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一身汗水换来一城整洁

  对于热爱旅游的人来说,路上的风景最美;但对于热爱环卫工作的马山来说,路上的整洁最美。作为一名环卫人,马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工作将近16个小时,始终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他就像一面流动的旗帜,冲在前面好像永远不知道疲倦。

马山:一身汗水换来一城整洁

  巡查中,马山帮环卫工人清理路面垃圾。

  汗水浸染每个脚步

  8月2日上午10时许,骄阳似火,烤得地面如同一个大蒸笼。市区魏武大道曹操公园周边,马山带队检查卫生,仔细察看路边每个角落,不放过每一寸土地。

  作为马鞍山市易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谯城分公司经理,马山整日奔波在一线,每天和330名环卫工人一起,用“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服务精神,换来了整个城市的洁净整齐。

  环卫工人的工作时间是轮班制,早班是从早上5点工作到下午1点,晚班是从下午1点到晚上9点。每天中午最热的时段刚好是两个班次交接工作的时间段,因为天气热,有的环卫工人想晚来,有的工人想早走,这样的心态就给卫生带来“隐患”。

  “我对工作放松一寸,队长就可能放松一尺,环卫工人就会放松一丈,所以我不能有一点松懈,只能每天坚守在路上,不停地巡逻督导。”马山说,为了防止环卫工人中暑,巡逻中他还要时刻关注大家的状态,叮嘱他们注意休息。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马山没有休息日,没有轮班,他要保证自己24小时“在线”,保证随叫随到。虽然他不是骑着三轮车上街捡垃圾,拿着扫帚扫大街,但他流的汗却是最多的,就像个“洒水车”,汗水浸染了每一个走过的脚步。

  城市环境的“守护者”

  今年43岁的马山,在环卫岗位上已经工作了近8个年头,他一直用“环卫人”的职责要求自己,并把环卫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用扫把给市民换来了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见证城市的嬗变。

  自参加工作以来,马山把最好的时光留在了路上。每天凌晨4点到5点,当大家还在睡梦中,马山和环卫工人已经在路上了,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进行垃圾清运;他们在自己的卫生区,认认真真地打扫卫生。

  作为城市环境的“守护者”,马山无论在开展步行检查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每遇到垃圾,他都会主动捡起来;在组织垃圾清运工作中,对发现的满桶或成堆的垃圾,马山会毫不犹豫地主动清运……

  城市就是会客厅,在太阳出来之前,马山带领“家人”们已经把客厅打扫干净静待市民的“检阅”,让市民睁眼就能看到一座干净的城市。在路上,他们没有壮举,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只是奉献着平凡的点滴,享受着快乐时光。

  用“爱”温暖身边人

  在公司,马山是环卫工人的领导,同时也是他们的知心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只要工人们有困难,他都会第一个站出来给予帮助。

  舒光是一名环卫工人,妻子患病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拮据,获知他的情况后,马山带着礼品到他家中看望,之后一直给予经济帮助;环卫工人申兴兰已经60多岁,老伴去世,儿子患有抑郁症,在获知她的情况后,马山也是经常给予经济上的帮助……虽然收入不多,但马山始终拥有一颗温暖的心,目前他已经资助了10名环卫工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平时,马山还经常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利用闲暇时间组织环卫工人走进烈士陵园和敬老院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自2018年以来,马山所在的环卫公司环卫工人共上交(捡到的)身份证、银行卡、驾驶证等30余套,现金近3000元,都一一归还给了失主,这些做法得到了社会的称赞,本报也曾多次报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6年,马山入选“亳州市第四届市人大代表”,2017年被评为“亳州市十大最美劳动者”,2018年被评为“谯城区第二届道德模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