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華憶崢嶸歲月無憾乒乓生涯:為振興國乒奏響華彩樂章

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辦公室裡,有一面國旗、一副乒乓拍,還有一件國乒外套。58歲的蔡振華,回憶起執掌國乒的崢嶸歲月,臉上的表情格外平靜,和當年在比賽和訓練中對運動員“劈頭蓋腦”訓斥的樣子,天差地別。

他被稱作中國乒乓球的掌門人,對中國乒乓傾注了滿腔熱血。談及國乒的變革、嚴厲的執教手段,蔡振華無愧於對國乒的拳拳之心,無憾於自己的乒乓生涯。


蔡振華憶崢嶸歲月無憾乒乓生涯:為振興國乒奏響華彩樂章


圖說:蔡振華與本報記者陶邢瑩

蔡振華憶崢嶸歲月無憾乒乓生涯:為振興國乒奏響華彩樂章


圖說:蔡振華給本報讀者題字

滿腔熱血

1961年出生的蔡振華,屬牛,有股牛勁。1989年世乒賽男團決賽,中國隊以0:5慘敗給瑞典,失掉了保存8年的斯韋思林杯,男單、男雙和混雙冠軍均被其他國家奪得,“世界乒壇霸主”尊嚴掃地,國乒陷入低谷。緊要關頭,國家隊一聲召喚,蔡振華帶著懷有身孕的妻子,從意大利回到了北京,擔任國乒男隊教練。

此前,蔡振華被公派到意大利隊擔任主教練,三年半里,將意大利隊帶至世乒賽團體第七。彼時的國乒,卻跌至低谷,各路人才紛紛流失,目睹國乒陷入低谷,蔡振華心酸不已,“國家隊是我們的大樹,大樹要倒了,我怎麼可以不管不顧?”

他說,當時思想很簡單,就是一腔熱血。在北京,他和妻子沒有戶口、沒有房子,住的地方夏熱冬涼,這樣的生活條件,和意大利天差地別,但他沒有皺眉頭,“乒乓隊的生活吸引了我。曾經集體生活的感覺,又回來了,在火車上打牌,在館裡一起訓練。”此刻他才意識到,國乒,一直就在他心裡。這,就是情結。


蔡振華憶崢嶸歲月無憾乒乓生涯:為振興國乒奏響華彩樂章


圖說:運動員時期的蔡振華 資料圖

在蔡振華的運動員生涯,唯獨沒拿過男單世界冠軍,他有個心願:“自己帶的運動員,有一天要拿到這塊金牌。”

重振旗鼓

1991年千葉世乒賽,男團拿到了歷史最低的第7名。蔡振華回憶說:“當時悲觀情緒很重,很多人都哀嘆自己生錯了年代。因為在那之前中國隊是世界強隊,而此時歐洲技術強於中國,以瓦爾德內爾為代表的歐洲力量非常強。”

國乒最艱難的時候,蔡振華並沒有氣餒。1991年,他成為男乒主教練,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呼之欲出,這也是國乒重振旗鼓的開始。

1992年王濤/呂林獲得奧運會男雙冠軍,隨後劉國樑、丁松、孔令輝等人相繼湧現。1995年天津世乒賽,中國隊終於在家門口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1996年特蘭大奧運會、2000年悉尼奧運會、2001年大阪世乒賽,中國隊囊括了所有冠軍。

面對大好形勢,蔡振華依然居安思危:“從那之後,我就在考慮如何保持這種良好的勢頭。運動規律是客觀的,有高潮也有低潮,就跟經濟規律一樣。如何延長高潮,用充足的人才儲備縮短低潮很關鍵。”


蔡振華憶崢嶸歲月無憾乒乓生涯:為振興國乒奏響華彩樂章


圖說:蔡振華對國乒的人才儲備有他的計劃 資料圖

敢用新人

蔡振華很快實現了最初的願望,培養出了男單世界冠軍。在他執教期間,一個接一個男單世界冠軍,不斷湧現。

用發展的眼光,敢於起用新人、鍛鍊新人,蔡振華是個先行者,這也是國乒能打翻身仗的一個主要原因。“雙子星”劉國樑和孔令輝閃耀世界乒壇,就是蔡振華最傑出的“作品”。

在“雙子星”之前,國乒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雙打組合由一名左手將和一名右手將配。“無論是步伐還是配合,我們首選左右手,這是最合理的配置。”蔡振華說。那麼,劉國樑和孔令輝都是右手將,蔡振華為什麼讓他們兩人搭檔?王濤/呂林雖是1992年雙打奧運冠軍,但蔡振華決定,早早地將新秀劉國樑和孔令輝派到世界賽場上去,“國乒真正的核心是下一代,不再是王濤、呂林、馬文革,而是他們。”

蔡振華的選擇沒有錯,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劉國樑不僅奪得男雙冠軍,還成為中國第一位世乒賽、世界盃和奧運會“大滿貫”獲得者。從此,“雙子星”的名稱,家喻戶曉。次年,蔡振華正式擔任總教練一職,成為國乒掌門人。


蔡振華憶崢嶸歲月無憾乒乓生涯:為振興國乒奏響華彩樂章


圖說:蔡振華率國乒奪得男團冠軍,右一為劉國樑 資料圖

嚴苛競爭

當國乒在世界乒壇實現大包大攬之時,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隊內人才濟濟,新人層出不窮,如何分配比賽名額,又如何繼續保持霸主地位?

2004年雅典奧運會前,國乒教練組為男雙名額頭疼。孔令輝/王皓在當年的巡迴賽中表現搶眼,可以獲得一個參賽資格。王勵勤/閻森是奧運冠軍,理應他們上,但閻森於2003年出了車禍,養傷恢復後功力能達幾成,是個未知數;而新人馬琳/陳玘潛力無窮。

三選二,以蔡振華為首的教練組,在“閻王”組合和陳馬組合之間搖擺。距離報名截止還有一天,蔡振華當即拍板,“既然這塊奧運金牌必奪,那麼首先就在隊裡一場定生死,誰贏誰上。”

蔡振華如此形容這場比賽,慘烈程度空前絕後。“徐寅生當裁判,吳敬平和施之皓現場指導,李富榮和我觀戰。大家一分一分地打,知根知底,使出渾身解數。”打完之後,所有人都淚流滿面,贏的人宣洩感情,輸的人遺憾萬分,“連我、徐寅生、李富榮以及兩個教練也都眼淚汪汪。”那場隊內賽,馬琳/陳玘勝出,並最終站上了雅典奧運會冠軍領獎臺。


蔡振華憶崢嶸歲月無憾乒乓生涯:為振興國乒奏響華彩樂章


圖說:2015年,蔡振華代表中國乒協授予徐寅生和李富榮終身成就獎 資料圖

狠抓管理

蔡振華的雷厲風行,眾人皆知,隊員沒少被他“敲過榔頭”。這一點,他並不否認。他還承認,媒體報道隊員在他面前暈倒這件事是真的。他笑著說:“走在路上,隊員看到我,會從我面前繞道走,相隔100米。”

無論是1995年國乒打了翻身仗,還是之後國乒雄霸天下,蔡振華腦中的弦,從未松過。在外界看來,這是一支金牌之師,但在他看來,隊內必須一如既往嚴格管理。

“隊伍中存在的問題太大了,必須重新制定隊規。”有人抽菸,有人打麻將,有人早戀,他毫不避諱地對那些冠軍一一點名。隊規細到抽一根菸罰多少錢,累積起來一包煙要罰好大的數字。這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國乒戀愛風波。談及此事,蔡振華道出箇中原委,“我不是反對談戀愛,只是波及了二隊小隊員。當時二隊形成了一股風氣,女生不談戀愛就沒面子,這是萬萬要不得的。”於是就有了一批隊員被退回省隊的新聞。


蔡振華憶崢嶸歲月無憾乒乓生涯:為振興國乒奏響華彩樂章


圖說:如今和氣了不少的蔡振華和國乒教練隊員們一起 圖Osports

回想過去,再看當下,蔡振華承認,自己現在和氣了不少。“我現在也常和老教練、老隊友吃飯,當初我為了保持公平公正,跟他們刻意保持著距離。”有一次世界冠軍聯歡會,他上臺發言,老冠軍們在下面偷偷笑。蔡振華問他們,怎麼了?他們說:“想想當初你當運動員時候的樣子,和後來你當領導的樣子,有意思……”蔡振華樂了:“是啊,我當運動員時也調皮,還是帶頭的那個。”

感恩在心

2001年大阪世乒賽期間,蔡振華已經不再擔任一線教練了,走上了管理崗位。然而,這屆世乒賽,依舊讓他熱血沸騰,他對男隊教練組長尹霄提出:“我想指導男團決賽,以此作為教練員的謝幕戰。”還記得上一屆的埃因霍溫世乒賽團體賽上,國乒男隊不可思議地在決賽中2:3負於瑞典隊,這是他執教生涯一個刻骨銘心的痛,“哪裡輸的,就要從哪裡奪回來。”憋了一股勁的蔡振華,最終帶領國乒男隊在大阪獲得了這枚男團金牌。

慶功宴上,蔡振華請來了紅雙喜公司的代表,他將這枚金牌掛在了紅雙喜公司總經理黃勇武的脖子上。“將教練生涯最後一枚金牌獻給紅雙喜,絕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發自內心的感謝。國乒和紅雙喜之間,早已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蔡振華憶崢嶸歲月無憾乒乓生涯:為振興國乒奏響華彩樂章


圖說:蔡振華將2001年大阪世乒賽男團金牌贈送給時任紅雙喜董事長黃勇武 資料圖

蔡振華認為,國乒同民族品牌紅雙喜的關係,兩者相輔相成。在隊內,從上世紀80年代很多人使用進口器材,如今90%以上的主力使用紅雙喜器材,並笑傲國際乒壇,紅雙喜為國乒付出了巨大貢獻。

上世紀90年代,國際乒聯不斷改革器材和規則,想法設法讓乒乓運動更普及,讓不同隊伍站在同一起跑線,以此減少中國隊的優勢。但每次面臨變革,蔡振華都胸有成竹,因為國乒背後,有強大的技術支持,這是其他國家乒乓球隊無法比擬的。

蔡振華告訴記者,“時任國際乒協主席沙拉拉他們不知道紅雙喜為乒乓改革做了多少實質性的事情。”比如,球變了,國乒第一時間能拿到紅雙喜提供的新舊數據對比,教練員學習後再去指導運動員。速度慢了、旋轉下降了,紅雙喜做了大量的定量實驗,供教練組研究。

未雨綢繆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國乒的包攬,本是件歡欣鼓舞之事,但蔡振華有了危機感,“我覺得,國乒繼續包攬會產生一些問題,國乒的發展起碼後10年到15年都沒問題,但歐洲不行了,他們會覺得打不過中國了,那麼乒乓球在全球範圍的普及和發展,勢必出現問題。”蔡振華提出一個新思路,下屆世乒賽,起碼把1到2個項目金牌“讓”給其他國家,這樣他們才能有發展動力。


蔡振華憶崢嶸歲月無憾乒乓生涯:為振興國乒奏響華彩樂章


圖說:蔡振華對於乒乓的牽掛一直在心底 資料圖

橫濱世乒賽前,教練組思來想去,決定犧牲混雙金牌,“那時候我們的配對,全都是亂配,也沒怎麼練過。到最後我急了,怎麼打也輸不了,金牌還是拿了。”比賽一結束,蔡振華就叫金牌隊員寫了“檢討”。

“如果國乒一家獨大,而國際乒聯想要遏制中國,那麼乒乓這條路會越走越窄。”蔡振華說,“東京世乒賽混雙奪冠這件事,刺激了我,既然“讓”不掉冠軍,那我們就研究怎麼去幫助人家。”

“養狼計劃”的概念,橫空出世。“我們的宗旨是,乒乓球的發展中心在中國,讓世界上優秀的孩子從小到大,都能在中國得到培訓。”之後,蔡振華又提出了“中國製造”的概念,在這個交流過程中,中國的乒乓球文化能被外國選手帶回去發展和普及,還同意外國選手來中國參賽,中國派教練去國外指導……

今天,當蔡振華華麗轉身,離開乒乓圈之後,他對於乒乓的牽掛,一直在心底裡。(新民晚報記者 陶邢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