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一張照片,根據照片所配文字,說是在日本川越市的一條河流的岸邊,堆著許多破碎的陶瓷罐。仔細一看,這些陶瓷罐根本不是普通的陶瓷罐,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四式手榴彈的彈體。
1944年底,日本元氣大傷,喪失了發動攻擊的實力。從馬里亞納群島起飛的美軍各型號轟炸機蜂擁而至,轟炸著這個彈丸小國,並尋找著一切可能的目標:港口、鐵路、軍事設施、工廠和機場。此外,盟軍還通過海上封鎖,切斷了日本通向外界的供給線,無數美軍潛艇就像狩獵一般,將那些試圖衝破封鎖的日本船隻送入海底。
從戰略上來看,盟軍的目標非常明確:即通過“蛙跳戰術”,加快逼近日本本土的速度。發動大規模戰略轟炸、封鎖海上交通線,逐步削弱其戰鬥力,最後(在必要時)對日本本土發動進攻。
在這一情況之下,日本開始為將要爆發的“本土決戰”著手準備。當時日本國內的各種資源已經相當的匱乏,特別是用來製造武器彈藥的金屬。雖然根據《金屬類回收令》(1941年8月12日第667號法令),小到金屬紐扣、鍋碗瓢盆,大到城鎮金屬路燈杆、雕塑、大門等,都被收集起來用於戰爭,但那些都只能算作是九牛一毛。四式手榴彈,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
四式手榴彈的起源、結構及使用方法
關於四式手榴彈出現的具體時間,現已無從查證。根據相關資料記載,最早開始生產這種裝備的,是名古屋一家陶器作坊,之後在有田町、波佐見町、備前這些擁有大量陶器作坊的城鎮,開始大規模批量生產。上述地區的作坊,只負責生產四式手榴彈的陶瓷彈體,隨後會交給舊日本海軍工廠和另外一傢俬營企業,由他們去填充炸藥、安裝引爆裝置。
因為製造彈體的作坊非常多,而且每家作坊的製作手法也不一樣,所以四式手榴彈的形狀、尺寸、顏色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區別。總體上,四式手榴彈的彈體為卵型,直徑80毫米左右(便於握持),重量在453克左右,內部填充有90至130克的卡里特炸藥。四式手榴彈的整體結構,就和咱們小時候玩的擦炮差不多,只不過大很多:在陶瓷彈體的頂端,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引爆裝置,它由一個帶4至5秒延時的雷管,塗有化學物質、質地非常粗糙的木塊構成。在引爆裝置的外部,為了防止受潮進水,扣有一個橡膠製成的蓋子,在這個橡膠蓋中,有一片塗有一層摩擦起火化學物質的木片。
在使用時,需取下安裝在引爆裝置外的橡膠蓋,然後取下塗有化學物質的木片,與引爆裝置頂端的木塊摩擦,引燃帶4至5秒延時的雷管,最後將其投擲出去。
殺傷力及存在問題
相較於那些拉弦、拔保險銷的常規手榴彈,四式手榴彈使用起來較為麻煩,而且其陶瓷彈體,無法承受炸藥爆炸產生的壓力,在炸藥爆炸時會立刻破裂,所以其殺傷力要低不少(相較於那些常規金屬製成的手榴彈)。
另外,由於陶瓷有著硬度高、耐磨、但比較脆容易碎的特性,所以四式手榴彈在攜帶時,很容易一不小心就磕碎。可以想象一下,在彈雨橫飛,槍炮齊鳴的戰場上,拿著非常容易碎的陶瓷罐是個什麼概念?很大概率是,還沒來得及使用,就磕碎了。退一步,就算是被成功的投擲出去,也很容易出現在還沒飛到目標位置前,就提前摔碎。
四式手榴彈在出現後,被大量配發給日本本土的“國民義勇戰鬥隊”,準備在盟軍對日本本土發起的進攻作戰時(“沒落行動”)使用。另外,有資料顯示,也有部分被送往前線,在硫磺島戰役和沖繩戰役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