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制麒麟送子長命寶鎖 鑑賞

清代銀質長命鎖一對;總重74.1g 長命鎖長7.2cm高5.1cm 麒麟送子則為高6.7cm 長為7.5cm 長命鎖也叫“寄名鎖”,前身是“長命縷”,流行全國各地區,呈古鎖狀,一般多用金銀寶玉製,它是掛在兒童脖子上的一種裝飾物,承載著人們希冀“鎖”住生命,孩子平安健康的長大。因此,許多兒童從出生不久起,就掛上了這種飾物,一直掛到成年。

清制麒麟送子長命寶鎖 鑑賞

漢代,每逢五月初五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在門楣上懸掛上五色絲繩,以避不祥。五色絲雖為小物件,卻象徵著五方神力,能夠驅除邪魔。古人認為五方具有神奇的力量 ,可以辟邪除災。到了魏晉南北朝時,由於戰爭頻繁,加之瘟疫。災荒不斷,人們用五色絲編成繩索,繫於婦女和兒童手臂,以祈求驅邪辟災、祛病延年、健康長壽。在南北朝以前,端午節系長命縷習俗已經在荊楚等地沿襲。到了唐代,這一習俗已經在全國各地盛行,唐代張說《端午三殿侍宴應制探得魚字》詩記載:“願齎長命縷,來續大恩餘”。戴銀質鎖更多的是與銀的特性有關:銀本身對人體有保健作用,適合給體質嬌嫩的孩子佩戴。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述道:銀具有“安五臟、安心神、止驚悸、除邪氣”等作用。也就是說,銀可以避邪,幫助孩子排除掉體內的“胎毒”,幫助心智尚未健全的小孩安神。此件掛件正面鏨楷書體陽文“長命寶鎖”字樣,反面為陽雕“丹鳳朝陽圖“,紋樣絲絲入扣,惟妙惟肖。另一件麒麟送子銀掛件則採用鏨刻等工藝製作而成,細緻入微。麒麟送子鎖掛件,戴冠童子悠然自得,衣服華貴,左手執蓮花,右手持玉書,跨坐於麒麟背上,麒麟腳踏祥雲,仰頭露齒,鱗片翹立,尾羽蓬滿麒麟送子是我國古時候祈子法的一種。傳說中麒麟是仁獸,是吉祥的象徵,能為人們帶來子嗣。晉王嘉《拾遺記》。中描述,孔子誕生之前,有麒麟吐玉書於其家院。這個典故成為“麒麟送子”的來源。

清制麒麟送子長命寶鎖 鑑賞

傳說中,麒麟為仁獸,是吉祥的象徵,能為人帶來子嗣。相傳孔子將生之夕,有麒麟吐玉書於其家,上寫“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意謂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雖緯說,實為“麒麟送子”之本,見載於晉王嘉《拾遺記》。孔子在出生的前一天,有麒麟到他家院裡,口吐玉書,而玉書所載的是孔子的命運,道出他是王侯種子,但生不逢時,不能當大官。這便是“麒麟吐玉書”的典故。而孔子出生後,人們便稱他為“麒麟兒”。所以“麒麟送子”亦由此而傳出去。有些人在房中掛“麒麟送子”的圖畫,圖中有一個小孩騎在麒麟背上,手提蓮花,含有“麒麟送子”之意義。也有些人將金銀打出長命鎖,而鎖形成麒麟狀取“麟子”之意,以示吉祥。清朝時,一品武官的官服都繡有麒麟,可見麒麟的地位只是遜龍一級而已。

清制麒麟送子長命寶鎖 鑑賞

此對清制麒麟送子長命寶鎖保存至今依舊紋飾完整精細,品相完美,顯而易見乃大戶人家之物,實屬難得,極具鑑賞及收藏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