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給新手們傳授的SCI寫作經驗

寫在正文前面的話

1.1.為什麼非要SCI?

大牛給新手們傳授的SCI寫作經驗

1.2.“SCI牛犢們”的定義

大牛給新手們傳授的SCI寫作經驗

1.3.我寫這篇博文的動機

有兩個理由驅動我寫這篇博文。首先是我的“英文痛苦”經歷:由於當年(1985年)我去留學時英文底子不紮實,在美國讀書的過程中(加上博士後,經歷了9年之多)一直在“英文地”掙扎。其次是過去16年(自2000年起)我在中國指導研究生和講授“地學英文寫作”的經歷以及我審稿的經歷告訴我:許多年輕學者的英文仍然很是掙扎,他們不僅需要去系統地提高英文水準,他們也需要了解一些正規的“捷徑”。

大牛給新手們傳授的SCI寫作經驗

寫給SCI的牛犢們

大牛給新手們傳授的SCI寫作經驗

2.1.Introduction(Why did you do this?)

一般情況下,Introduciton的目的是總結和歸納“你的文章所涉及領域或所涉及方面的國際軌跡和進展”。否則,您的文章可能會被認為是“研究報告”或“資料報告”(Research Report or Data Report)。說得通俗一點:您得講出“別人讀您文章”的理由吧!或者說,您得使盡您的混身解數用Introduction去吸引您的同行來讀您的文章吧。

這當然需要建立在您“廣泛閱讀相關領域”的文獻的基礎上。也就是說,您得首先成為“有相關領域的足夠知識”的人。然後呢,您得將您的這些知識有條理地總結和歸納出來,而且是沿著您的文章的思路去總結和歸納。自然,總結和歸納的目的便是:有說服力地和邏輯地導出您的文章的話題!

以下是我對“廣泛閱讀相關領域”的文獻的建議:

(1)給自己制定一個能養成習慣的閱讀規矩:每個星期至少讀一定數量的文獻(例如14篇?)


(2)規定其中的文獻必需有一定百分比是英文文獻(例如不少於65%?)


(3)規定閱讀文獻的精讀和泛讀比例(例如每週總得有1-2篇文章是需要精讀的?)


(4)確定一些您需要長期跟蹤的雜誌甚至一些作者,檢閱它們的每一期和他們的每一篇,然後挑選出您需要“泛讀”的文章和您需要“精讀”的文章。


大牛給新手們傳授的SCI寫作經驗

2.2.研究方法(How did you do it?)

這一部分是“既容易又嚴肅”的。容易是由於您只需像寫菜譜那樣記錄下您的研究程序和步驟;嚴肅是由於您的程序和步驟記錄必需詳細和清晰到讓別人也用同樣的程序和步驟能重複出您的研究結果。如果您採用的方法是常用的方法和別人詳細描述過的方法,您在“研究方法”部分的描述無需過分詳細(當然,您需要交代您使用的方法的文獻出處)。那些需要描述“地質背景”、“地理背景”、“氣候背景”、“生態背景”等的文章,您也完全可以去模仿別人的好寫法,將您的資料套進去即可,而且這樣的模仿應該不屬於“抄襲”範疇的。

2.3. 研究結果(What are the results? )

“研究結果”部分的難度一般不在於“英文表達”,而在於“敘述邏輯”。更難的是:沒有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敘述邏輯。當然,您對“敘述邏輯”的選擇一定得是服務於您的文章的主題的!

大牛給新手們傳授的SCI寫作經驗

我自己呢,不喜歡在“研究結果”部分贅述資料。如果我的資料(多以“某項資料沿時間軸的變化”的曲線形式來表達)能用“高於平均值”和“低於平均值”來表達,我則先畫出平均線,然後用“遠高於均值”、“高於均值”、“接近均值”、“低於均值”、“遠低於均值”來陳述我的資料,而不去糾纏具體數字。如果我的資料能分出幾個“級別”(orders)的變化,我會在曲線上畫出趨勢線,然後分“級別”討論(如:一級趨勢上的變化特徵如何?二級趨勢上的變化特徵又如何?等等)。

2.4.討論和結論(What is your interpretation? )

大牛給新手們傳授的SCI寫作經驗


大牛給新手們傳授的SCI寫作經驗

(2)自然啦,正是由於您還不確定或不知道它(亞區3則不屬於標準資料的任何一類)的理由,您就可以建議:我們應該去驗證“標準資料”,進而,您還可以建議“驗證”的策略啦。當然,上述只是一個眾多可能的例子裡的一個例子。

2.5. 摘要

最好在全文完成後再去寫摘要。我的摘要寫作策略很簡單:從Introduction裡挑出1-3句最關鍵的話(即:對國內外文獻的總結和歸納時導出的文章的話題)作為摘要的引子,然後將您在“研究結果”的陳述高度壓縮,寫成2-4句能歸納資料的話,再將“討論”部分的要點(不一定是全部)複製過來或重組過來(2-4句即可)。當然啦,您得將上述“湊成”的摘要改造成邏輯很通順的一段或兩端話啦。記著:摘要:全文的高度濃縮。摘要包括至少三個部分:Why,What,Your Interpretations,有時寫1-2句“如何做”(HOW)的也是被期望的。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源自“馮兆東科學網博客”,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瞭解更多學術內容請關注“壹學者”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