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氏朝鮮遇上“喪屍”:越是韓國的,越是世界的?

導讀:近期,奈飛打造的韓國殭屍題材古裝劇《王國》收穫了一波關注。《王國》又名《李屍朝鮮》,以萬曆朝鮮戰爭為背景,揉合“宮廷”、“喪屍”等元素,講述了朝鮮出現神秘疫病後的故事。韓流與奈飛的結合,碰撞出了怎樣的火花?為什麼在最近一段時間,韓流的表現格外亮眼?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與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者孫佳山展開了討論。

【採訪/吳立群】

觀察者網:最近,奈飛“喪屍劇”《王國》第二季完結了,儘管風評略遜於第一季,但總體還是受到好評的。從故事創意、製作水準的角度來說,您怎麼評價這部劇集?

孫佳山:早在北美市場的用戶增量陷入瓶頸時,奈飛就已經開始考慮亞洲市場的佈局了。進軍亞洲市場,他們也是在一點點的試水,因為這中間畢竟有文化差異,各方面的差異都比較大。也正是因為奈飛在不同產品線上都在實驗,所以註定不可能都成功。總體看,奈飛的這套策略還是比較奏效的,也基本達到了他們想要的效果。

不止是韓國,奈飛之前在我國臺灣就做過幾次嘗試。比如《罪夢者》、《極道千金》、《彼岸之嫁》,當然這幾部都不太成功。除此之外,在日本,奈飛也在不斷試水。例如《全裸導演》,評分不低,但也有一定爭議。

綜合各方面因素,《王國》是那種比較周全的典型。《王國》作為一個喪屍題材和歷史題材結合的劇集,其實很好地調和了在不同受眾群體間的文化隔膜,既考慮到了亞洲市場,又兼顧了北美市場。對於亞洲市場來說,喪屍題材在韓國影視圈也早有試驗,不算突兀,《釜山行》當時就很火,所以熱度是可以保證的。

而對於北美市場來說,《王國》之中展現了東方宮廷的權謀、宮鬥,既契合了西方人固有的東方主義想象,同時又有一種“權遊”式的畫風。我記得劇集中還影射了一下明朝,中國因素可以說也是美國和韓國在意識形態上可以形成共振的一個點。

就製作水準來說的話,客觀講,評分從9.4分降到了8.4分,還是一定程度上爛尾了。當然也不能說這個劇集有多麼不成功,雖然有點兒爛尾,但是劇本創作上還是給第三季留下了一定空間,這個系列好歹還是維持下去了,這其實並沒那麼容易。

當李氏朝鮮遇上“喪屍”:越是韓國的,越是世界的?

《王國》劇照

觀察者網:除了《王國》之外,《請我吃飯的漂亮姐姐》、《愛的迫降》、《梨泰院Class》等等熱播韓劇背後也都有奈飛的身影。在您的觀察中,韓流與奈飛是如何在合作中達成共贏的?

孫佳山:韓流一直想著走向世界,冷戰之後,除了好萊塢之外,確實即便是放置在世界範圍來看,他們都走的相當不錯。這其中顯然包括意識形態等多方面原因,這也直接促成了其與奈飛的深度合作。不僅如此,韓流也一直在新興媒介領域進行著清晰的長線佈局。

1998年,韓國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國”的戰略,將文化產業作為21世紀發展韓國國家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因為電視劇具有較高附加值,初代韓流將其作為對外輸出的重點。當時有個說法叫“四倍效應”,就是每100美元的文化產業輸出,就會有不低於400美元的其他產業聯動,韓國企業有51.9%的海外銷售都受惠於韓流的走紅。這些數字背後透露出的,正是韓國國家層面上的長期支持。

當李氏朝鮮遇上“喪屍”:越是韓國的,越是世界的?

《愛的迫降》劇照

其實在2007年前後,傳統互聯網時代的韓流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韓流並不是一個平滑的上揚曲線,這中間有很多起伏。但《繼承者們》《來自星星的你》在2013年開始突然走紅,確實是踩準了新一波媒介迭代的節奏。正是因為國家層面上的長期佈局和支撐,當《繼承者們》《來自星星的你》在韓國國內被驗證和認可後,就迅速被推送到我國移動互聯網浪潮初期的新興視頻網站,才有了當時那一波韓劇的熱潮。

不僅如此,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和未來創造科學部,還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情況進行了分析、梳理,並制定出適合不同目標市場的發展戰略。南美、中東、北非等作為新興市場區域,已成為韓流下一階段的重點培育對象。而在較為成熟的東亞地區,則強調與具體落地國的充分合作,日本和我國就是最好的例證。對於北美和西歐市場,韓流則試圖一步步融入到既有的成熟的商業模式架構和分工體系。

因此,韓流和奈飛,可以說是一拍即合。二者之間有一個巨大的利益交匯點:韓流要藉助奈飛的渠道和話語權,奈飛開拓亞洲市場也要藉助韓流的內容和套路,何況他們彼此在意識形態上又有相當的共識。

觀察者網:看網上的一些評價,大家普遍覺得《王國》裡的演員演技都很在線。您看下來覺得怎麼樣?現在的韓流給人一種感覺,演劇的和走“男團”、“女團”路線的,似乎是兩批不同的人。這種演員的培養、選拔機制和我們我國目前走的路徑很不同。對此,您怎麼看?

孫佳山:這涉及到了整個文化產業的問題。韓流在這方面確實做得很有特色,也比較成功。其成功的一個具體體現就在於,他們可以實現作為文化產業鏈條上的初級生產要素的明星的“批量生產”,而且這種批量生產的定向批量生產能力還特別強。所以韓流的整個文化產業的架構體系都比較清楚,分工也很明確。

而我們在粉絲明星領域之所以出這麼多問題,是因為在我國明星和粉絲之間的關係,相較日韓要更為複雜,其實背後折射出的既有我國國情的複雜性,也有我們國家文化產業在目前發展的還非常不平衡、不充分的現實問題。

所以給大家的直接觀感,就是我們看到的好像都是一撥人,在哪兒都是那麼一撥人,不像韓流分工那麼細化。這就是因為人家韓流是真有人,而我們作為文化產業鏈條上的初級生產要素的明星的基數現在就這麼個狀況,一時半會兒也大不起來。這就是當前的一大現實困境。

在我國眼下的影視行業生態中,市場失靈、天價片酬、金融投機等問題都是結構性的問題,全行業還不能良性發展,都有系統性的原因。

觀察者網:從《寄生蟲》到《王國》,韓流在國際市場上不斷提升著自己的存在感。《王國》的女主角裴鬥娜接受採訪時也說《王國》的不俗表現,可以證明“越是韓國的,越是世界的”。您覺得為什麼這兩年韓流能打破固有的圈層、地域限制,發展得這麼好?

孫佳山:“越是韓國的,越是世界的”,這個話就不用太當真了,這跟我們當年說的“越是中國的,越是世界的”,在邏輯是很接近的。韓流能打破各種圈層、地域限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剛才說的,它背後有一個舉國體制在支撐、在推動,其國內市場小也有小的好處,相當於我們當年形容鄉鎮企業的那句話——“船小好調頭”。

其次是它有持續性的新興媒介佈局,而且一直是在佈局,一波一波地佈局。然後在海外傳播這塊,也大肆藉助粉絲文化、粉絲經濟,這一新的明星制度的力量。近年來,BTS防彈少年團在北美地區的走紅,就是韓流有意將社交媒體與偶像養成、粉絲文化進行有機融合的產物。

所以,舉國體制、新媒介、新的明星制度,是韓流在崛起過程中的幾大關鍵詞。

當李氏朝鮮遇上“喪屍”:越是韓國的,越是世界的?

《王國》中飾演醫女的裴鬥娜

觀察者網:除了韓國之外,中國、日本也是奈飛非常看重並已經著力深耕的市場。在2019年初的時候,奈飛就宣佈獲得《流浪地球》除中國內地外的全球流媒體播放權。而在這之前,奈飛也收購了不少我國的優質網劇。有一些觀點認為當下我國的網劇行業“錢景可期”,在您的觀察中,我們的網劇行業目前發展到了怎樣的水平?

孫佳山:奈飛確實在我國市場上著力頗多,除了《流浪地球》外,還購買了《白夜追兇》《天盛長歌》《風味原產地•潮汕》等劇集,這些購買也是在商業邏輯上對相關劇集質量的認可。

我們的網劇行業在總體的發展前景上還是相對樂觀的,但結構性的問題也仍然存在。電視劇有的問題,網劇也都有。只不過網劇確實在類型和形式上都更靈活,不用像電視劇那樣,例如《新世界》那種,為了回本一下子得拍六七十集,原來的劇本也跟著被稀釋了。

網劇同樣也要面對這些問題,只是可以用相對靈活的方式應對。比如已經受到充分認可的《白夜追兇》《無證之罪》,牌面就非常清晰:都是涉案劇,人物關係就那麼多,不用像《新世界》那樣前前後後搞那麼多人;然後最多有一個準一線明星,再配上幾個名氣沒那麼大,演技卻足夠用的實力派演員,也沒有什麼大場面和CG特效——這樣總成本就高度可控了。雖然要想說得過去投資也得上億,但即便只拍10集左右,真做的好的話,比如給哪個大網站首輪獨播,然後再加上二三輪播出的收益和賣給電視臺播出的收益,還有植入廣告等,回本肯定是沒問題的。這個行業畢竟不是慈善行業,得讓人賺錢啊,有錢賺才能拍的好。所以和現在的電視劇相比,網劇多少還有可以騰挪的相對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