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山:一身汗水換來一城整潔

  對於熱愛旅遊的人來說,路上的風景最美;但對於熱愛環衛工作的馬山來說,路上的整潔最美。作為一名環衛人,馬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工作將近16個小時,始終以身作則身先士卒,他就像一面流動的旗幟,衝在前面好像永遠不知道疲倦。

馬山:一身汗水換來一城整潔

  巡查中,馬山幫環衛工人清理路面垃圾。

  汗水浸染每個腳步

  8月2日上午10時許,驕陽似火,烤得地面如同一個大蒸籠。市區魏武大道曹操公園周邊,馬山帶隊檢查衛生,仔細察看路邊每個角落,不放過每一寸土地。

  作為馬鞍山市易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譙城分公司經理,馬山整日奔波在一線,每天和330名環衛工人一起,用“寧願一人髒,換來萬人潔”的服務精神,換來了整個城市的潔淨整齊。

  環衛工人的工作時間是輪班制,早班是從早上5點工作到下午1點,晚班是從下午1點到晚上9點。每天中午最熱的時段剛好是兩個班次交接工作的時間段,因為天氣熱,有的環衛工人想晚來,有的工人想早走,這樣的心態就給衛生帶來“隱患”。

  “我對工作放鬆一寸,隊長就可能放鬆一尺,環衛工人就會放鬆一丈,所以我不能有一點鬆懈,只能每天堅守在路上,不停地巡邏督導。”馬山說,為了防止環衛工人中暑,巡邏中他還要時刻關注大家的狀態,叮囑他們注意休息。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馬山沒有休息日,沒有輪班,他要保證自己24小時“在線”,保證隨叫隨到。雖然他不是騎著三輪車上街撿垃圾,拿著掃帚掃大街,但他流的汗卻是最多的,就像個“灑水車”,汗水浸染了每一個走過的腳步。

  城市環境的“守護者”

  今年43歲的馬山,在環衛崗位上已經工作了近8個年頭,他一直用“環衛人”的職責要求自己,並把環衛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做,用掃把給市民換來了一個整潔舒適的環境,見證城市的嬗變。

  自參加工作以來,馬山把最好的時光留在了路上。每天凌晨4點到5點,當大家還在睡夢中,馬山和環衛工人已經在路上了,他們穿梭於大街小巷,進行垃圾清運;他們在自己的衛生區,認認真真地打掃衛生。

  作為城市環境的“守護者”,馬山無論在開展步行檢查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每遇到垃圾,他都會主動撿起來;在組織垃圾清運工作中,對發現的滿桶或成堆的垃圾,馬山會毫不猶豫地主動清運……

  城市就是會客廳,在太陽出來之前,馬山帶領“家人”們已經把客廳打掃乾淨靜待市民的“檢閱”,讓市民睜眼就能看到一座乾淨的城市。在路上,他們沒有壯舉,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只是奉獻著平凡的點滴,享受著快樂時光。

  用“愛”溫暖身邊人

  在公司,馬山是環衛工人的領導,同時也是他們的知心人。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只要工人們有困難,他都會第一個站出來給予幫助。

  舒光是一名環衛工人,妻子患病去世,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生活拮据,獲知他的情況後,馬山帶著禮品到他家中看望,之後一直給予經濟幫助;環衛工人申興蘭已經60多歲,老伴去世,兒子患有抑鬱症,在獲知她的情況後,馬山也是經常給予經濟上的幫助……雖然收入不多,但馬山始終擁有一顆溫暖的心,目前他已經資助了10名環衛工人,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平時,馬山還經常參加各項社會公益活動,利用閒暇時間組織環衛工人走進烈士陵園和敬老院幫助他們打掃衛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自2018年以來,馬山所在的環衛公司環衛工人共上交(撿到的)身份證、銀行卡、駕駛證等30餘套,現金近3000元,都一一歸還給了失主,這些做法得到了社會的稱讚,本報也曾多次報道。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2016年,馬山入選“亳州市第四屆市人大代表”,2017年被評為“亳州市十大最美勞動者”,2018年被評為“譙城區第二屆道德模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