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周延性及共處平衡

矛盾理論最通俗的定義解釋是,矛盾是一切自然界、人類社會內在聯繫的形式反映,是對立統一的統一體。

剖析這個定義解釋,就可理解矛盾這個事物的存在,是由內在聯繫因素外在形式因素合成一體,構成矛盾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矛盾的對立統一是它的根本屬性。也就是說矛盾具有排斥異質的一面,故質不同不相容;矛盾同時還存在統一的一面,故形式相容質不容。這就引伸出矛盾的本質範疇,揭示出矛盾的全部輪廓和基本意義。

一、矛盾的周延性

1、矛盾的同性排斥和相容。以自然界中廣泛存在著同類相爭同質相損,且相對和諧的事物景況作比較,就可發現矛盾的同性排斥和相容存在的普遍性。如以靈長類動物為例。猩猩、狒狒、猴等物種,在爭奪領地、食物、同族首領地位及交配權等方面,均以

叢林法則來斷定利益優劣,一般而言凡是體形大的、力量猛的、頭腦聰慧的、組織能力強的均可稱王稱霸,餘下便依次順延其地位高低。當兩個同類公猩猩,或兩個同類母猩猩,面對一個同類異性時其情景就是開戰,直至將另一方打敗或逐出領地為止,這就是矛盾因利益而生的同性排斥。可見矛盾的同性排斥具有捨我其誰的破壞性,即單一同性排斥或同性群對單一異性之間的同性排斥。在動物族群中的這種排斥僅限於“內戰”,其爭鬥形式是單一的可循環的。如猩王、狒王、猴王以及其它動物王,它們對內都分工合作使其種族得以秩序的延續。但當老去的猩王、狒王、猴王等被後來的同類新王所取代時,它的叢林法則才得到相容的轉移。這種相容轉移是基於族群須有首領,首領須要打拼被眾“僧”認可,且首領保護同類不被異類族侵犯。因此,矛盾的同性排斥和相容,在動物界就表現為:
對內,遵循統一獵食、分配,依暴力大小排位尊從的相容;對外,防止並保護被獵食及自身族群受到的侵略和傷害的力量相容,這個相容是摻雜”團結”的成份。一般來講處於事物鏈頂端的動物,或智商相對高的如猩猩類物種其分工、合作、相容意識就愈高,反之其相容意識就越低。

2、矛盾的異類排斥和相容。仍以動物界靈長類為例,如猩猩的子女被其它兇猛的肉食動物襲擊時,其猩猩父母或猩群均會向掠食者發起反擊。類似的狒狒反擊鱷魚,牛群挑戰獅群等均是矛盾的異類排斥的具體表現。矛盾的異類排斥,主要存在於同類物種互相捍衛各自物種利益為前題的,如母馬護子挑戰老虎,公牛群挑戰獅群以保護族群安全。一般而言,矛盾的異類排斥和矛盾的異性排斥存在性質的不同,前者涉及生命安全即“你死我活”的鬥爭(肉食類動物捕食一切食草類動物,食草類反擊肉食類就是明例),後者是涉及利益問題沒有生命之憂(獅、虎之間幾乎不相食,除非食草物種滅絕才會同類相殘,牛羊馬象不存在互吃現象)。

因此,同類動物的一切爭鬥均屬可調劑的內部矛盾,即利益矛盾紛爭,異類動物間的矛盾是“敵對矛盾”,即“生存權”弱者對強者的抗爭。同類強者相容是為捕食弱者,如狼群、獅群、鱷魚群均屬群體獵殺一族;同類弱者相容是為應對強者侵害,據說非洲野公牛學會將老弱病殘安置在牛群中間,強壯公牛群圍在周邊,以保證同類不受侵害就是明顯的例子。矛盾的異類排斥和相容,在動物界表現是以安全為本能的,是以距離為感觀的,是以食物鏈充足而保證其相容性。草料→食草動物→肉食動物等於異類相容……動物族群中的以大欺小,以強欺弱,以智商高的凌辱智商低的物種,並在生態鏈上保持相容的事例很多,再此不必展開一一論述。

3、矛盾的共性排斥和相容

在自然界中除了動物有其矛盾關係,植物之間也存在這種矛盾關係。如樹和藤蔓的“敵對”關係;花與草的排斥關係;茂盛叢林及植被相互“蔑視”等均屬共性排斥的矛盾關係。

以樹和藤的關係看,樹被藤蔓絞纏,樹是“弱者”是反感藤蔓的絞纏,但又無力擺脫藤蔓的絞纏。藤蔓是入侵者,是必然要絞纏樹木的,它們的處境尤如肉食者對食草者的攻擊。由此可以判斷,對樹木而言,一切樹木是反對被藤蔓纏絞的,這是樹木的共性感受;對藤蔓來講,一切藤蔓是纏繞樹木的,這是藤蔓的共性認知。再如鮮花與小草,它們是平衡關係都要吸吮陽光、空氣和水份等養料,兩者在一起一方吸收強另一方吸收必然就弱,故花卉越鮮豔、肥碩它的近鄰草叢就越貧瘠,雖然彼此不打架能和平相處,好似動物中的牛馬和嬌兔,但對陽光、空氣、水份的爭奪,是由其各自共性需求而決定的,不同之處是有別於獅虎吃牛羊的不見血刃的”戰場“。無論是樹木、藤蔓、鮮花、小草還是叢林和植被,雖然它們的遺傳基因決定其形態,但無處不在的共性矛盾關係也決定其各自生態環境的取捨和汲予的不同……可見,樹木的共性是吸吮光合作用;藤蔓的共性是纏繞;鮮花的共性是乞討雨露滋潤;小草、叢林、植被、鮮花均對資源有相同的且排斥的共性需求,
這種共性需求在大自然條件下是相容的統一體。

矛盾的共性排斥和相容,不僅存在於動物界和植物界,且還存在於宇宙萬象,如宏觀世界的日月星辰宇宙傲物,其天體內外變化、質量盈虧、軌跡轉換等都是不以人類的意志為轉移的,是矛盾對立統一的具體表現。就宇宙天體而言,其共性是引力磁場、軌跡循環特徵,其排斥亦是引力磁場、軌跡循環的相斥;故在茫茫宇宙中等距離相容是最好的相處……如地球距月球38萬千米,保證地球安全的潮汐潮落,太陽距地球1.5億公里保證地球地表溫差不大起大落,以助地球萬物和諧繁衍與生存……這些天體共性排斥和相容構成事物相對穩定的屬性。在微觀領域同樣如此,如細胞、分子、原子、粒子……等肉眼不可視的物質,它們在微觀領域是質和量的矛盾搏奕,是形與態的對立糾纏。包括當今世界研討並付諸實驗的量子對抗、量子糾纏技術等,均是利用事物矛盾的對立、交融、轉化、相容為統一的。

矛盾的共性和相容,在同類事物中的表現為互為依存,互為合作的強強或弱弱聯繫,

前面提到的動物界肉食者即為強強合作,牛馬等弱勢物種即是互為依存;強者凌辱弱者其共性是將弱者為食;弱者互為依賴,其共性是防範被食。矛盾的排斥體現在同類事物的分配上,強者中的首領想獨吞“戰利品”,故利益在同類項中的排斥是穿貫始終的。弱者中的排斥,是將弱者充當犧牲品,故犧牲老弱病殘,以其生命換取群體的安全。例如,一隻羊被群獅殘吃時,其它同類還若無其事的吃草,它們知道只有犧牲弱體才能換取群體的安寧,只到下一個弱者產生犧牲循環……。往往有一種情景會這樣出現,吃飽了的肉食者族群,和被食者可短暫平安相容相處,甚至食肉者自覺減少新生代肉食者,以換取食物鏈的矛盾共求平衡。因此,矛盾的共性排斥和相容的行徑,在動物界是表現為殘忍的、血淋淋的直觀感受。

二、矛盾的共處平衡

1、矛盾的主體和客體。在任何事物中矛盾的主體和客體是相輔相成的,主體因客體而生,客體因主體而隨(亡)。以動物界為例,如肉食者是主體,食草者是客體,食草者客體的犧牲為主體提供生存來源;食草者相比較植物是主體,草料是客體,草料的一春一秋為主體捉供食料,使矛盾主客體依據食物鏈矛盾的內在邏輯規律週而復始。但在人類社會中這種主客體定性,無論從層次、橫縱面、交匯點及利益攸關方而言均錯綜複雜。必定人類的高級社會生態及文明程度都決定了矛盾主客體的

複合、重疊的多樣性。主客體之間的關係,在自然界呈現類相近質不同,如樹木和草叢,花卉與荊棘;山川及平原;溝壑和大地;蒼穹對天空等均是類似質不同的主客體屬性。主體和客體屬性在矛盾演變中,表現為主體是性質本項,客體是性質輔項,無論主客體的名稱怎樣變換,其特徵屬性是相對恆定的。就人類社會而言,其主體是以國家為單位的,如以區域(亞洲或歐洲)劃分為→國家→民族→社會層次→職業分工→家庭→個人具體指向轉變。需要闡明的是人類利益鏈以國家為利益載體,以家庭和個人為利益鏈終點。顯然,就人類社會主客體來講,國家概念是利益主體無疑,社會、家庭、個人是利益客體,也即整個社會的客體向其主體創造財富、繳納稅費、提供綜合服務等,相反,國家主體行使國家意志為客體提供社會、公民法律保障。

2、矛盾的變化和轉化。我們知道矛盾的最終演變是在

相對沖突中變化,在相對排斥中轉化。前例中講到非州野牛群為反擊獅子,懂得組織強壯公牛抗擊獅群,這在之前是沒有過的先例。說明了野牛在長期被捕食獵殺的歷練中,條件反射地由被動逃跑躲避到對恃反擊,直至局部戰勝獅群的矛盾變化和轉化,均應證衝突是矛盾變化的前因,對抗是矛盾轉化的結果在宏觀世界中,有科學數據顯示,地球存在46億年,由當初距離太陽1.5餘公里至今近1.5億公里,測算地球每年遠離太陽2釐米左右,46億年巳離開5萬公里。另外,據測月球在45億年前距地球僅5萬公里,而今距離地球是38萬公里……說明地球相對太陽是越來越遠,月球相對地球也同樣越來越遠。這就是矛盾在相斥中而變化的客觀依據。地球遠離太陽,月球遠離地球是相斥變化的最好註解。矛盾相斥變化情況在人類社會也很普遍存在,比如在男女性別上,是相互吸引的多而排斥的少;在愛好追求方面,是相同嗜好的群體投緣的多排斥的少;在信仰、理念、訴求、文化程度、價值取向等方面也是相同、相近的群體易於交流和相互接納。俗話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色相近同緣相投,就是矛盾異同吸斥的統一,也是矛盾變化和轉化的外在形式。
可見,矛盾的變化和轉化,均是由相同的、相對的;多邊的、多對的;複合的同一類、疊加的異體類;呈現單一、雙向、多樣性不斷裂變分合的結果。這種裂變分合的終極走向是由矛盾體內在性質和外在變化規律所決定。

綜上所述,矛盾的周延性及共處平衡,不僅揭示了矛盾在種類上存在的不同性質、不同狀況、不同特徵的事物之間的動態關係,還反映了矛盾自身的單一性、多樣性、複雜性及矛盾群體之間的變幻軌跡和基本態勢,預示矛盾整體變化的基本規律。矛盾事物的動態平衡不僅表現在此物、彼物、它物的性質平衡,更主要體現在綜合矛盾體內外循環的總體嬗變,而這種嬗變才是矛盾的恆定形式和演變的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