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版的“滥竽充数

儿子对我说他最喜欢集体回答问题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集体回答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只张嘴不说话,老师发现不了的。

这个回答让我颇为惊讶。小小年纪竟然就学着投机,这样下去将来的学习可怎么着啊!惊讶之余,我还怀着深深忧虑。毕竟天下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有好成绩,更何况我还是教师?

少儿版的“滥竽充数


孩子之所以这么说,一定是发自肺腑的。他说真话,我不能责备他的。况且儿子才上学前班,每天回来都准时张罗着主动做作业,也不可能是这么早就厌学的。我更不应该把问题上升到道德的层面上去怀疑自己儿子的品性。我不愿意,也不应该是。因为我确信除了我儿子一定还有别的小朋友也是这样想、这么做的。毕竟我的儿子每次的成绩都还是排在前面的。

少儿版的“滥竽充数


我给了这种现象一个定性——现代少儿版的“滥竽充数”。南郭先生之所以能不会吹奏而混到宫廷乐队中白拿国家工资,原因就在于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这个机制给了他投机的机会。而后来齐缗王即位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没有了这个投机的机会自然就卷铺盖逃走了。

我们不能过多指责孩子的时候,就应该反思教师的教学手法了。毕竟现代少儿版的“滥竽充数”不是一个好现象。如果一个孩子投机,我们可以不当它是什么大问题。可是一群孩子这么投机的时候,就堪可忧虑。因为孩子就是我们的未来,教育关于未来。

少儿版的“滥竽充数


思考的范围从一个家庭拓展到一个学校,再拓展到一个名族,一个国家。投机的人多了,就说明我们的体制真的是出了问题。毕竟在各行各业中,像南郭先生这样混吃混喝混工资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谁也不能回避这个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