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籌和水滴籌的員工大打出手,鋪天蓋地的新聞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互聯網眾籌的熱度再次上升。
而眾籌的生意,不僅在保險和醫療領域如火如荼,最近,貸款行業“眾籌還款”的平臺也應運而生。
一款名為“有錢還”(也有叫趣還)的眾籌還款APP,號稱“花400元,還400萬”。
圖片來自:網絡截圖
從產品簡介上來看,“有錢還”是一款負債清零工具,所針對的都是貸款負債人群,通過互聯網眾籌的概念,讓眾多負債者一起共同還債上岸。
這聽上去有點魔幻,一群負債人居然還能互助還債上岸?
3個人,400塊入局,眾籌還款能玩出新花樣嗎?
怎麼才能花400元,還上400萬呢?
資料顯示,“有錢還”的第一個業務板塊就是眾籌還款或智能還款。
用戶在初期需投入400元,至少拉另外三個負債人一起眾籌還款。
首先,一位負債者添加計劃發起眾籌,其中的債務包括房貸、車貸、信用卡、或是其他網貸等,系統會自動生成還款計劃,並顯示共有多少個還款階段(最多總共有九個階段)。
圖片來自:網絡截圖
以上圖為例,15000元的信用卡債,系統自動生成共四階段的還款計劃,每階段所籌集的資金和進度都有顯示。
重點是,發起計劃之前,用戶需要支付的費用是400元,裡面又分為兩個200元,第一個200元是支付給你的推薦人(即你的上家),第二個200元是支付給你還款計劃階段數對應的最上層那個人。
換句話說,你如果共有四個階段,第一個200元支付給發展你直屬上線D君,D是由A-B-C發展來的,第二個200元支付給向上數第四個A君。如果共有九個階段,第二個200元就支付給你這條線往上數第九層那個人。
請看說明書:
圖片來自:網絡截圖(第八階段原圖展示有錯誤)
圖片來自:網絡截圖
第二個重點是,當你發起眾籌並且推薦(或者說“發展”)了另外三個負債人作為自己的下線,他們全都發起了自己的眾籌,那麼你將會收到他們支付給你的共計600元的還款眾籌,這個時候,你也就變成了第一級。
如果你的下線分別都推薦了另外三個負債人加入眾籌,那麼系統將給你分配對應的9人*200元共計1800元的第二階段眾籌還款,但為此你需要再支付200元給你的上二層,以獲得這1800元。
以此類推,在最高第九層獲得的眾籌還款總額為393.66萬元,如果要獲得這筆錢,你再最後支付400元即可。那麼總共九個階段你一共籌集的還款金總額是590.28萬元,這就是所謂的上岸眾籌款。
跟“傳銷”組織的邏輯出奇地相似。
從邏輯上看,如果一個負債者能夠搭建起上述這樣的九層金字塔結構——“1*3*9*27*81*243*729*2187*6561*19683”,那麼這位負債者確實能夠喜提590.28萬元還債上岸。
不過,這也是一個可怕的“人口吞噬機器”,只有不斷地往裡面拉人,填滿金字塔的每一層,並且每層用戶都能夠花200元晉升下一級還款計劃,這一模型和上述邏輯才能成立。
這意味著這中間哪怕少了一個環節,例如沒有拉到足夠的人,沒有完成某階段的還款計劃,這個階段的眾籌還款金就無法提取。
最極端的情況就是,你已經構建了第九層金字塔結構,但在第九層的19683個借款人中只有一個人沒有激活眾籌計劃(即繳納400元),那麼你第九階段的所有還款金額都無法提取,那也意味著這部分款項就滯留在平臺中。
所以,真正能靠這個“上岸”的人,少之又少。
當然,為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平臺會將用戶拉到微信群裡,然後刷屏的內容基本就是“XXX成功了,XXXX上岸了,XXX籌到多少錢了”,以此刺激負債人。
不得不說,這一模型的構建還是非常“精妙”的,並且打著眾籌互助的公益旗號,賺著負債人的錢。
0費率還卡,龐氏遊戲銀行買單
不僅如此,“有錢還”還推出了第二個要說的業務板塊——0費率還卡,這個業務的噱頭就是0費率還信用卡,或是幫人還款賺利息。
圖片來自:網絡截圖
簡單來看,可以把這個業務看成是一個P2P模式,只不過是套著信用卡還款的外衣。
以產品介紹信息來看,出借人A可以將自身10%的信用卡額度用於幫欠款人B還款,在一個週期後(一般是30日),A收回出借資金並賺取20%的利息,再扣減自身需要支付的信用卡息費之後,還能夠額外賺取部分利息收入。這其實就是0費率還卡的來源。
不過,這個業務的核心就是上圖的擔保金,按照上圖給出的比例,A只有具備200元的擔保金才能夠向外出借1000元。
那麼200元擔保金從何而來呢?是A支付的真金白銀嗎?
妙就妙在這裡,這200元保證金實際上是人頭費!
A推薦一個用戶激活即可獲得50保證金,間接推廣的用戶激活也可以獲得50保證金。
這也意味著,A要出借資金,必須直接或間接推薦4個用戶並且激活這一功能方可獲得200元保證金。
其餘4個用戶如果也要出借資金賺取利息,也同樣必須直接過間接推薦另外4個用戶並且激活這一功能。
而在A收回利息200元之後,保證金將對應的扣減200元,所以A要再次出借資金的話,必須再拉來另外4個用戶。
......
理論上來說,這個業務必然會形成資金池,因為出借資金有固定的週期,在這週期內,參與者持續推廣新用戶,這個資金池將快速增長,這也是A出借資金20%利息的來源。
這個業務的設計相比眾籌還款其實更簡單粗暴,因為眾籌還卡者B不會願意接受月息20%的資金價格,所以表面上看是A借款給B來眾籌還款,實際上更類似於一個“龐氏戲法”,只要平臺能夠持續不斷地拉來人頭,資金鍊就不會斷。
但毫無疑問,它總有一天會斷。如果斷了,大概率是銀行的資金在兜底。
實際上,互聯網金融經歷了這麼多年的高速發展,已經觸達了相當大數量的用戶群體,快速發展下也帶來了很多的社會問題,如今已形成了規模龐大的高負債人群,揹負了很大的償債壓力。
所謂病急亂投醫,大部分負債人群尋求快速解脫的心理,成了容易被不法分子和灰黑產利用的目標,通過一些“新理念”“新模式”進行二次收割,值得相關部門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