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苗苗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禮堂

記憶的碎片常常會把我帶回這所大山深處的遺址——前進機器廠。儘管人去樓空,辨識它曾經的功能卻輕而易舉。一道毫不起眼的的前門崗大門,依舊可見的車轍一直延伸很遠……,一座巨大的煙筒在山底挺立,與之相鄰的廠房悄無聲息的掩於草木之下,磚石已是長滿青苔,斑駁的牆體在風雨的侵蝕下似乎在發出微弱的呻吟。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一陣風掠過,樹梢上零星殘留的幾片老葉努力的依附在枝頭不忍離去。從前門崗往廠區內走一些距離,馬上映入眼簾的是被對月侵蝕的幾個大字:“團結緊張 嚴肅活潑”形成了那個時代的標識,一所永遠回不去的學校,一所記憶於心的童年樂園……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至今我還記得,在每一個放學的午後,無論春夏秋冬的太陽總是在天空中散發著一樣的光茫,在每一個晴空萬里光茫四射的午飯後,我從我家的煤棚裡拿著我的大紙箱從山路上一鼓作氣走到抖抖的“飛機坡”上去滑坡。坐在能放下我的紙箱裡雙手推著兩壁的山崖,耳邊呼呼的風聲和極速而下的快感刺激著我的每一根神經……,我不知道那個時候我為什麼執著與每天去飛機坡滑坡,等到長大了想想我是喜歡那個時候白花花的太陽和綠油油的草。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當年的家。記得當年搬走時,門窗,玻璃都完好無損。

1964年到1978年,在中國西部的十三個省,自治區進行了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和交通基本設施的建設,被稱為三線建設。它歷經了三個五年的計劃,投入資金2052億元,投入人力高峰時達400多萬。安排了1100個建設項目,決策之快,動員之廣,規模之大,時間之長,堪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戰略部署,對後來的國民經濟結構和佈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所謂三線的範圍包括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等西部省區以及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等省區的後方地區共十三個省區。根據當時的軍委文件,從地理環境上劃分的三線地區是甘肅烏鞘嶺以東,京廣鐵路以西,山西雁門關以南,廣東韶關以北。這些地區位於我國復地離沿海線最進在700公里以上。距西面國土邊界上千公里,加之四面分別有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太行山,大別山,賀蘭山,呂梁山等連綿山脈作為天然屏障,在當時準備打仗的特定形式之下,成為了較為理想的戰略後方。而我的父親母親就是在這場洶湧的大潮之下投身於祖國的三線建設中。他們共組家庭養育了我們兄妹幾人,記憶裡的廠區沿山溝展開,分家屬區和車間區兩個部分,車間區一般是不讓我們小孩兒進的。清一色的蘇式灰水泥青磚大車間,和職工宿舍區。廠區內都被高密度的樹木覆蓋著,站在山頂似乎看不到幾座房子,茂密的植被和原始森林,鶯燕成群,陽光斑駁,空氣和環境相當的好,廠裡有自己單獨的服務體系,郵政專屬的21號信箱。商店,職工具樂部,學校,醫院,幼兒園,圖書室,職工食堂一應具全,每天出入其它的廠區還有班車接送,不用出廠就能滿足平時的日常所需。但是冬天列外到快要入冬的時候,運輸科的的卡車就會出去拉米,拉麵,拉菜,然後廠裡集中供應給每家每戶。每天早上七點鐘分佈在廠裡各個角落的大喇叭兢兢業業的播放著那個時代的革命歌曲,在各種的號角聲中我去學校上學,媽媽去醫院上班,爸爸去車間工作。待到下班的時候,喇叭裡又響起了革命的號角聲,從廠宿舍向工廠區的方向望去,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迎目而來。走路的,騎自行車的,人頭攢動,形色匆匆慢慢消失在萬家煙火中……記憶裡的父親母親把他們的命運和這個國家是緊緊相連的,他們恪盡職守,任勞任怨,默默無聞把他們最好的青春奉獻在這裡,他們在單位是好職工,在家是好父母。永遠都以嚴謹工廠制度和生活作風感染著我們兄妹,以至於在後來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受到了他們根深蒂固的影響。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門

我是從讀初中的時候來到太原讀書,初來太原每晚的夢裡都會夢到老廠的一切,後來慢慢長大待我們都有一定經濟能力的時候,我們每年都會回來看看,廠裡的天空還是那片天空,只是物是人非學校,醫院,電影院我們的家基本都是廢墟了,為了留住鄉愁,留住記憶,在2017年我的刻瓷二十年的師生展上,我特別做了一個刻瓷系列《我的鄉愁記憶》把我們老廠的記憶還原,讓“三線”這個名詞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濃重的一筆,以此緬懷我們的父輩們把自己的芳華歲月奉獻給了三線軍工建設……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彈指間三十多年過去了,照片泛黃,遺址滄桑,老廠的記憶尚憂新,父輩們因為愛,他們無謂芳華不在……而我們,所以愛讓芳華永在……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山溝裡的廠房很隱蔽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山西小三線——前進機械廠

山西省根據中央關於加強戰備和“省自為戰”的精神,按照“山、散、洞”的原則,全面開展了省內“小三線”建設。從1965年開始,新建了一批“小三線”軍工企業。主要包括7個廠:山西建設機械廠(1廠,)、山西新建機器廠(2廠)、山西金星工具廠(3廠)、山西晉豐機械廠(4廠)、山西凌雲機械廠(5廠)、山西火炬機械廠(6廠)、山西前進機器廠(7廠)。

有這一段順口溜:“一廠的槍,二廠的彈,三廠的工裝四廠的飯,五廠的姑娘真好看,六廠七廠扯球蛋”,

7廠,前進機械廠,9176廠,簡稱“前機廠”,為三線時期在山西規劃的7.62毫米輕重兩用機槍製造廠。

前機廠,初期選址在靈石縣境內,1969年6月經北京軍區國防工辦批准,廠址最終定於隰縣康城公社水神頭的一條山溝內,該處後歸屬交口縣,同年開工建設,1971年基本建成。生產綱領:年產7.62毫米輕重兩用機槍4000挺。

自71年建成,工廠即開始轉入產品試製,至1977年試製產品253挺,由於產品遲遲未定型,一直沒有投入批量生產。隨著第一次全國地方軍工大調整,於1984年底撤銷了軍工建制,劃歸太原市二輕局管理,1992年整體搬遷至太原市小店區平陽路。

大地情深———我與三線兵工廠那天高地厚的深情

作者簡介:苗苗,本名苗振潔,刻瓷藝術傳承人,山西省一級民間藝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