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瑞安:“三生融合”打造千年古城“蛻變”記

浙江瑞安:“三生融合”打造千年古城“蛻變”記

瑞安市明鏡公園。 胡丁於 攝

瑞安市明鏡公園。 胡丁於 攝

中新網溫州11月30日電(見習記者 胡丁於)“當今的城市競爭,是城市環境、城市功能、城市品質的較量。”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委書記麻勝聰說。

瑞安市地處浙江東南沿海,有1781年建城歷史,亦是浙江民營經濟的先發地之一。目前,瑞安擁有常住人口近150萬,工業企業1.5萬家。長期以來,工廠、城中村散落夾雜在城市中等“城市病”,成為當地建成更高品質城市的桎梏。當下,瑞安正調整工業佈局、創建“花園名城”、繼承歷史文化,以“三生融合”的城市規劃,推進“城人產融合”,促千年古城“蛻變新生”。

浙江瑞安:“三生融合”打造千年古城“蛻變”記

明鏡公園(資料圖)。瑞安市綜合行政執法局 供圖

“城產融合”打造“田園都市”

如何重新規劃縣域空間,利用現有土地資源使一個千年古城“蛻變”為現代都市?“出城入園”“都市田園”是瑞安的回答。

近年來,為加快城市“新陳代謝”,瑞安開始推進“團塊拆改”項目攻堅行動。今年來,瑞安已組織實施48個團塊拆改項目,通過城市老工業點、城中村等改造不斷推進城市有機更新。

“我們腳下面積近10萬畝的生態農田未來將是城市的一部分。”瑞安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九三學社瑞安市委員會主委、瑞安市政協常委王文光說。此前,王文光曾在瑞安市農業農村系統工作24年,長期從事三農等工作。

浙江瑞安:“三生融合”打造千年古城“蛻變”記

瑞安市夜景(資料圖)。瑞安市市政公用建設中心 供圖

據瞭解,瑞安臨近海洋,多灘塗地貌。為了使圍墾後的灘塗地可以耕種,古代瑞安農民通過在土地間挖出溝渠,排出土壤內鹽鹼成分,形成溝渠與農田間隔條狀排列的農業景觀——“條臺田”農業生態系統。

“下一步,瑞安會將該傳承近百年的農業文化遺產納入城市整體規劃,以現代農業提升其品質,形成瑞安獨有的‘濱海田園新天地’。”王文光表示,10萬畝農田中十分之一的區域將被作為核心區重點打造,融合農業、文化、旅遊等元素,以農田為基礎服務城市居民,幫助農民增收,“在該模式下,城市與農田邊界被逐漸消弭,百米高樓旁邊就將是‘萬畝田園’,農田就是城市最好的生態休閒空間。”

團塊拆改中被搬離的工廠也將有新的去處。目前,瑞安著力構建“兩區一廊”創新佈局(國家自創區“瑞安園”、浙江省級智能成套裝備高新區、環大羅山科創走廊瑞安科技城),打造高水平創新型城市。高新技術產業、科技等企業將集聚於此,在完善城市功能配置的同時,做到以“產”撐城。

浙江瑞安:“三生融合”打造千年古城“蛻變”記

瑞安市濱海塘河臺田生態系統。瑞安市農業農村局 供圖

“以人為本”打造“宜居城市”

生態環境是一座城市“以人為本”最直接的體現,生態環境建設亦是瑞安一貫的堅持。走進瑞安市明鏡公園,一幅“城人相融”“生態宜居”的畫卷逐漸展開。

據悉,該公園自2010年起開始建設,此前曾是堆放垃圾的場所。建設者將該公園70.4%的面積覆蓋綠化,並輔以各類配套設施,滿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要。

“隨著人們休閒娛樂需求的增加,明鏡公園的功能也在不斷更新。目前,明鏡公園擁有少年宮、休閒中心、健身廣場、明鏡湖等建築及景觀,很多人都到這裡來進行體育鍛煉、文化活動。”明鏡公園管理人員說。

浙江瑞安:“三生融合”打造千年古城“蛻變”記

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 胡丁於 攝

家住附近社區的李愛華,就在明鏡公園建成後,將其創建近10年的戲曲團隊帶到明鏡公園。“我們戲曲團隊因為興趣愛好湊到一起,每逢天氣晴好的週末,就會找一個環境好的地方唱唱戲曲。”李愛華說。

2017年來,瑞安投入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養護資金累計近4億元,建成區綠地率達33.93%,綠化覆蓋率達38.5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1.62平方米。2019年,瑞安獲評“國家園林城市”。

此外,瑞安還推進城市燈光亮化工程,提升城市品質,營造城市夜間生活氛圍。

“亮化工程整體採用間接照明的手法,在儘量不打擾居民正常生活的情況下,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瑞安市政公用工程建設中心工作人員鄭豪說,路燈改造工作亦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法寶”,“改造完成後,瑞安包括亮化工程在內的所有燈光都可以在控制中心控制,若是路燈損害或是漏電,該系統還可以及時預警,方便維修。”

浙江瑞安:“三生融合”打造千年古城“蛻變”記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玉海樓”。 胡丁於 攝

“傳承歷史”打造“文化名城”

“文化是瑞安的根與魂。”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瑞安擁有眾多文物、歷史古蹟,早在2001年,瑞安就開始對歷史悠久的古城設計保護規劃。今年,瑞安對保護規劃進行修編,目前共保留4個歷史文化街區,其中,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已經啟動。

據悉,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包含公園路、大沙堤-小沙巷、勞動巷三個距離相近且均具有數百年曆史的區塊,其中,公園路在古時曾叫“忠義街”,後才改名為公園路。

“公園路只有450米的路程,裡面擁有眾多歷史建築。”瑞安市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陳奇介紹,利濟醫學堂是中國最早的新式中醫學堂,玉海樓是浙江四大藏書閣之一,“均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經歷百年發展,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中的物質遺存與文化脈絡已不可分割,保留歷史韻味、煙火氣息是最合適的改造提升方向。

浙江瑞安:“三生融合”打造千年古城“蛻變”記

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瑞安市名城建設中心 供圖

陳奇表示,文物保護需要經歷一個嚴格的流程,古建築保護更是如此,“如果文物與城市建設之間產生衝突,城市需要讓步。”

“我從1977年就嫁到了這裡,當時這條街十分破舊,走在上面很容易就摔跤,小攤小販也比較多,很擁擠。”公園路居民蘇愛國說,“改造提升以後,公園路被改造成步行街,外立面做了統一裝修整理,原先的菜場、店鋪都被保留。我很願意住在這裡。”

“我們堅信,什麼樣的城,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聚集什麼樣的產。”麻勝聰說,我們將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因地制宜、“留改拆”並舉,以工匠精神和至美追求,努力打造可閱讀、可漫步、有溫度的最具幸福感城市。(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