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拯救”耐克,是否會引爆新一輪庫存危機?

中國市場“拯救”耐克,是否會引爆新一輪庫存危機?

* 耐克最近打折力度很大,618期間線上旗艦店基本5折起,引發瘋狂搶購。

* 受疫情影響,耐克在全球市場遇阻,能仰仗的只有中國市場,耐克體育全球將近400億庫存亟待清倉。

* 耐克降價使得國產運動品牌也被迫往下壓價,引發連鎖反應,很多小品牌或者莆田貨面臨生存難題。

在2020年的6月,同樣是拿200塊錢買一雙運動鞋,你會選擇國產品牌、“莆田製造”還是耐克阿迪?

答案見仁見智,但不少人也許會追問一句:“200塊錢還能買到正品耐克阿迪?”

中國市場“拯救”耐克,是否會引爆新一輪庫存危機?

圖片截自與耐克和阿迪達斯的天貓旗艦店。

事實上,在今年的“618”促銷中,這個價位並不是什麼稀罕事——甚至如果你對款式要求不高,100塊的阿迪也可以拿回家。注意:這不是兒童款。(相關鏈接:阿迪達斯31元T恤+343億存貨的背後,哪些品牌在瑟瑟發抖?)

當一向貨不愁賣的頭部品牌開始以極為罕見的力度打折促銷,整個行業都應該為此提高警惕。

今年的“618”大促從6月1日開始,臨近這個時間點,耐克開始在線下瘋狂打折。5月下旬,北京的耐克線下門店全場兩件6.9折起,六一過後,線下如此大力度的打折大都結束,耐克部分門店全場滿1000減200,相比之下阿迪達斯部分商品兩件8.5折。

而在線上,從6月1日開始,打開天貓旗艦店,耐克基本5折起,6折是常態,一些折扣超高的貨品更是下探到200元以下,甚至百元左右的價格範圍——一個讓大部分國產品牌幾乎完全沒有“性價比”優勢的價格。

而作為傳統的清庫存渠道,耐克的奧特萊斯店,從4月初開始就打出4件折上6折的優惠價,並一直持續到現在。

中國市場“拯救”耐克,是否會引爆新一輪庫存危機?

這樣的“排隊盛景”從4月初北京花鄉奧萊重新營業時就有了。

耐克打折對消費者來說可能是好事兒,但從疫情大背景下的品牌端來看,這更像是一種大量庫存壓迫下的無奈之舉,疫情導致的高庫存是全球化的,但去庫存這件事,目前能夠依仗的卻只有中國市場。

當地時間5月15日,耐克宣佈中韓兩國所有耐克直營店和95%的經銷商門店已經重新開業,只是有些門店營業時間會減少。反觀歐美地區,仍然處在戰疫抗疫的關鍵時期:德甲好不容易恢復比賽,還受到近半數民眾的反對;美國市場更不用提,疫情沒結束,還要面對民眾的示威遊行。

作為全球運動裝備領頭羊,耐克一直是庫存把控的典範,兩年前就開始著手改造供應鏈,實行“直面消費者”(Consumer Direct Offense)策略。近幾年耐克的庫存持續增加,但存貨週轉率一直保持在一年4次,約每季度一次。

中國市場“拯救”耐克,是否會引爆新一輪庫存危機?

截圖自耐克2019年報,數據從右往左分別對應2015年-2019年。

儘管如此,還是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耐克在當下財年第三季度(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29日)遇上了東亞疫情爆發,大中華區總營收同比下降5%,中斷了其連續22個季度雙位數增長的態勢。此前大中華區一直蟬聯耐克全球四大區最大增幅。即便如此,耐克的存貨看上去仍然很健康,前三季度週轉率3.01次,保持原有水準。

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季度真正受到影響的其實2月份。今年春節在1月下旬,多數運動品牌為了避開春節假期,已經通過節前消費高峰提前完成了當月營收目標。大致可以說,僅2月一個月,耐克增速最快的大中華區營收已經從上季度的增長23%跌至下降5%,變動幅度將近三成。

本財年第四季度(2020年3月1日-2020年5月30日)數據初步定於6月25日公佈,已經可以預見到財報上大寫的“慘”字。3月歐美疫情開始爆發,關店潮來襲,根據運動鞋調研機構NPD Group發佈的數據,截至4月4日,美國運動鞋市場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跌約75%。據研究公司woozle research預計,未來3到6個月,耐克營收可能損失超過55億美元。

即使耐克早早就進行了供應鏈改造,開發App佈局線上線下一體化,面臨如此困境,也不得不選擇棄卒保車。

目前的一個變化發生在越南臺商身上。寶成國際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運動鞋製造商之一,其在越南的代工廠十多年來一直為耐克、阿迪達斯、匡威等品牌供貨。年初,越南代工廠因大陸代工廠停擺,供應鏈中斷,導致訂單減少;現在,歐美疫情持續發展,訂單需求緊縮,根據《南華早報》,分析師認為今年二季度耐克訂貨量縮減了50%。目前寶成集團在越南的工廠被曝出大量裁員。

可想而知,疫情導致耐克面臨全球產能過剩——而現在能拯救他的,只有已經基本恢復經濟活動,且有超過14億人口的中國市場。

以當下的品牌力和產品力,耐克的低價攻勢對於原本的中低端市場好比“外來生物入侵”,該區間內原有品牌的生存空間將遭遇巨大挑戰。為了應對耐克的“低價”,國產品牌並沒有更多辦法,多數只能同樣以低價應對,但事實上,當耐克、阿迪們將價格壓得足夠低時,留給國產品牌的降價空間也非常有限。這次“618”,李寧、安踏、特步、361°都拿出了一套滿減規則,算下來基本多在5折6折之間。折扣力度看著與耐克、阿迪不相上下,但國產品牌原本定價就低,相比之下沒有多大的降價餘地。

我們不妨簡單算一筆帳,以運動鞋為例。如果不打折,耐克的運動鞋基本499元起步,產品定價多在700元以上;阿迪達斯的產品也差不多,有些品類會比耐克稍微低一些,New Balance、彪馬和Fila基本也在這個價格區間。往下一層,李寧和安踏的普通運動鞋定價均值在300-600元,“中國李寧”價格會偏高一些。再往下一層,特步、匹克和361°基本在200-500元。後面的,就是一些中小品牌和莆田貨了。

當然上述價格只是根據官方發售價的大致預估,也比較符合消費者心理預期。同一品牌不同產品的價格差距還是蠻大的,例如主打核心技術的產品,以及聯名款產品,定價自然會更高。

而按照這次“618”不少產品的價格,耐克阿迪打折之後,搶佔的是李寧和安踏的市場;安踏李寧再往下壓價,搶佔的是361°等其他運動品牌的市場。

這其實也變向地把戰火下沉到了三四線城市,而下沉市場才是國產運動品牌的主場。例如361°,根據財報,2019年361°集團75.3%的門店位於中國三線或以下城市。在“618”期間,361°已經把部分運動鞋的價格壓到100以下。要知道361°本身就採取低價打法,和安踏2019年毛利率55%不同,361°的毛利率只有40.3%,與2018年相比還下降了0.3個百分點。

而在此,還有很多主打價格優勢的中小品牌和莆田貨,除去成本,這些產品已經沒有多少壓價空間了。

與此同時,國產品牌同樣面臨著巨大的清庫存壓力。根據一季度財務數據,國產品牌庫存平均約比正常時期多了1-1.5個月,而在耐克阿迪聯手降價的大環境下,彪馬、卡帕甚至安踏旗下的斐樂等海外品牌,也一併面臨著不小的價格和去庫存壓力。

更可怕的是,耐克和阿迪達斯現有的庫存總量極大。根據年報,耐克2019年底庫存超過380億人民幣,阿迪達斯的庫存則是343億人民幣,極端情況下,如果他們將這700多億中的大部分投放到中國市場,勢必會引起整個行業的連鎖反應,其他品牌為了生存被迫跟進,高端品牌擠壓中低端品牌,大品牌將危機轉嫁到中小品牌……一層一層傳導下去,低利潤和高庫存的壓力將蔓延整個市場,並對抗風險能力差的品牌帶來生存危機。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運動品牌在國內高速發展的同時,行業內就有人擔心2008年的庫存危機將會重演,並在渠道等方面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調整應對。2008年受 “奧運熱”刺激,運動品牌行業規模過度擴張,導致整個行業庫存積壓。今年則是特殊時期,國產品牌遭遇了內外部兩方面的壓力。

總而言之,像耐克這種運動品牌“國際一哥”,牽一髮動的不止是全身,動的是全球市場。

延展閱讀:

中國市場“拯救”耐克,是否會引爆新一輪庫存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