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彌留之際為何派陳平除掉樊噲?劉邦晚年與呂后之間的血腥博弈

劉邦彌留之際為何派陳平除掉樊噲?劉邦晚年與呂后之間的血腥博弈!

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劉邦平定英布叛亂歸來,因舊傷發作而就此一病不起,與此同時燕王盧綰在燕地叛亂,劉邦於是命樊噲率兵前往燕地平叛。然而,不久之後劉邦又命陳平和周勃前去殺掉樊噲,幸好陳平留了個心眼,樊噲這才得以倖免於難。那麼,劉邦為何在彌留之際,要殺掉這個最初跟隨自己,且在鴻門宴上救過自己的樊噲呢?其實這與劉邦晚年與呂后的博弈密不可分。

劉邦彌留之際為何派陳平除掉樊噲?劉邦晚年與呂后之間的血腥博弈

劉邦晚年的劉呂之爭極為激烈

劉邦為瓦解呂氏集團而易儲,卻不想呂后竟然因此勢力膨脹

由於史料的有意淡化,導致大多數人認為呂雉的外戚力量並不強,然而從《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和《史記·呂太后本紀》等史料的隻言片語來看,呂氏集團在漢初的力量不僅極強,甚至令劉邦都極為忌憚。

劉邦彌留之際為何派陳平除掉樊噲?劉邦晚年與呂后之間的血腥博弈

呂澤

西漢建立之後,雖然呂雉的兄長呂澤僅僅被封為了令武侯,但縱觀整個反秦戰爭和楚漢爭霸時期,僅僅是被明確標識為呂澤部下的,便有陽都侯丁復、曲成侯蠱逢(《漢書》作蟲達)、都昌侯朱軫、陽夏侯陳豨、東武侯郭蒙、信武侯靳歙、陽陵侯傅寬、阿陵頃侯郭亭、博成侯馮無擇、成陶侯周信等人,且丁復、蠱逢等更是位列十八功侯之一。

如上所述,在漢朝初期的朝堂上,以呂澤為首的呂氏集團不僅力量極大,且在軍方具有相當的影響力。或許正因如此,當呂澤於漢高祖八年(前199年)因平定韓王信叛亂而戰死後,劉邦開始謀劃廢黜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

而在當時西漢的朝廷中,朝中官員按照出身主要活躍著以下四股勢力,即:劉邦曾經的同鄉好友豐沛系,如蕭何、周勃、曹參、樊噲、夏侯嬰等人;戰爭期間投靠劉邦的功臣系,如張良、陳平、酈商、灌嬰、傅寬等人;分佈各地的諸侯系,如長沙王吳芮、燕王臧荼、韓王韓信、淮南王英布等人,以及前面提到的呂氏集團。

劉邦彌留之際為何派陳平除掉樊噲?劉邦晚年與呂后之間的血腥博弈

豐沛時期呂雉便與蕭何等人相熟

然而,這場易儲風波雖是劉邦和呂雉的博弈,但同樣也是呂雉、劉盈和戚夫人、劉如意之間的博弈。於是,由於劉邦起兵之前的交情,再加上呂雉妹夫樊噲的關係,豐沛系大多倒向了呂雉,例如蕭何,而功臣系也在呂后的拉攏下隱隱倒向了呂雉,例如張良,剩下的兩派呂氏集團在呂澤死後本就以呂雉為核心,而異姓諸侯王勢力雖大,但對朝政影響力極為有限。如此一來,朝中大臣大多站到了呂雉一邊,這直接導致劉邦的易儲遭到了朝臣的一致反對。

此外,西漢之前以嫡長子繼承製為核心的宗法制便已經傳承了一千多年,早已經深入人心,這則導致大量中立大臣和民間勢力對易儲的反對,例如被呂后請來的“商山四皓”。

劉邦彌留之際為何派陳平除掉樊噲?劉邦晚年與呂后之間的血腥博弈

劉邦萬沒想到易儲失敗反讓呂雉崛起

如此一來,劉邦最終只能被迫放棄易儲,這不僅導致趁機瓦解呂氏集團的計劃泡湯,反而使得呂雉趁機建立起了極為龐大的勢力,而這股勢力則成為了呂雉後來順利接管朝政的保障。

劉邦為避免呂氏奪取劉氏江山,晚年想方設法限制呂氏勢力

毫無疑問,在歷經顛沛流離之後,呂雉早已從當年那個賢良淑德的妻子,成長為了一個心堅如鐵的政客。在兄長呂澤去世之後,為了穩固自己的皇后位置和劉盈的太子之位,她必須不斷擴充和鞏固自己的勢力,然而她的這一舉動,毫無疑問引起了劉邦的猜忌和防範。

劉邦彌留之際為何派陳平除掉樊噲?劉邦晚年與呂后之間的血腥博弈

呂雉早已不是當年那個賢良淑德的婦人

我們不妨來看看漢八年以後劉邦的一系列舉動,為了穩固劉氏江山,防止呂氏篡權,他可謂是煞費苦心。

1、趙王張敖被廢。張耳本是項羽分封的十八路諸侯之一,自被陳餘擊敗之後便長期跟隨劉邦,與韓信平定趙地之後被封趙王,作為張耳的兒子,張敖先是被封為成都君,並在張耳死後繼承王位。然而漢九年(前198年),有人舉報趙相國貫高陰謀刺殺劉邦,結果導致趙王張敖被廢,之後雖然明知張敖與此事無關,但還是將其降封為了宣平候。張敖被廢雖然事出有因,但另一個巧合之處在於,張敖的妻子不是他人,正是呂雉與劉邦唯一的女兒魯元公主。

劉邦彌留之際為何派陳平除掉樊噲?劉邦晚年與呂后之間的血腥博弈

2、定立白馬之盟。劉邦在逐步消滅異姓王的同時,便分封劉氏子侄為王,以期憑藉血緣關係使得他們成為劉氏江山的屏障。然而,隨著呂后勢力的日益龐大,擔心漢室江山被呂氏奪取的劉邦,又不得不與群臣立下“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誓約,並殺白馬取血,用手指蘸血塗在嘴唇上,以示恪守盟約。

劉邦彌留之際為何派陳平除掉樊噲?劉邦晚年與呂后之間的血腥博弈

然而,劉邦的這兩步棋卻在其死後均名存實亡,呂雉在劉邦死後順利接管朝政,隨著政權的不斷穩固,不僅大封呂氏為王,而且就連張敖之子張偃也封了魯王。

劉邦之所以要殺樊噲,只是為了消除呂氏在軍方的勢力

秦末天下大亂之時,劉邦在豐沛起兵反秦,而呂雉的兄長呂澤則迅速在山東單父起兵,並“發兵佐高祖定天下”,注意這裡用了一個“佐”,這說明呂澤的軍隊是相對較為獨立的。此外,馮無擇擔任的悼武王郎中和周信擔任的呂氏舍人,也完全不符合劉邦的官僚體系,這說明呂氏集團甚至還可能有自己一套的官僚體系。

劉邦彌留之際為何派陳平除掉樊噲?劉邦晚年與呂后之間的血腥博弈

樊噲乃是出身豐沛嫡系

正是由於這層原因,雖然西漢建立之後呂氏集團有的人離開了軍隊,但呂氏集團在軍方的影響力卻仍然極大,這一情況直到呂澤戰死,才有所改變。而到了漢高祖十年(前197年),隨著陳豨起兵反叛,到最終被消滅,呂氏集團在軍方的力量這才幾乎徹底被瓦解。(漢初七大異姓王,而僅陳豨叛亂就牽扯進去了五位)

雖然樊噲是呂雉的妹夫,但由於其出身豐沛嫡系,在劉邦起兵之前便與其關係極為親密,因此一直是劉邦極為信任的部下,更何況還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的性命,但一件事情的發生,卻動搖了劉邦的這個信念,那便是燕王盧綰的叛亂。

劉邦彌留之際為何派陳平除掉樊噲?劉邦晚年與呂后之間的血腥博弈

燕王盧綰

這裡必須說一下,盧綰雖然是漢初功臣,但在曹參、蕭何、周勃、灌嬰等人尚未封王的情況下,盧綰真的有資格封王嗎?其實,盧綰之所以被封為燕王,主要由於燕地距離中央朝廷實在太遠,又地處異姓諸侯王夾縫之中,劉邦這才在燕王臧荼叛亂被殺後,封了與自己關係最為親密的盧綰為王,以期對燕地實行間接管理。

然而,讓劉邦沒想到的是,燕王盧綰在被封燕王之後,竟然也會起了異心,不僅“養匪自重”,還與匈奴相勾結。這種情況下,他就不得不懷疑樊噲是否為了自身利益,而在自己死後轉投呂雉。

劉邦彌留之際為何派陳平除掉樊噲?劉邦晚年與呂后之間的血腥博弈

根據《史記·樊酈滕灌列傳》的記載,樊噲領兵出征之後,行軍速度極為緩慢,面對這種反常的現象,當時便有人對劉邦說,“樊噲跟呂后串通,想要等皇上百年之後圖謀不軌,皇上可要加以提防啊!”這種情形下,劉邦不得不加深對樊噲的猜忌,不得不擔心自己死後樊噲會調轉軍隊殺回關中。

為了徹底杜絕呂氏在軍方的勢力,為了徹底解決身後的隱患,劉邦在自知時日無多的情況下,在樊噲娶了呂雉親妹妹呂嬃的情況下,他不敢賭、也不能賭樊噲的忠心,只能狠心將樊噲除去。

畢竟,只要軍隊還忠於劉氏江山,那麼就算呂氏掌握了朝政,劉氏江山的統治便仍然能夠延續,事實上呂雉死後“諸呂之亂”的爆發,證明了他的這種猜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