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遵義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下)

  貴州省遵義地處中國西南腹地,是中國西部的重鎮之一,1935年,中國共產黨在這裡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遵義是國務院列入首批公佈的24個有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因“遵義會議”的召開遺留下來不少的

紅色教育基地,下面紅色傳承小編為您列舉一些主要的,由於文章篇幅有限,分為上、中、下三篇,此部分為下篇,僅供大家參考。

  1. 魯班紅軍烈士墓

  1935年3月15日清晨至夜晚,中央紅軍在聶榮臻的指揮下與敵軍周渾元的部隊在魯班場展開悲壯激烈的戰鬥,經過浴血奮戰,殲敵300多人,我軍亦有較大犧牲。魯班場戰鬥使阻擋在正面道口的敵人遭到了猛烈的打擊,固守在魯班場內三天而不敢輕舉妄動,為紅軍攻佔茅臺三渡赤水河爭取了充分的時間。1953年,仁懷縣人民政府將紅軍烈士遺骨重新安葬在魯班場,修建了紅軍烈士公墓,現已成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貴州省遵義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下)


  2. 魯班紅軍烈士陵園

  魯班紅軍烈士陵園位於仁懷市魯班鎮街東場晏家堡。1935年3月15日,紅一方面軍長征經過魯班,與-中央軍吳奇偉部相遇發生激戰,紅軍傷亡較大。1953年,為紀念戰鬥中犧牲的紅軍戰士,仁懷縣(現改為仁懷市)政府在晏家堡修建烈士公墓土墳一座,1967年改建為有墓坊的陵墓,安葬145名紅軍遺骸。1983年擴建並更名“紅軍烈士陵園”。佔地6000平方米,2000年建起了紀念塔,塔高14米,寬12.6米。

  3. 中共中央負責人遵義寓所

  中共中央負責人遵義寓所在遵義新城古式巷。是一幢一樓一底洋房,距遵義會議會址約1公里。1935年1月上旬,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佔領遵義後,中共中央的部分負責人在這裡住宿和辦公。樓上3間自左至右是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的住室,樓下右邊一間是博古的住室,其他幾間住醫務人員和警衛人員。1964年由遵義會議紀念館進行復原佈置,並對外開放。

  4. 中國紅色旅遊第一街

  遵義市紅軍街,是馳名中外的遵義會議會址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遵義會議會址毗鄰,與風景秀麗的遵義公園僅一牆之隔。佔地面積17000平方米,房屋建築面積16404.4平方米,全部為商業用房,可使用營業房176間。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恬靜舒適,是遵義市委、市政府打造的紅色旅遊精品工程。

  5. 紅軍總政治部地方工作部舊址

  紅軍總政治部舊址位於遵義老城楊柳街28號,與遵義會議會址毗鄰。紅軍進駐遵義後,總政治部機關設在老城楊柳街的天主教堂內。這個天主教堂在清同治五年(公元1867年)由法國傳教士沙布爾興建。主要建築有經堂和學堂兩部分,佔地面積13555平方米,四周修有圍牆。峻宇雕牆,頗為富麗。紅軍進駐遵義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簡稱紅軍總政治部)所轄的組織、宣傳、破壞、青年、政務等部和秘書處機關都設在天主教堂內。

貴州省遵義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下)


  6. 遵義紅軍烈士陵園(紅軍山)

  紅軍烈士陵園坐落在市內鳳凰山麓的小龍山上,整個陵園坐北朝南,前臨湘江河,後靠蔥蘢翠綠的鳳凰山,與當年紅軍鏖戰的紅花崗,老鴨山遙遙相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遵義人民不忘長征途中在這裡犧牲的紅軍將士,在當年戰場遺址找到了77位紅軍烈士墳墓。1953年,市0確定在小龍山上修建紅軍烈士公墓,將烈士遺骸陸續集中遷至山上,同時把早已遠近聞名的"紅軍墳",從桑木椏也移到小龍山。從此,遵義人民習慣把小龍山稱為"紅軍山"。經過40年來的維修整理,現已建成頗具規模的紅軍烈士陵園。

  7. 旺草鎮毛澤東主席按語碑

  54年春,綏陽縣委-魏炳芬,副-馬常賢率領縣委辦、組織部,宣傳部及群團部門近十人組成的工作組,到旺草區的廣大鄉蹲點,依靠黨支部,以黨團員為骨幹,發動群眾試辦初級合作社。期間,縣委宣傳部幹部汪太昕寫了《晨光、農園、楊家寨三個合作社的政治思想工作》一文,署名“0綏陽縣委宣傳部”,寄住《貴州工作》和《新黔日報》,被貴州省委選中送黨中央,受到毛澤東主席的重視和常識。毛主席把標題改成《合作社的政治工作》,同時寫了300多字的“編者按語”。

  8. 紅軍總衛生部幹部休養連舊址

  紅軍總衛生部幹部休養連舊址位於市第十一中學內,是一幢木結構的兩層樓房,現已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紅軍進駐遵義後,總衛生部幹部休養連及隨紅軍長征的四位著名老人-、徐特立、謝覺哉、林伯渠以及毛澤東的夫人賀子珍,-的夫人-等均住在這裡。該校舍還是著名教育家,"四八"烈士黃齊生先生執教處。他為中國革命培養過不少人才,貴州省籍的高級幹部周林、韓念龍、雍文濤都在這裡學習過。

  9. 遵義縣革命委員會舊址

  遵義縣革命委員會舊址位於新華路,是一幢木結構兩層樓房。遵義全縣群眾大會宣佈遵義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後,在這幢樓房辦公,毛澤民同志擔任財政委員,也在這裡辦公。遵義縣革命委員會是紅軍長征途中成立的規模最大,活動時間較長的一個縣級臨時革命政權。

貴州省遵義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下)


  10. 渾溪口渡口

  由於在青槓坡戰鬥中未能消滅尾追之敵,紅軍面臨腹背受敵、背水作戰的不利形勢。1935年1月28日,中央在土城愛華商店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改變行軍路線,渡過赤水河,脫離強敵。軍委分工,由周恩來負責在次日拂曉前在土城架設浮橋。於是,周恩來親自帶領參謀人員指揮,工兵連隊勘測選定架橋地點,組織力量,發動群眾、徵集大量船隻和門板、毛竹、繩索等架橋物資,連夜搭建。29日凌晨,在土城鎮當地船工的支持下,終於在土城上游的渾溪口、下游的蔡家沱架起了兩座浮橋,毛澤東、朱德等率紅三、五軍團,軍委縱隊從此處渡過赤水河。

  11. 龍場紅軍搶渡烏江戰鬥遺址

  回龍場渡口,原為餘慶到湄潭的交通要道,解放後湄黃公路建成,廢棄停渡,但當年紅軍搶渡烏江的戰鬥遺址尚存。戰壕遺壘隱略可見。浮橋竹竿現存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1982年2月省人民政府將貴址命名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5月1日,豎文物保護標誌。

  以上是貴州省遵義主要的紅色教育基地,黨性教育學習培訓為主。河南紅色傳承教育培訓中心是一種集專題教學、現場教學、互動教學、情景教學、體驗教學、音像教學為一體的紅色教育培訓模式,意在提升學員們的黨性修養,增強思想開拓,在學習中不斷成長。

  更多信息請參考>>貴州省遵義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上)

   貴州省遵義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