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感覺中國的車輛購置稅這麼高?

陸興畢


感覺沒有參考價值:數據說明問題

汽車屬於大宗消費品,消費行為中產生稅收避免不了的問題;且任何國家的穩定運行都需要稅收作為基礎,所以在任何國家購車都是有購置稅的。那麼海外購車的購置稅會不會比中國低呢?這一問題有標準答案:部分低部分高,綜合稅費的整體用車成本均偏高。也就是說在中國用車的成本實際要低一些,相信嗎?


購置與使用

在國內購買與使用汽車需要繳納的稅費並不多,涵蓋以下類目。

  • 10%購置稅

  • 年度車船稅

  • 汽油附加稅(養路費更換定義)

這些是汽車用戶所熟知的稅費,其中存在爭議的是汽油附加稅。因為其中涵蓋消費稅,增值稅、城建稅、企業所得稅、教育附加稅、地方教育附加稅等。繁多的類目似乎令人感覺汽油的主要價值是稅費,不過比例參考國際標準實際並不高。

如上所示,汽油的稅費佔價格比例約48%,這一比例基本說明了成品油的價格實際並沒有那麼的高。而這些稅收似乎與汽車用戶又有些“風馬牛不相及”的感覺,於是抱怨也就隨之而來了。不過這些稅費都涵蓋了基礎設施與服務的建設,實際與每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其中道路管養在汽油附加稅與汽車購置稅中佔比較高,想要有平整的道路通勤也不得不存在這些稅收。


海外代表國家的稅費

1:購置稅比國內標準的可參考美國,作為聯邦制國家的美國不同的州有不同的徵稅標準,但基本都低於10%。但是美國的燃油附加稅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在用車環節中支出的成本不僅能夠快速的超過購置稅成本,後期用車的成本會持續的高;日本的購置稅比較低,但燃油稅率超過120%,歐盟的一些國家甚至超過了200%。

2:歐洲國家中的德國在購置稅方面比較有吸引力,然而汽車在使用過程中不僅要面對超高比例的燃油附加稅,同時還要支出CO2的排放稅;所以德國汽車的更換週期是非常短的,平均5~6年就會更換新車,因為車況稍微變差就會增加用車成本。其次如意大利與法國雖然用車成本略低一些,但購置稅又高達20%左右——購車與用車環節的成本實際為此消彼長的關係。


特殊補貼:國內汽車消費曾經對小排量汽車進行過5%的補貼,新能源汽車免徵購置稅延長到2022年;在受到“戰疫”影響的2020年又有購置稅補貼的方案出臺,由此可見國內汽車購置稅並沒有那麼誇張,只是出於節油減排與刺激消費的考量,只針對特殊車型進行補貼或減免而已。其實海外也有相同的方案,比如美國與日韓。

美國對消費者購買混合動力汽車與電動汽車均有補貼, 最高標準可達到3150$美金的優惠;特斯特在美國的熱銷也離不開補貼的幫助,作為“石油霸主”的美國也在進行汽車電氣化。日本則針對用戶體驗很差但是油耗很低的微型Kcar進行補貼,消費者與購置稅均可低至3%,同時對驅動稅與重量稅等費用也有相應的優惠。韓國同樣為微型車降低標準(5%),大於2.0升的汽車則為10%。


總結:客觀評價國內購置稅的標準並不算很高,用車過程中也沒有多如牛毛的各類稅收,相比海外汽車用戶負擔的成本實際是低很多的。外國的月亮實際也是坑坑窪窪,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烏托邦,所以不用對用車成本存在什麼疑惑了,有機會到海外轉一轉深度瞭解一下吧。




天和Auto


中國的稅收全世界最高,為啥?當然是因為我們的公務員年薪高了[大金牙]


大餅來了


中國有什麼便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