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小孩真的是愛之深,責之切嗎?

rui談教育


轉自網絡:

愛之深責之切?孩子記得的是愛還是責?

我們常聽到「愛之深責之切」,從小,我們也習慣聽「好還要更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論是我們的父母,或是父母的父母,都相信「嚴格的要求與責備,都是希望孩子更好、都是愛的表現」。

因此,不稱讚、提醒孩子可以再更進步、更好,甚至運用體罰要求孩子達到目標。

有些父母覺得這是讓孩子不怠惰、更進步,也代表是自己很愛孩子的表現,因為「打在兒身,痛在我心」。

問題是:

真的是這樣嗎?孩子接收到的訊息,真的是父母的愛嗎?

孩子只會記得害怕的感受

曾經,有個甫成年的年輕男孩與我聊過天,不知怎麼,他提到令他印象很深刻、自己小時候被父母體罰的經驗:

「就是我做錯事了⋯⋯但其實我現在有點忘記我做錯什麼事,好像是一件小事吧,但我只記得爸媽非常生氣地打我。」

他輕描淡寫的一段話,令我印象非常深刻,讓我想到愛麗絲米勒在一書中寫的話:

「關於體罰,孩子只會記得害怕的感受,而不會記得大人想要教他的事情。」

改變是因為「有需要」而不是「體罰」

我自己也是從小就被體罰長大的孩子,原本我也相信媽媽告訴我的:

「如果不是我這麼要求你,你不會有這麼好的表現。」

但現在的我想來,當初我會努力,很多是因為對媽媽的愛,還有恐懼,那些恐懼不是因為怕被體罰,而是害怕。

「自己不好,會讓媽媽很生氣…媽媽可能就不愛我了。」

而當初媽媽努力想要體罰糾正我的一些性格與習慣,老實說,大多現在都繼續留著那些習性。

改掉的那些,是因為「有需要」,而不是因為「體罰」所以改變的。

到底該不該體罰?該怎麼責罰?

到底該不該體罰?「責」的程度要如何才能表達「愛」?我想這一切都沒有正確答案。

我也並非認為「絕對不能罰」、要用愛心耐心面對小孩⋯⋯的想法,因為曾經我也是非常服膺體罰教育的一員,認為嚴格與吃苦才能鍛鍊人的身心(畢竟我是這麼被教的)。

事實上,如何在「嚴格」與「自由」中尋找一個平衡,對父母而言,一直都是很困難的課題;

只是,過度嚴格的教導,是否反而可能讓孩子失去自主性、只用「恐懼的程度」來決定自己該怎麼做⋯⋯也很值得父母深思。

不用當永遠不犯錯的「最好」只要「夠好」就夠了

寫這篇文章,其實我很猶豫,畢竟「到底該不該責罰?該怎麼責罰?」光想到這件事,可能就很讓人沮喪,好像怎麼做都是錯的。

有時孩子真的很難以教導,那是會讓人覺得很無力的;事實上,對父母來說,要如何不至於「過與不及」的「教養」,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我還是想嘗試寫出來這些,並不是想責怪父母不該體罰、責罰,而是希望能夠提供不同的角度,讓大人們都有機會重新思考這件事。

畢竟,沒有所謂的「一定不可以」,只是讓自己保留一些彈性,有機會思考自己的行為想要達到什麼目的、而又是否能有效達成,並非僅服膺過去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我認為擁有這樣的彈性與思考,對於自己、他人都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而我想,不論父母或是孩子,

也許,我們不用要求要當永遠不犯錯的「最好」,

其實,只要「夠好」就夠了。

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件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更多孕產、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嘿呦喂哦


作為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總愛嘮嘮叨叨,喋喋不休,美其名曰:“這都是為了你好”!而作為傳統教育理念或研究專家者所說,這就是“愛之深,責之切”的體現。

這真話的確沒有錯,也是客觀現狀的真實反映,更是普遍存在的現實。

但是,若真較其真來,沒錯也不一定對,為兒女好,也不一定被讚賞,尤其是不一定被認可,會領情。

其實,家長的過度用心,不厭其煩的”為你好“,往往適得其反,孩子們不僅不領情,不感恩,反而會更加反感,甚至牴觸。

究其原因,這就是,思路不對頭,方法有欠缺,好心辦壞事,下力不討好。

對此,個人建議,家長們要學方法,改思路,換套路,絕對不要一廂情願,自認為自己做得是為了孩子好,他們就一定聽,一定會感恩領情,這是大錯特錯的。

所以,研究孩子們的心理,跟上時代的步伐,講究對孩子們的說教引導技巧,採用新的教育觀念,結合孩子們的性格特點,因勢利導,以理服之,以情感之,我相信,沒有不通情達理的孩子,沒有焐不熱的石頭,沒有不溶化的冰塊。

這是每個家長應該考慮和認真改進的首要問題。


今亱望星空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是@春風化雨育兒記

每個父母對孩子愛之深是毋庸置疑的,但責之切不見得源於愛之深。

什麼工作都需要有證,唯有做父母不需持證上崗。初為父母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與其說是撫養孩子成人,不如說是孩子成全我們再世為人。


有幸福童年的父母

原生家庭教育成功的新父母們還好,他們大都有一個美好而又快樂的童年;他們可以用童年治癒一生,他們的內心是充盈的。

內心無缺憾,就不會將自己的希望寄託在下一代身上;精神被富養,不缺愛,就會有愛溢出,來愛他人;因為被安穩地愛著,內心有十足的安全感,就會全身心投入做好自己的事情上,就會有堅強的力量來支撐起保護孩子的那把傘,有為孩子兜底的勇氣,有多存少取的心境來默默耕耘,守望花開。


有不幸童年的父母

不幸的童年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為人父母心靈貧瘠,往往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行為偏差:自己缺愛,要麼一邊自我感動式地付出,一邊束縛限制;要麼生物遺傳權威壓制,棍棒教育。


以上,不管哪種教育方式,行為背後的動機都不是在解決問題,而是通過情緒發洩,成全自己未被滿足的期待。

初衷是"為了孩子好",是真正的愛之深,而隨著問題的發展,改變了事件的走向,成了"為了自己內外小孩好"的夙願。

文:@春風化雨育兒記 感謝友友閱覽關注,歡迎點評!

圖: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