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成功的秘籍“复利效应”,普通人究竟该怎么用?

先来说两个故事。

假如你手头有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再对折,一共64次,最后会有多高?

有10米高?又或是一座楼那么高?

大家可能知道这个故事,以一层纸厚1微米来算,纸张折叠后的厚度一共是18446744074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呢?地球到月球平均距离是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是 384403.9千米,纸张的厚度远远大于这个距离。

先不要停下,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故事。

假设我爸妈在08年奥运会时给我往银行存了一笔钱,这笔钱每年有6%的收益,今年我想把它取出来,去银行查了下余额,有100万人民币。

大家猜一下,我爸妈在08年的时候,给我存了多少钱,才能以6%的年均复利在今天获得100万?

20万?10万?或是更少?

巴菲特成功的秘籍“复利效应”,普通人究竟该怎么用?

可能你已经猜到了今天要说的内容,没错,就是「复利效应」。

但是,今天我想说的内容,跟以往大家了解到的复利效应并不一样。

过去我们听到复利,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巴菲特老爷子,依靠他的价值投资拥有了巨额的财富。

巴菲特成功的秘籍“复利效应”,普通人究竟该怎么用?

巴菲特99%的财富都是在52岁之后获得的,像滚雪球一样飞速增长,在这之前,他的资产总值并不高,只有376万美元。

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复利」的力量。

既然复利这么厉害,让我们回到开头那个问题,我爸妈在08年的时候,存了多少钱,能在6%的收益率下让我12年后收获100万?

不用仔细计算,凭直觉来说一个答案。

真正答案是,49.7万。

是不是跟你想象中的不一样?怎么需要存那么多?说好的“神奇”的复利效应呢?

巴菲特成功的秘籍“复利效应”,普通人究竟该怎么用?

因为,「复利效应」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就能实现,要不然也不会仅有一个巴菲特了。复利的效应被很多人故意夸大了。

我们回头看开始的两个故事,纸张被折叠64次,每次的厚度都是增加一倍,相当于100%的收益率,在我们的计算中,没有考虑实现的时间,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

事实上,这件事情早就被验证过,是不可能实现的。

50万存了12年,6%的年化收益率在银行理财中是非常不错的了,但是只有6%,12年的时间无非只是1.06的12次方,跟纸张的2的64次方有巨大的差距。

巴菲特成功的秘籍“复利效应”,普通人究竟该怎么用?


回过头来看巴菲特老爷子的这张收益率图,有人统计过,从14岁到83岁,他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19.91%。

除了01年和08年亏损之外,剩下年份全部是盈利,懂得理财的人明白,这份稳定、长久的收益率带来的复利效应有多可怕。

股市里流传着一种说法,叫做“七赔二平一赚”,只有10%的人能赚到钱,而且不一定是年年赚钱。

灵姗同学刚才计算了一下,以20%的收益率,如果坚持70年的时间,资产可以翻将近35万倍。

是不是很可观?如果你的本金是1万元,70年后的资产可以达到35亿,这太爽了。

但是,如果你的本金只有10块钱呢?

那么,70年的时间,你只有拥有350万,以北京现在的房价看,都难买到一个两居室。


巴菲特成功的秘籍“复利效应”,普通人究竟该怎么用?

之前灵姗同学也没完全明白复利这件事情,想着自己只要多努力一点点,一直坚持,就一定能收获「复利效应」。

巴菲特成功的秘籍“复利效应”,普通人究竟该怎么用?


并不是这样。复利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复杂,要想真正让它发挥效果,需要充分理解它的特点。

1.复利刚开始的进步是极其微小的

复利效应有个天然的缺陷,就是在初期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增长都非常低。

低到你甚至感觉不到他在增长,甚至怀疑它的存在,因为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变化啊。

只有你走到某个位置,整个曲线才会快速上扬,我们可以把这个点叫做“里程碑”。巴菲特99%的财富,就是在52岁之后积累起来的。

巴菲特成功的秘籍“复利效应”,普通人究竟该怎么用?

也就是说,即使你现在在做的事情,是有复利效应的,但如果重复的次数不够多,你还是感觉不到变化,甚至怀疑自己的方法是不是正确,开始想放弃。

我在复习考研的时候,在数学上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但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提升效果都不明显,我很沮丧,一直到某个周末。

我的印象很深,那天阳光特别暖,我坐在自习室里做某年的真题,我感到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几乎每道题,我都能看出它考察的知识点,做题的步骤。

从那之后,我就在考研数学上开了窍,越做越好,最后考了接近140分,在这之前我数学一直不太好。

信心会摧毁掉我们的斗志,即使你清楚地明白,自己在做的学习、读书、写作、投资这些都是正确的事情。

当你感觉要放弃的时候,就回来看看这张图,找找自己在的位置。你的未来一定会像这条曲线一样上扬,只是还没走到那个“里程碑”而已。

2.复利需要足够的时间

这个故事估计你也听过,古时有个国王,爱上围棋游戏,决定嘉奖游戏的发明者,结果发明者不要金银珠宝,只请求国王赏他几粒米。

在棋盘上的第一格放上一粒米,在第二格上放上两粒米,在第三格上加倍至四粒……依此类推,直到放满棋盘。

巴菲特成功的秘籍“复利效应”,普通人究竟该怎么用?

故事的结局就是,整个国家的米运过来,也不够放在棋盘上,一粒米在64格的棋盘上倍增,最后需要1800亿兆粒米。

这是上学时在学习指数的时候老师举的例子,被拿来做证明「复利」的魔力时,很容易让人信服。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故事呢?

有一个农民给地主打工,地主说,我给你每个月一石米。农民说:“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你给我第一天一颗米,第二天两颗米,第三天四颗米...后面全部翻一倍。”

地主想,这农民怎么傻乎乎的,要这么少,于是就答应了。

故事的结局是,这个农民坚持了七天,最后饿死了...

很相近的故事,但是不一样的结局。第一个故事中,国王的兑现是在当天进行,但农民的请求要想发挥作用,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一贫如洗的他等不起。

事实上,现实世界中的时间周期却更长,大家通常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需要我们足够有耐心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对自己的适用性。

巴菲特成功的秘籍“复利效应”,普通人究竟该怎么用?


不要做高风险的事,不要做高风险的事。

什么是高风险的事?举个例子,别人拿10万去投资,收益颇丰,你也打算拿10万冲进去。

但你没有看到,别人手里有100万,而你手里只有10万。他可以耐心地等钱生钱,但你离了这个钱,快要生活不下去了。

用于复利效应中的事情,是在不影响你正常生活的前提下,不然的话,你根本等不起。

3.复利还有三个核心

第一个核心是收益率。收益率越高,复利才越有意义,还记得前面6%收益率的故事吗?如果这个数字换成20%。

12年的时间,这笔钱就不只翻一倍了,而是8倍。如果按照6%的收益率,翻8倍需要37年的时间。

37年的时间,20岁变成了57岁,但如果是12年呢,你只有32岁,还有大把的时间。

时间太宝贵了,所以我们得学会不断提高自己做事的收益率,把回报变得更高,这样才能不重复那么多次,就能获得丰厚的结果。

巴菲特成功的秘籍“复利效应”,普通人究竟该怎么用?


第二个核心是稳定性。其实巴菲特年均20%的收益率,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是最高的,他最重要的是,拥有超强的稳定性。

只要有几年亏损,复利的效应就会大打折扣,做其他事情也类似。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从小学到高中,经过十几年的学习,你的知识掌握达到了一个顶峰。然而毕业后就逐渐不学了,知识在遗忘,复利效应在消失。

当你再捡起来的时候,发现学习已经太难了。我们需要的是更稳定的增长,而不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巴菲特成功的秘籍“复利效应”,普通人究竟该怎么用?


第三个核心是本金。本金足够强大,复利效应才会更加明显。就像我在第一部分举的那个例子,如果巴菲特的本金是1万元,70年后的资产可以达到35亿。

如果他的本金只有10块钱呢?那你恐怕都不知道巴菲特是谁,70年的时间,他只能拥有350万。

我之前在写投资理财的文章中提到过,年轻的时候,一项更重要的投资,是投资人力资产,这是帮助我们积累下财富的关键。

如果没有本金,再厉害的投资技能也没有用。你有2万的本金,收益30%才只有6000块钱,而当你的本金来到20万,一波就能获得6万的收益。

很多人上来就想追求复利,但是对于人生前期来说,更重要的是积累,为自己积累资本。你的“本金”有多少,决定你以后复利的雪球能滚多大。

巴菲特成功的秘籍“复利效应”,普通人究竟该怎么用?


今天的文章略长,总结一下:

复利效应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盲目坚持,猛灌鸡汤,需要充分理解它的特点。

1.复利刚开始的进步是极其微小的,在「里程碑」出现之前,要坚持下去。

2.复利需要足够的时间,不要去做你「等不起」的事情。

3.复利还有三个核心:收益率、稳定性、本金。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快放假了,下次灵姗同学打算推荐一些好看的高分剧给大家,周三下午2点见!

灵姗,个人成长教练,帮助500+人完成逆袭,用最简单的故事讲述职场成长。欢迎关注@灵姗的成长笔记 ,回复“书单”,送你一份成长书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