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滬第一站”——太倉,又有大動作

高鐵時代的到來

不僅為太倉打開了空間上的通道

更帶動著太倉以大視野、大格局

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時代!

“臨滬第一站”——太倉,又有大動作

今天,站在新的歷史座標上,太倉這座江蘇進入上海的重要樞紐城市,正搶抓前所未有的機遇,借勢發力,主動作為,以“臨滬第一站”的姿態,勇當融滬發展的“橋頭堡”。

“臨滬第一站”——太倉,又有大動作


“臨滬第一站”——太倉,又有大動作

近期,由中科院上海光機所與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北京工業大學等共建的太倉激光智能製造創新研究院簽約。


“臨滬第一站”——太倉,又有大動作

研究院落戶於太倉航空產業園,重點佈局激光連接、激光表面與再製造、激光增材製造等激光製造核心領域。

“臨滬第一站”——太倉,又有大動作

當前,是創新的時代。長三角高質量發展,一定是有賴於產業創新的發展。身處開放創新的長三角、緊鄰龍頭城市大上海,太倉創新發展具有鮮明的“海派風”,即兼具“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

”的雙重特徵。不僅來自滬上等多地的高校科研機構在此推進產學研合作,以德國為主要區域的國際創新合作也特色鮮明。

“臨滬第一站”——太倉,又有大動作

據介紹,高新區將在高標準建設3平方公里天鏡湖創新核心區的同時,對北京路創新帶導入更強創新資源,實現創新能力再提升,圍繞婁江新城佈局產學研項目,面向未來夯實科創基礎。

“臨滬第一站”——太倉,又有大動作

高新區是我市發展的主陣地

▶將圍繞智能造、未來車、航空器、創新藥、新材料、大物貿等產業,推動產業轉新變強,積極構築產業發展新動能。


▶將加快形成航空產業發展生態,培育基於高端生物醫藥研發的產業發展新優勢,加快建設兩百億級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


▶同時,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數字經濟,強化製造業數字化升級;


▶持續推進製造業綠色轉型,創建綠色產業示範基地。


“臨滬第一站”——太倉,又有大動作

“臨滬第一站”——太倉,又有大動作


“臨滬第一站”——太倉,又有大動作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勢必依靠密集的港口群和交通網實現更加高效快捷的物資流通,臨港物貿是一塊誘人的“蛋糕”。我市擁有太倉港這一優勢,將繼續做深做實“以港強市”發展戰略,大力推進“臨江現代物貿基地”建設。

“臨滬第一站”——太倉,又有大動作

“我們將與港口、浮橋鎮一起推進太倉港疏港鐵路專用線、北沿江鐵路、南沿江鐵路等軌道交通加快建設。”小布從港區瞭解到,港區將借力上海浦東機場、虹橋機場,開啟

海陸空運輸模式,推進高鐵與太倉港的近洋直達、沿海內貿、長江(內河)餵給、洋山遠洋中轉四張航線網絡無縫連接。

“臨滬第一站”——太倉,又有大動作

港區將充分發揮太倉港綜合保稅區的國家級功能載體作用和省級示範物流園區的示範效應,搶抓電商業務快速發展帶來互聯網倉、智慧物流等一批新興物流業態,在全國加速佈局的機遇,更好地服務長三角客戶,讓長三角客戶物流成本更低、產品進出口更加快捷高效。

“臨滬第一站”——太倉,又有大動作

依靠更加高效的物流網絡,▶港區正以高端裝備、功能材料、健康醫藥、現代物貿等新興產業為座標,通過招大引強與選優培強結合,形成“延鏈、補鏈、壯鏈、強鏈”的“葡萄串效應”,全力打造一批產業地標服務長三角;

放大高鐵的“速度效應”,推進中央企業、美資企業、世界500強企業三個特色集群增量擴容,壯大潤滑油、大健康等特色產業規模,提升集群化服務長三角的水平;

▶爭創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綜合性國家級科創中心,鼓勵傳統制造企業對生產工藝和流程進行改造,開發高附加值產品,為長三角提高創新力貢獻“港區力量”。

“臨滬第一站”——太倉,又有大動作

“臨滬第一站”——太倉,又有大動作

經過前些年的努力和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向全方位、深層次拓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給各地帶來發展機遇,也將帶動各地展開合作與競爭。

“臨滬第一站”——太倉,又有大動作

今後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我市將推動與上海、蘇州在目標導向、功能構成、空間佈局、平臺載體等方面的全面融入,進一步提升城市能級。

“臨滬第一站”——太倉,又有大動作

將繼續鞏固加強和上海在產業、文化、教育、醫療、養老、休閒旅遊、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和共建共享,建立完善跨區域社會治理聯動機制,強化高層次、多樣化的服務供給,推動公共服務便利化,讓更多、更優的資源惠及長三角百姓。

“臨滬第一站”——太倉,又有大動作

太倉市融媒體中心出品

責任編審丨邢智豐 周琦

融媒體編輯丨王靜微 陳玲

來源丨太倉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