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據該博物館藏有豐富的歷代古瓷器,本文選取部分藏品,供古瓷愛好者欣賞。


一、原始瓷

越窯青瓷在唐代以其“益茶”頗得世人讚頌,秘色亦是對青釉最高的評價,青瓷在此時登上了它發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圖1 西周原始青瓷豆


隨著以良渚為代表的玉石文化的衰落,以原始瓷為重要禮器的越文化開始興起,原始瓷也隨之經歷了夏商時期的濫觴,至西周晚期進入其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此時的原始瓷儘管胎質仍較成熟瓷器粗糙,但器物類型與商代相比已大為增多,表明制瓷工藝的進一步成熟。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圖2 西周原始青瓷豆


西周晚期的原始瓷器釉色多呈青褐色,有的甚至為青黑色。釉層偏厚,普遍見有流釉和凝釉現象,器身轉折、凹陷帶裝飾處尤為明顯,且胎釉結合不好,剝釉嚴重。裝飾上器物口沿、內底處多見明顯的弦紋,器外腹上多見錐刺組成的斜線紋和戳印鋸齒紋,“S”形堆貼十分流行,多以雙數對稱出現在盤的口沿、耳或鈕的兩側。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圖3 西周原始青瓷蓋罐


圖1圖3,是西周晚期原始青瓷的代表器型,器身可見慢輪修整而形成的弦紋,胎色土黃,釉面青、青褐皆有,這是淘洗技術和窯內溫度控制尚不成熟的表現。此時所見器物圈足基本都較矮,包括商代流行的高圈足豆的圈足也變矮。


二、高古瓷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東漢青釉四系瓷罐


東漢晚期,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制瓷技術也持續提高,瓷土淘洗更加精細,窯爐的改進使燒成溫度進一步提高,達到現代瓷器標準的成熟瓷器在此時終於出現。浙江地區在經歷了戰國晚期至西漢瓷器生產的衰落後又重新萌發生機,仍是此時瓷器生產的重要區域。與此同時重慶相鄰的江西(洪州窯)、湖南(湘陰窯)等地也生產出了成熟瓷器。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東漢青釉四系瓷罐



青釉是瓷器上出現最早、使用時間最長、變化最為豐富的釉色。生長在太湖地區的古越族素有崇玉之俗,良渚文化衰落後,玉石文化也逐漸衰落,但是本地居民卻保持了對青色的執著追求。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東漢青釉四系瓷罐


自夏商成功燒成原始青瓷後,燒製技術幾經起落,直至東漢窯工們才熟練掌握了燒製青瓷的方法,能夠持續生產出髮色純正的青瓷。也正是對青瓷如冰似玉的極致追求,才促使晚唐五代時越窯燒成了有千峰翠色之稱的“秘色瓷”,及至南宋龍泉窯創造出瞭如玉般瑩潤的梅子青釉和粉青釉瓷器,為世人稱道。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東漢 青釉六系罐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六朝 黑釉五聯罐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六朝 青釉雞首壺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六朝 青釉四系盤口壺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南朝越窯青釉胡人立柱燈盞,高15.6釐米,口徑11.1釐米,底徑16釐米,1951年衛聚賢捐贈。



油盞、燈柱、承盤三部分構成。盞為唇口,口沿上點有四處褐色斑紋,弧腹,平底,立於人形燈柱頭部的小盤上。燈柱為胡人像,鼓眼、高鼻、鬍鬚,雙手置放胸前,坐立在承盤中。承盤為敞口、弧腹、平底,口沿上有兩道弦紋。人像背面有一孔,外底中間有一洞,兩孔相通,散熱、省油、實用。通體施青釉。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南朝 青釉盤口雞首壺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宋 白釉定窯帶蓋持壺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宋 粉清釉龍泉窯雙耳廣口瓶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宋 青釉耀州窯刻花盤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隋 青釉三系罐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唐 青釉唾壺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唐 青釉文武吏俑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唐 邛窯綠釉省油燈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唐 嶽州窯青釉駱駝俑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南宋 龍泉窯粉青釉雙鳳耳瓷瓶,高25釐米,口徑11釐米,底徑9.4釐米,1997年重慶市開縣溫家鎮窖藏出土



盤口,長頸,折肩,斜直腹,淺圈足。頸部兩側對稱貼雙鳳耳,內外施青釉,底邊無釉。口沿處釉層較薄,露出白色胎骨。其造型精美,端莊質樸,釉層厚而透明,釉面潤澤,代表了龍泉窯青瓷最高水平。2005年重慶市開縣文管所調撥。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南朝 青瓷刻蓮瓣紋長頸瓶,高28釐米,口徑9釐米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西晉 青釉人物五聯瓷罐,高20釐米,口徑19釐米,底徑9.2釐米,2002年重慶市巫山澱粉廠出土。

盤口,束頸,鼓腹,圈足。中為一個拉坯成型的大圓罐,大罐的頸肩部貼塑與口齊平的四個壺形小罐,小罐之間塑有四胡人俑。大罐與小罐之間互不貫通。通體施青釉,釉色泛褐,外釉不到底,露出白色化妝土。全身無紋飾,整體造型簡潔,貼塑工藝高超。2005年重慶市巫山文管所調撥。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東晉 青黃釉雙橋四系盤口瓷壺,高19.2釐米。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東晉 青瓷盤口雞首壺,高16.5釐米,口徑8.9釐米,2002年重慶市萬州區瓦子坪五號墓出土。


盤口,短頸,溜肩,鼓腹,平底。肩一側置一短頸雞首流,雞冠挺立,流與壺身相通,可實用。另一則口、肩之間置圓股形曲柄。流與柄之間貼塑對稱二橫式橋形耳。肩部飾兩道凹弦紋。內外施青釉,釉不到底。整體造型簡潔,製作規整。2005年重慶市萬州文管所調撥。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唐 白釉執壺,高15.3釐米,口徑7.8釐米,腹圍長39.5釐米,1986年河南省洛陽市文物園林局調撥。


撇口,卷沿,短頸,溜肩,鼓腹,平底。肩上一側置六稜短流,對稱處置環形寬柄。通體施白釉,白中泛黃,釉不到底,釉色細膩、滋潤、潔白。造型規整,腹部肥大飽滿,體現了唐代人的審美情趣。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唐 白釉帶蓋瓷罐,高34釐米,口徑12.8釐米。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金 “大定二年造”款磁州窯白地黑花草葉紋梅瓶,高27釐米,口徑2.4釐米,底徑9.5釐米,1983年李初梨捐贈。


小口,寬斜沿出楞,短頸,豐肩,斜直腹,近底處外撇,凹圈足,底無釉。弦紋把器身分隔成四個區:口沿自右向左署黑彩五字款“大定二年造”;肩和腹部繪一週折枝卷草紋;下腹繪纏枝菊花紋。整體紋飾佈局合理,線條簡練奔放,圖案生動活潑。胎體厚重,質地緊密,白釉底,黑彩彩繪,色彩對比強烈,富有濃郁的民間生活氣息。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北宋 定窯白瓷帶蓋執壺,高20釐米,口徑5釐米,底徑9.2釐米,1983年李初梨捐贈。


小口,直長頸,豐肩,球形腹,下腹內收呈高圈足。肩上一側置長流朝上向外翹起,另一側對稱處置束帶形曲柄。蓋為高沿圓形,寶珠形紐。器施白釉,底無釉,白中泛黃。柄和肩各有一道弦紋。整體造型樸實大方,經濟實用。據唐李匡義《資暇集》“注子偏提”條雲:“元和初,酌酒猶樽杓。…居無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罌,而蓋、嘴、柄皆具。”因執壺又稱注子、注壺。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唐 銅官窯青瓷褐綠彩荷花紋執壺,高18.8釐米,口徑6釐米。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唐 越窯青釉盤口刻荷花紋雙系壺,高30.5釐米,口徑10釐米,底徑9.4釐米,1980年重慶市渝中區移交。


盤口,長頸,豐肩,弧腹,圈足。頸肩處置對稱條狀二系。器身刻劃六組蓮瓣紋,每一蓮瓣內分別刻劃六朵折枝荷花紋,刻劃灑脫,紋飾簡練。通體施青釉,青中泛黃,佈滿冰裂紋,底無釉。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元 影青暗花雲紋瓶,高24.5釐米,口徑9釐米,底徑8.5釐米,1952年四川省廣漢西外鄉大德十年元墓出土。

口外撇,呈六出花瓣沿,長頸,豐肩,斜直腹,圈足外撇。通體施影青釉,白中泛青,底無釉,胎體厚重。頸、肩及足上各刻弦紋二道,頸部飾四片蕉葉紋,腹滿刻雲朵紋。紋飾清晰、簡練,繁而不亂。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南宋 湖田窯青白釉雲紋梅瓶,高26.2釐米,口徑3.2釐米,底徑7釐米1951年西南軍政委員會移交。


小口,短頸,豐肩,斂腹,臥足,瓶體修長。通體施青白釉,釉面均勻,有開片,釉不到底。 頸刻一道凸弦紋,肩及足各刻弦紋二道。瓶身通體用竹籤刻劃出主題紋飾雲朵紋,瓶頸上的螺旋紋是用來上蓋起密封作用,可知其為酒具。釉色青白晶瑩,底無釉,缺蓋。梅瓶為北宋創燒的一種瓶式,因口小僅容梅一枝而得名。又稱“經瓶”。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元 青白釉貼塑梅花雙耳瓷瓶,高20.4釐米,口徑4釐米,底徑6.3釐米。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元 影青釉瓜形鐵鏽花龍柄提樑壺,高12.2釐米,口徑2釐米,底徑6.8釐米,1954年重慶市沙坪壩區小龍坎元墓出土。


小口,壺體呈瓜稜球形,平底。泥塑昂首龍頭作流,龍頸貼於壺身,龍身捲曲作提樑,肢尾鼓凸並貼於壺的上部,呈飛騰狀。通體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腹上有一處鐵鏽斑,底無釉。造型獨特,設計巧妙,為元代瓷器中實用性和藝術性相結合的完美器物,被收入《中國美術全集》。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唐 越窯青瓷唾壺,高16.4釐米,口徑10.3釐米,底徑7.4釐米,1999年重慶市奉節上關遺址出土。


敞口,斜直壁,束頸,鼓腹,平底。整體造型上大下小的漏斗形。通體施青釉,青中泛綠,釉均工細,造型規正,釉不到底。整體素面無紋,器型豐滿、渾圓。2005年重慶市奉節文管所調撥。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宋 吉州窯黑釉剪紙貼花瓷盞,高5.1釐米,口徑11釐米。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唐 邛窯綠釉雙耳瓷扁瓶,高9.2釐米,口徑3.2釐米。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北宋 耀州窯青釉纏枝花菊紋盞,高4.7釐米,口徑12.8釐米,底徑3.4釐米,1953年王家佑徵集。


撇口,淺弧腹,腹下急收,矮圈足,外底雞心。內外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黃,有開片,底無釉。器內刻纏枝菊紋,花卉中對稱飾有兒童攀枝遊蕩。兒童五官端正,小鼻小口,神情甜美。線條流暢,畫意生動。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宋 吉州窯黑釉鷓鴣斑紋瓷盞,高5釐米,口徑11釐米。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元 青白瓷鐵鏽花雙耳帶座香爐。


三、釉裡紅瓷器


紅色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特別喜愛的顏色之一,象徵著喜慶和吉祥,好運與活力。歷代能工巧匠都為將一抹鮮豔的紅色燒製在瓷器上而孜孜不倦地探索,但直到元代釉裡紅瓷器燒製成功,這一長久夙願才算終於實現。


釉裡紅誕生在元代景德鎮窯,是在瓷胎上先用銅紅料著彩,然後施透明釉,在高溫還原氣氛中一次燒成的釉下彩瓷器,因紅色在釉下,得名釉裡紅。其實銅作為陶瓷器的釉料著色劑歷史悠久,早在漢代出土的鉛釉陶器上就已見其身影,只是因當時在低溫氧化氣氛中而呈綠色。


根據考古出土的陶瓷碎片可知,唐代長沙窯就已嘗試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燒製圖案以銅著色的瓷器,但是由於產量稀少,胎質粗劣,色彩暗淡,燒製技術尚處於原始階段。宋代是中國瓷器史上百家爭鳴、百花爭豔的繁榮時期,只可惜目前仍未發現任何窯場有燒製釉裡紅的痕跡,更別說是實物的出現,這很可能與宋人喜歡清新純淨、潤潔高雅的素瓷有關。


釉裡紅雖然創燒在元代,但並不是當時瓷器界的主流,直到1368 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釉裡紅才真正意義上成為瓷器界的寵兒。在國內外傳世的洪武時期瓷器中,以釉裡紅存世數量最多,紋飾最美,製作最精,故有“洪武貴紅”一說。朱元璋之所以對釉裡紅情有獨鍾,原因歸納起來大概有三點:一是紅色代表中原正統。蒙古崇白,華夏尚紅,朱元璋作為以推翻蒙元統治為目標的農民軍領袖,為凝聚漢族人心,擴大起義隊伍而選擇紅色。二是對五行學說痴迷篤信。根據傳統風水理論來講,東、西、南、北四方位分別對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獸,朱元璋出生南方並有參加紅巾軍起義的經歷,理所當然認為紅色能給自己帶來好運。此外,民間還傳說朱元璋在一次作戰失利逃亡中,曾藏匿在景德鎮一座紅塔裡而躲過敵軍的搜捕追殺。三是朱元璋的姓氏“朱”本意就為赤色,所使用年號洪武的“洪”與“紅”諧音,喜愛紅色當然在情理之中了。


元代和明初洪武年間,由於經驗積累較少和技術水平所限導致窯溫較低,釉裡紅呈色多略帶黑灰。永樂、宣德時期,國力強盛,經濟富庶,為釉裡紅的燒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技術日益成熟,髮色鮮豔純正,猶如寶石一般。然而隨著明朝盛世的結束,國力的日趨衰落,終明一朝再也不見釉裡紅的蹤影,直到二百餘年後的清朝才重現人世。康乾盛世是我國封建社會最後輝煌的迴光返照,也是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盛世。皇帝的喜愛重視和雄厚的國力支持以及督陶官的恪盡職守為瓷器的繁榮創造了優越的條件,所生產出來的瓷器造型之多樣、質量之精美、色彩之繽紛、品種之繁盛均達到歷史上的巔峰,釉裡紅同樣迎來新一輪的復興。據《清宮檔案·唐英奏摺62 號》載,乾隆四年(1739)十月二十五日,太監胡世傑交給督陶官唐英釉裡紅掛瓶一件,畫樣一張並口傳聖旨:“看明瓷器釉色,照紙樣花紋,燒造幾件送來,務要花紋清真,並將古瓷樣式好者,揀選幾種,亦燒造釉裡紅顏色,俱寫乾隆年款,送來呈覽。”由此可見乾隆皇帝對釉裡紅的喜愛重視。嘉慶以後,釉裡紅雖然偶爾也有零星燒造,但是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了。


通常所見的釉裡紅裝飾方法主要有三種,分別為線繪——在瓷胎上直接用銅紅料描繪線條圖案,是最為常見的裝飾方法;拔白——以釉裡紅為底而空留出圖案花紋;塗繪——銅紅料成片狀、塊狀出現在瓷器胎面上。釉裡紅瓷器的燒製對窯溫要求極其苛刻,在高達1300 攝氏度的高溫中,溫差上下不得超過10 攝氏度,如果溫度較低,圖案呈色就會帶有黑灰色,反之如果溫度較高,則顏料融化飛散,消失不見,只有經驗豐厚、技術高超的窯工才能燒製出呈色鮮豔純正的釉裡紅。正因為釉裡紅瓷器燒製廢品率太高而成品率過低,故而顯得彌足珍貴,有“千窯出一寶”之稱。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四層專設“歷代瓷器廳”,陳列展示從商周到民國數千年間諸多名窯精品,幾乎完整呈現了中國瓷器演進脈絡。根據館內信息化管理平臺中可移動文物普查系統搜尋結果顯示,共有22 套釉裡紅瓷器,本文將擇選其中精品與讀者一道品味賞析。


元釉裡紅玉壺春瓶(圖一),造型規整,自然秀麗。玉壺春瓶樣式起源於唐代寺廟中的淨水瓶,因唐人司空圖所作的《詩品·典雅》中有“玉壺買春,賞雨茅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的句子而得名,宋代以後廣泛流行,成為中國瓷器的典型器形。該瓶通體施白釉,略帶微灰色,釉裡紅裝飾採用並不常見的塗繪方法,任紅釉自然流淌,頸腹之間繪有不規則的塊狀紅斑,髮色鮮豔明亮,瑩潤飽滿,為元代釉裡紅存世精品。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圖一:元 釉裡紅玉壺春瓶,高22、口徑6.6、底徑7.6釐米。撇口,細頸,溜肩,垂腹,圈足。


元釉裡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圖二),圖案層次豐富,自上往下依次繪蕉葉紋、回字紋、海水紋、如意雲頭紋、纏枝牡丹紋、變形蓮瓣紋、卷草紋、回字紋,構圖嚴謹繁密而不凌亂,符合元代瓷器裝飾繁縟、密不透風的特點。牡丹素有國色天香之稱,是元代瓷器花卉圖案的大宗,瓶身腹部的寬闊圓潤,盛開牡丹的雍容華貴,給人以富麗典雅之感,據此推斷應該為元代末年器物。雖然釉裡紅髮色略帶灰黑,但是在元代同類瓷器中已是十分難得了。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圖二 :元 釉裡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高32.1、口徑6.1、底徑11.3釐米。

明洪武釉裡紅纏枝牡丹紋碗(圖三),造型完整規範,滿施釉裡紅,通體有細小開片,類似哥窯的金絲鐵線,口沿內外均繪回紋,內壁繪纏枝菊花紋,內底繪折枝牡丹紋,外壁繪纏枝牡丹紋,枝葉碩大飽滿,牡丹妖嬈豔麗,釉色紅中泛黑,可能跟燒製時窯溫偏低有關。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圖三:明洪武 釉裡紅纏枝牡丹紋碗,高10、口徑20.3、底徑9.7釐米。敞口微撇,深鼓腹,矮圈足。


清康熙釉裡紅龍紋大缸( 圖四),胎質堅硬厚重,造型古樸端莊,高大規整,釉裡紅髮色純正飽滿,瑩潤透亮。缸口沿外雙圈青花弦紋,外壁繪海水江崖二龍戲珠圖案,近底處青花勾劃三圈弦紋,腹部所畫浪花線條流暢清晰,極具動感,波濤洶湧翻滾,兩條巨型紅龍騰空躍起,翻江倒海,威武矯健,張牙舞爪向海中升騰的紅輪飛去,是康熙時期典型龍紋造型,自由奔放,氣勢磅礴。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圖四:清康熙 釉裡紅龍紋大缸,高24.5、口徑27.2、腹徑38.6、底徑23.8釐米。圓口內斂,鼓腹,平底。


清康熙釉裡紅團龍杯(圖五),胎質潔白細膩,造型自然規整,線條舒緩流暢,釉裡紅髮色濃豔亮麗。外壁繪五組釉裡紅團龍紋,杯內底亦畫一條團龍,首尾相接,奔騰矯健,鬚髮飄逸翻飛,怒目圓睜,口作吞吐呼嘯狀,爪剛勁而麟舒張。清代康熙年間是我國瓷器史上紅釉發展最為顯著的時期,不但使斷燒二百餘年的釉裡紅重新煥發生機,而且還創造性燒製出絢麗鮮豔的郎窯紅等珍貴名瓷。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圖五 清康熙 釉裡紅團龍杯,高5.9、口徑9釐米。敞口微撇,矮圈足。外底青花雙圈內署楷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款。

清康熙釉裡紅雲鳳紋瓶(圖六),造型精巧秀美,胎質潔白細膩,釉裡紅髮色鮮豔明亮。瓶身圖案層次豐富,自上往下依次繪回紋、青花雙圈弦紋、如意雲頭紋、雲鳳紋、變形蓮瓣紋、雲紋。正面器身繪一展翅鳴叫的火鳳凰在朵朵祥雲中翱翔穿越,靈動而飄逸。在傳統文化觀念中,鳳是祥瑞之獸,與龍一道同為中華民族的圖騰,是拼搏奮鬥和浴火重生的象徵。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圖六:清康熙 釉裡紅雲鳳紋瓶,高29、口徑12釐米。斂口,寬肩,圈足。


清乾隆釉裡紅團鳳碗(圖七),無論從胎質、線條、圖案佈局、釉裡紅髮色都與清康熙釉裡紅團龍瓷杯極為相像,如出一轍,只不過將團龍紋飾變成團風紋飾,鳳展翅騰飛,昂首鳴啼,給人一種歡快喜慶之感。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瓷不可小視,非常值得了解與鑑賞

圖七:清乾隆 釉裡紅團鳳碗,高6.7、口徑14.5釐米。敞口微撇,深鼓腹,矮圈足。外底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雙行款。



如今,這些泥與火的完美結合、土與水的親切交融所孕育出的釉裡紅精品,或靜靜陳列在展廳,或被精心保管在庫房,都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找到自己的歸宿,期待著人們去品味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