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第一次征伐高麗戰爭始末

高麗政權實際上從漢代就出現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了。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戰亂,高麗政權和中國北方一些割據政權有和有戰,逐漸佔有遼東、東北及朝鮮半島大部地區。隨著實力的壯大,到了隋朝時期,它對中原王朝的威脅逐漸加大。

隋煬帝第一次征伐高麗戰爭始末


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北巡榆林,到突厥啟民可汗牙賬時,不意見到高麗使者。煬帝面諭他道:“目前各國君長都歸順我,你回去見到國王,告訴他要親自來朝,以前不愉快的事可以一切勾消。若猶豫不來,我將帶領啟民可汗等一同來巡視你們所據的地方了。”

這顯然是嚴重的政治警告,可是高麗王並不買賬。等待不到高麗的回覆,目空一切的煬帝惱怒交加,於是決心用戰爭的方式解決問題。

首先徵發河北山東的民夫開河,開通了自洛陽通往北方門戶涿郡的永濟渠,確保水運的暢通便捷。準備戰爭所需要的巨量糧食供應,沿河修建倉儲,各水路要地廣積糧食待用,確保前方供應無虞。修造各種戰爭所需的軍備物資,包括攻打城防的軍械器具以及帳幕、衣甲、鍋釜等日常用必需品。建造運輸物資的各種大小車輛,以備長途運輸之用。

在山東東萊海口修造大小軍用船舶,以備出海作戰;在江淮一帶徵集民間船隻以作為海上軍用轉輸。向民間徵集戰馬,擴充騎兵力量。廣泛徵集民丁服役,運送軍糧及各種物資,以逐級轉輸的方法增強運輸力量,直到前方指定地點。擴大徵兵來源,各地設置軍府,徵發丁壯入伍充軍;向江南一帶徵集水手、弓箭手、手執盾牌矛鞘的排鑹手等專業戰士。


隋煬帝第一次征伐高麗戰爭始末

隋煬帝御駕親征


大業八年正月,度過了元旦賀歲。次日,煬帝便公開發布自己親總六師,進軍高麗,弔民問罪的旨意。

大軍分水陸兩路,以陸路為主力。陸路軍分二十四軍,左右各十二軍。又別有水軍,名滄海道,統領舟船。水陸一齊進發,旗指遼東、平壤。大軍總數合計有一百十三萬餘人,號稱二百萬,後勤的水陸轉運戰士及伕役則超出正規軍的一倍。軍隊從第一軍出發到最後一軍出發終止,先後啟動四十日才全軍行畢,這是近古以來出師所從未見到過的盛大壯舉。

大軍在延綿長達數百里的征途上催動前進,一路上旌旗招展,塵埃蔽日,鼓樂齊鳴。三月間通過臨渝關,經碣石,直達遼水之濱,與高麗軍進行了一場激烈戰鬥。右屯衛大將軍麥鐵杖、武賁郎將錢士雄、孟金叉等皆奮力戰鬥,為國捐軀。經過一番惡戰,高麗軍隊退渡遼水,依堡固守。煬帝親率左右渡河大戰於東岸,在屢破敵軍之後,大軍直撲遼東(今遼寧遼陽市北)城,把它團團圍住,晝夜輪流攻打不息。

隋煬帝第一次征伐高麗戰爭始末


諸將攻打遼東城之時,另一路大軍由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和右翊衛大將軍於仲文率領,共計九軍三十萬步騎,氣勢洶洶地渡過鴨綠江,南向直指平壤,一路上頻頻獲勝,高麗軍望風披靡。但是隋軍士遠征,行囊過多過重,一個人需要攜帶上百日口糧,外加隨身武器排甲、槍、矟、戈、矛、弓、矢,以及衣裝帳幕炊具等用品,估計重量當達三石以上,行動極不方便,且軍令嚴格,若軍中棄遺米粟,定斬不赦。

軍隊不能輕裝前進,必然行動緩慢。此時,高麗作戰意在持久,堅壁清野、收縮兵力,戰敗時則佯稱投順,等到稍稍緩過勁來,又同隋軍交戰。高麗大將乙支文德是個深曉兵法的老將,他就是用此辦法誘敵深入,創造有利戰機,然後發動反攻。

隋煬帝第一次征伐高麗戰爭始末


隋軍渡過鴨綠江後,在交戰中不斷前進,但是食糧逐漸減少,供應不足,軍隊久戰,師勞疲敝。統帥宇文述與於仲文在進退兩難中意見也不統一,宇文述主張後退,認為撤回遼東為好;於仲文堅持前進直搗平壤,認為後撤是功虧一簣,無法交待。諸將見統帥猶豫不定,也多無心再戰。

這次大軍出戰,煬帝的戰略思想是以戰逼和,只要高麗王能放棄部分土地,俯首稱臣、歸順大隋,就可以和平解決,重歸和好。故他要求諸將一切重大戰事必須上報,不得擅自主張,並派有監軍御史監察各軍將。因此,諸將各奉旨辦事,小心謹慎,不敢臨事赴機,越雷池一步。這樣一來,諸軍也就喪失主動權,造成對高麗諸城屢攻不下的被動局面。煬帝見進展不利,親自駕臨遼東(今遼寧遼陽北)城下,怒責諸將攻戰不力,但他親自指揮攻城,也無法取得顯著的戰果。

隋煬帝第一次征伐高麗戰爭始末


渡鴨綠江攻打平壤的隋軍已進逼到高麗首都三十里附近了,但這時隋軍已是兵疲糧盡、軍無鬥志,就在這時高麗軍隊及時展開了反擊,隋軍戰敗,一路奔潰,右屯衛大將辛世雄殿後,力戰身亡。當隋軍潰退到薩水(今朝鮮清川江)時,前有大江,後有追軍,無心力鬥,軍隊遂大敗,踐踏而死、溺水而亡者不計其數。早先渡鴨綠江時全軍計有三十萬五千人,及狼狽退還到遼東城時,僅有戰士二千七百人,其餘或死或傷,或成為俘虜,或潰敗未集。至於大量物資器械,幾乎是喪失殆盡。

六月間,另一支由東萊海口出發的水軍,在來護兒指揮下渡海登岸後,一路順利進抵到浿水(今朝鮮大同江),前鋒且推進至平壤外城。此時,高麗伏兵在城內,吶喊四起,奮身作殊死戰,隋軍不明敵情,慌亂中大敗,不得不撤出城外。因無陸上大軍的約期同進,水軍孤掌難鳴,只得退回到海上而歸。來護兒水軍在出發時有四萬人,至此時死傷逃亡所剩也只有數千人。

這一仗使煬帝顏面盡失,他天神般的威嚴在臣民的眼中驟然退色,至於所產生的政治後果,更是使煬帝將何以堪,水陸兩軍的失敗,使煬帝不得不鎩羽而歸,七月間,他宣佈全軍撤退回國。

此戰的失敗,成為隋政權走向滅亡的轉折點。此後,各種矛盾大爆發,直至煬帝身死江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