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樅陽 | 安徽日報:山村舊貌換新顏

外媒看樅陽 | 安徽日報:山村舊貌換新顏
外媒看樅陽 | 安徽日報:山村舊貌換新顏

01

外媒看樅陽 | 安徽日報:山村舊貌換新顏

山村舊貌換新顏

近日,記者走進樅陽縣白柳鎮山河村,只見路邊和房前屋後海棠等花兒開得正豔。

“村內外新修了水泥路,村裡還有文化廣場、健身設備等,每到傍晚,村民都喜歡來廣場上跳廣場舞。”村民徐大媽高興地說。過去,該村環境比較差,去年實施美麗鄉村示範點建設,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幸福感越來越強。

近年來,樅陽縣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及特色自然村建設,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模式,培育特色產業,注重鄉風文明,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該縣堅持“一村一品”,大力發展特色鮮明的地方經濟。白梅鄉巖前村以白雲岩特色旅遊為依託,圍繞打造3A級景區提升鄉村旅遊文化品質,重點做好景觀提升及旅遊配套設施建設。錢鋪鎮鹿獅村以“銅鄉映翠竹,茶漫三公山”為主題,挖掘“銅都第一峰”三公山的旅遊資源,建設宜居宜遊的美麗村莊。會宮鎮拔茅村依託豐富的水面養殖和山場資源,大力發展特色養殖業。

“我們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突出鄉村的特色產業和文化內涵,讓鄉村逐步向‘全域美’‘生活美’‘內涵美’轉變,努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農村美好家園。”該縣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推進中心主任吳文華說。(湯超 湯柯)

02

“民心工程”帶動就業 提升貧困戶幸福感

——浮山鎮太平村特色種植扶貧基一派好春光

在田地溝壟間,伴隨著第一縷晨曦,四十多個村民“舞起”鋤頭翻土除草,開始了一天的勞作。樅陽縣浮山鎮太平村黃花菜特色種植扶貧基地,面積達100畝,近日,黃花菜進入生長期。4月13日,記者走進黃花菜基地,眼前呈現一派忙綠景象。

外媒看樅陽 | 安徽日報:山村舊貌換新顏

據瞭解,為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增加貧困戶收入,黃花菜特色種植扶貧基地是太平村資產收益民生工程,項目形成的資產收益60%用於特殊貧困戶(低保、五保無勞動能力、弱勞動能力、重度殘疾人和家庭有重大疾病)收益分紅。該產業由浮山鎮太平村合作社集體經營,採取“合作社+種植大戶”的合作模式,基地主要利用當地優勢資源,還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自身發展的同時,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特色種植經濟生態農業,形成集種植、銷售、生態休閒為一體的旅遊觀光休閒經濟模式,實現村集體增收、農業增效,發展綠色無公害農產品,促進生態農業建設,穩定集體經濟收入。目前,該產業帶動貧困戶40多人就業,為整村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

“因為這個疫情,現在去外面也找不到事情做,我們村黃花菜基地現在需要人幹活,這不,就帶著我家人一起過來,在家門口掙些務工費,等到採摘後,還能賺取分紅呢!”村貧困戶老齊用衣角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眯著笑眼說道。在像老齊這樣的貧困戶眼中,這塊黃花菜基地就是塊“致富地”,“土地租賃+務農勞作+資產收益分紅”這三種形式的有機結合,不僅切實提高了貧困戶收入,還帶動了該村貧困戶就業,提升了他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方義兵 記者 姜蕊)

1

水岸為帶,山湖為珠,翠繞蒲城

2

胡鋒被追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3

安徽新聞聯播聚焦我縣電商扶貧工作

本文來源/ 安徽日報 銅陵日報

視覺總監 / 王章志

執行編輯/ 吳福成 方圓 桂晨晨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主辦單位/ 樅陽縣融媒體中心

主管單位/ 中共樅陽縣委宣傳部

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因為你“在看”

外媒看樅陽 | 安徽日報:山村舊貌換新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