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實用教科書

——讀呂克禮老師《腳印》有感

一本實用教科書

2019年一個冬天的早晨,電話突然想起,原來是呂克禮老師帶來了《腳印》一書,心中倍感溫暖。

呂老師,畢業於山西大學中文系,永濟中學原校長,在擁有“給我三五天、 還你五千年”中國名片的舜都蒲坂是一位頗有影響的人物。

承蒙呂老師厚愛,不吝賜教,能獲老師贈書,甚感榮幸。2020年春節假期,疫情防控,呆在家中,認真拜讀了《腳印》,感覺真是受益匪淺。

這是一本修煉樸實人格魅力的教科書

呂老師尊重師長,對於諄諄教導過自己的老師們給予了深深祝福:“我的這些老師,雖然都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默默無聞,不為人知,但在我的成長路上,都付出了過多的情和意,流過太多的汗水和心血,我永遠記著他們,懷念他們”。

上世紀六十年代,在那物質極其睏乏時期,呂老師招待朋友吃母親做的油厚旋。朋友說他母親做油厚旋,簡直就是一種絕美的藝術享受:一團軟硬適度的麵糰放在案板,揉捏幾下,搓扭幾遭,摔打幾次,天女散花般撒上椒葉蔥花,便魔術般變成一張又大又圓的餅子。灶膛裡點一把麥秸草,鍋裡放上油,用鏟子一撥拉,滿鍋的油花花,將餅子貼在鍋裡,一旋一轉再一翻,一張香噴噴的油厚旋就烙好了。

一張普通的油厚旋,普通到再也不能普通了,但在那個年代用來款待朋友,卻淳樸厚道的令人欽佩,叫人感到他對友情的重視,對友誼的珍惜。

這是一本激揚事業發展活力的教科書

呂老師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大學畢業後,他沒有選擇舒適的大城市生活,而是遠赴新疆支教多年,在那動盪非常的年代裡,在那低矮狹小的房子裡,他用自己的一腔熱情和毅力,艱難前行,為黨的教育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直至父母年邁需要照顧,才被調回永中母校任教。

在永濟中學這塊家鄉的土地上,他披肝瀝膽,不懈努力,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做出了非凡貢獻。從永濟中學的語文教研組組長、班主任、年級主任、團委書記、教導處副主任、教導處主任、辦公室主任、副校長、校長、書記諸多崗位上,一路走來,酸甜苦辣,風口浪尖,鑄造了他的堅毅性格。

呂老師這種艱苦創業的優良作風和勇於擔當的時代精神,感召鼓舞著我們面對困難不灰心、不氣餒,要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熱情和積極樂觀的態度開創工作新局面。

這是一本鍛造生活超凡能力的教科書

呂老師求學期間,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按區域劃分參加孫李村完小招生考了第一名,初中參加解州中學考試以優異成績被錄取,高中與永濟、臨猗、芮城幾個縣近千名學生激烈角逐又順利踏入永濟中學校門,之後,便帶著夢想走進了山西師範學院。

呂老師是一個懷揣夢想的追夢人,上中學的時候,他就夢想著將來當一名作家,於是,在課餘時間,就著灰暗的煤油燈寫呀寫呀,啥樣體裁都敢寫,寫母親擰著小腳趕牛犁地的散文《母親的鞭子》、寫中條山懇荒生活的詩歌《燒水》、寫電影文學劇本《兩車西瓜》等等。

雖然,後來的繁忙教學讓他無暇顧及文學創作,歇筆幾十年,但那顆文學夢的種子卻依然在心田深處孕育著,直到古稀之年,才破土而出,洋洋灑灑一百餘萬字的幾部鉅著相繼問世,圓了文學之夢,實現了多年的夙願。

無疑,呂老師一生坎坷的經歷,呂老師為生命付出的代價,呂老師為人生價值所作出的努力,讓我們這些普通平凡之人感受到了勇往直前的力。(李惠麗 作者單位:山西永濟市農村商業銀行)

【責編:劉菁】

用老百姓的視角關注生活。敬請關注:頭條號《百姓生活關注》

一本實用教科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