆与台湾同胞的联系。

这些举措也足以证明孙权的雄才大略能够担当得起曹操的夸赞,历史也同样证明了孙策当时的选择是正确且英明的。

参考历史文献:

《汉晋春秋》

《三国志•吴书•张顾诸葛步传》

《三国志•孙策传》

《三国志·吴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