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MBL摯愛


《山海經》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山海經的灌灌是誰?

引子

《山海經》,從有語言文字開始,迄今為止,尚未有人真正能完全還原它的真相。“智者不言,言者不智”,真正的高人,也不願意隨意把真相說出。能說出來的,可能也只是盲人摸象、夢囈之語。

筆者只當是夢中說夢話,看到的朋友也權當休閒消遣。

一、《山海經》簡論。

01 後世把《山海經》與《黃帝內經》、《周易》合稱上古三大奇書之一,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山海經》同其他兩部經一樣,在世人能夠理解的範圍之內,至今無法完全解釋清楚,只能對書籍中的文字進行逐字逐句的解讀,再輔以其他史料進行反覆考據,真正能夠有深入研究的人,都成為行業領域內的專家、精英。

02 《黃帝內經》和《周易》兩部經典,經過深入鑽研,裡面的理論和方法都可以用於實際生活當中,與世人的生活緊密相連,所以研究的人更多,才能夠在世間得以廣泛的推廣。

而《山海經》這部經典,因為只是對上古時期的情況進行的羅列記錄,好像與一般人的柴米油鹽沒有什麼直接聯繫。這也是《山海經》一直隱沒於諸多經史典籍裡面,一直沒有得到社會的重視與廣泛的應用。

03 《山海經》最早的作者已經無從考據,後人認為是大禹所作,一直到了西漢時期,才由劉向等組織編校,最終定稿成冊,流傳至今。我們後世要了解相關的歷史背景,也只根據現有歷史史料中梳理出一些線索,進行小範圍有限探討。

二、《山海經》歷史背景

01 遠古時期未來無終,過去無始。根據《史記》所載史料可考,在遙遠的遠古時期, 有“三皇五帝”的活動史蹟。“三皇五帝”是對上古時期所有部落聯盟首領的簡稱,並非確指。“三皇”指的是天皇、地皇、人皇,最早有記錄的“天皇”大約是在三百萬年以前,最晚的人皇距今大約三十萬年前。而據史料可考,那時候是沒有文字的,所以也沒有詳細的文字資料存世。

過去無始,人類對於歷史,總是選擇性記憶,過於遙遠的歷史,大多都湮沒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02 三皇五帝。遠古的三皇五帝因太過久遠而無法詳細考證。而有史可考、距今稍近、有歷史傳承的三皇五帝順序為:天皇(為創世大神盤古氏之子,約前1萬年)——地皇——人皇——提挺氏——通姓氏——有巢氏——燧人氏——華胥氏——伏羲氏——女媧氏——朱襄氏——神農氏(炎帝)——有熊氏(黃帝,約前2697年)——青陽氏一世(少昊)——高陽氏(顓頊)——高辛氏(帝嚳)——青陽氏二世(帝摯)——陶唐氏(堯)——丹朱——有虞氏(舜)——夏后氏(禹,約前2025年。禹是黃帝嫡系裔孫,是治水英雄夏後鯀的兒子,夏朝的奠基人)

從三皇五帝至於大禹,基本上都是有史料可考,屬於真實可信的歷史根據。

03 文字的出現。聲音——刻畫符號——結繩——書契——文字

從黃帝時期,中華民族進入後世所謂的上下五千年文明當中。黃帝時期,先後敗蚩尤、炎帝,統一了天下各個部落,開始對全國進行綜合治理。其中一項,就是安排史官(蒼頡為首)進行文字創造工作。

相傳黃帝的史官倉頡曾把流傳於先民中的文字加以蒐集、整理和使用。後來又把"觀奎星圜曲之式,察鳥獸蹄爪之跡",整理得到的各種素材,創造出了代表世間萬物的各種符號,他給這些符號起了個名字,就叫做“字”。

【小結】通過對中華民族歷史、甚至於更加久遠時期的歷史進行考證,梳理歷史的傳承脈絡,對史實進行邏輯分析和判斷,會對歷史有更加清晰的認識。

文字的出現,就方便了後來的部落首領,對文明現象進行記錄。大舜之後的禹王,就承擔起這個使命。

三、《山海經》創作考證

01《史記》的觀點。司馬遷作《史記》,把《山海經》放在了《禹本紀》裡面,基本認定作者就是禹,或者是由禹在位時期組織撰寫的。但是因為對於山海經內容過於聳人聽聞,超出常人理解範圍,所以司馬公對於《禹本紀》、《山海經》中的內容不敢作過多評價。

司馬公不敢過多評價,一方面是因為司馬公治學嚴謹,對於不能確定的歷史,不會輕易加以斷定。另一方面確實其中很多內容超出世人認知範圍,無法予以深刻解析。

02後世態度。關於《山海經》的性質,《漢書》把它列為形法類。東漢班固把它列為術數類。劉秀歆認為它是一部地理著作。西晉郭璞認為它是一部地理文獻,明代胡應麟認為它是語怪之書。清《四庫全書》認為它是小說。魯迅先生認為它是方士之書。

03據史判斷。根據以上歷史資料的梳理和分析,大致可以得出結論:

(1)《山海經》創作的時代

成書於大禹時代,是大禹在生活、治水、治國的過程中,走遍天下,在這個過程中,以山、海為綱,把經歷的山川丘陵、大海江河、植物動物、礦物藥物、人類神仙、部落狀況、宗教信仰等全部內容,都隨時記錄下來,整理成冊。

(2)《山海經》的作者

後世考證:一是大禹在治水過程中,走遍天下,在這個過程中見到了各種情形,伯益知道具體事物的情況叫出他們的名字,夷堅聽到後就記錄下來。“列子稱大禹行而見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堅聞而記之。”——《四庫全書》

二是到了西漢劉向等人進行整理、校對,最終令《山海經》成形。

(3)《山海經》的內容

書中所記神靈四百五十多個,個個奇形怪狀,神通廣大。記載了約四十多個方國,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條水道,一百多個歷史人物,是現存的保存古代神話資料最多的著作,堪稱中國上古神話的寶庫。全書十八卷,分《山經》、《海經》兩大類,約三萬一千字。內容涉及很廣的範圍,包含了地理、歷史、植物、動物、礦物、醫藥、鬼神、祭祀、氏族部落諸方面的內容。可謂是一部百科全書。

四、《山海經》的灌灌是誰?

題主問題中提到:《山海經》的灌灌是誰?沒有問是什麼東西,或者是什麼動物,而是問了是“誰”,比較有意思。

據《山海經》(南山經)記載:從南山往東約2350裡(約合1175公里)之外,有一座山叫青丘,山的朝陽一面多產玉石,山的背陽面多出產一種青色的礦物顏料。山中有一種鳥,身形長得像鳩鳥(後世有人理解,說鳩是斑鳩。反正就是一種鳥,誰也沒有 見過,只是找一種大家可能瞭解的鳥類做個比較),叫聲就象人的斥責他人的聲音,這種鳥叫灌灌。人類如果把這種鳥的羽毛佩戴在身上,就不會迷惑,能使人清醒。

灌灌這種鳥,至少生活在五千年以前,到底是什麼樣子,現在的世界估計不容易見到。

【總結】

01上古三大奇書:

《黃帝內經》,可以理解為更高的智慧,對於人類的生理情況、對生命與宇宙的關係的記錄。

《周易》,也是提示了人類及生活環境的發展規律。

而《山海經》,應該就是對於上古時期我們這個世界的如實記錄,可以看作是古人為了把當時的實際情況用文字的形式流傳給後代世人,以作為文明的延續參考。

02

後世學者認為《山海經》中大多天文地理、動植物、部落等內容有些不可考證,認為《山海經》的記載有侷限性,這種觀點有免有些偏頗。

《山海經》中所記載的,至少是五千年前、甚至更久遠前的地球狀況,在此之後,地球經歷滄桑變化,不管是地震、火山、海嘯、暴風等自然災害,對地理地貌、動植物等會有較大改變,發展到現代社會,現實世界發生了很大變化,與書籍中記載必然會有不相符合之處。不能因為不相符合,就說書中記載不是真實的或有侷限性

01《史記》 02《四庫全書》


揚光666


《山海經》是一部大家非常熟悉的古老奇書,它出自我國古代先秦時期,裡面蘊含了大量的神話故事和地理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古代歷史文化的各個精神層面,以及價值取向。

《山海經》有世界上最早的礦物記錄,還有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等。有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等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其內容也是包羅萬象,所涉及到的領域更是方方面面。不僅有動植礦物,還有哲學、美學、宗教、歷史、地理、天文、氣象、人類學……等等。可以說,《山海經》是中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奇書,更是一部有關於旅遊、地理知識方面的百科全書。

全書共記載了大約有四十個邦國,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條水道,一百多位歷史人物和四百多個神怪畏獸。

《山海經》書中,主要記載了與黃帝、女媧和大禹等許多神話資料,反映了最早的中華民族英雄氣概。還記錄大量的山和水,有“堂庭之山”,“杻陽之山”,“青丘之山”“箕尾之山”等,每座山的命名都是根據山的地貌而定的,體現了山系的走勢;河流大都記明瞭源頭和注入之處,若干幹流如黃河、渭水從許多支流流入幹道的大致流經區域。

《山海經》書中的文學價值也是非常豐富且多樣性的,既有著豐富的想象力,也有著巨大的想象空間,對浪漫主義文學作品創作有著深層影響。

《山海經》書名,最早見於司馬遷《史記·大宛傳》:“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也。”這說明在司馬遷之前,《山海經》的書名已經存在了。而對於《山海經》的具體出處,從古到今,說法也是莫衷一是。

也有人推測,寫出《道德經》的老子應該讀過或整理過《山海經》,他是周朝國家圖書館的館長,完全有條件閱讀到周朝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各種典籍文獻。事實上,《山海經》對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瞭解、觀察和記錄,可以追溯到人類社會的早期。

現在我們所看到最早的《山海經》版本,是晉代學者郭璞的《山海經傳》。郭璞對《山海經》進行了整理註釋,對於後人瞭解《山海經》原文有著極大的幫助。


楓葉文史陣地


你好,很榮幸能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現代學者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1.內容: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相關內容在內的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

2.詳細介紹:《山海經》是一部記載中國古代國神話、地理、植物、動物、礦物、物產、巫術、宗教、醫藥、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現象地負海涵、包羅萬匯。除了保存著豐富的神話資料之外,還涉及到多種學術領域,例如:哲學、美學、宗教、歷史、地理、天文、氣象、醫藥、動物、植物、礦物、民俗學、民族學、地質學、海洋學、心理學、人類學……等等,可謂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山海經》是中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奇書,也是一部旅遊、地理知識方面的百科全書。

3.歷史背景:史學家呂子方先生在《讀雜記》中談到:“屈原宗廟裡壁畫故事的腳本就是《山海經》,而且主要是《大荒經》,這不僅因為《天問》的內容多取材自《山海經》,更重要的是,他看了描《山海經》的壁畫故事才寫出了這篇著名的作品來。”但這個情況是不是真實,指宗廟裡壁畫,也沒有可靠而充實的依據。無論如何,天問中的陳述同山海經個別內容是可以理解的。

這至少說明,第一,在戰國中早期,不可能存在山海經文本。但傳說在民間素來已久。

第二,在楚國這個地帶流傳著這樣的故事傳說,並有發源於楚國的可能性很大,說明楚國人對地理認識似乎比其他地方的人殊為鐘意。

總結:

《山海經》中對祀神的典禮和祭品、祭器、諸山山神的形貌、職司和神力、不同國家和民族、帝王的世系,器物的發明創造等均有記載,涵蓋了許多古代文化、歷史、民俗等知識。如帝俊的後裔番禺發明舟,吉光發明車,晏龍發明琴瑟,又均是最早的鍛工,炎帝的後代鼓延發明鍾,並且作了樂曲等等雖無可考證,亦提供了姑妄言之的參考。而且,《山海經》也為人們瞭解自然知識和古代某些充滿巫神祈禱的社會生活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使得千百年後的我們得以一窺先人生活,觸摸那個遙遠的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