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關係》惹怒的何止是公關圈

最近熱播的《完美關係》本是一部反映公關題材的電視劇,卻惹怒了了國內公關圈,被批不專業。在同情公關圈的同時,突然發現僅在第一集和第二季出現的關於心理諮詢的部分,何止不專業,簡直是草菅人命!

劇中最先開始出現的情景是衛哲在做心理諮詢。

1、心理諮詢過程需不需要錄音


《完美關係》惹怒的何止是公關圈

從劇中的對話判斷,衛哲是第一次進行心理諮詢,在諮詢開始時諮詢師打開錄音筆。那麼在諮詢中到底可不可以放錄音筆?

在心理諮詢過程中如果需要錄音必須徵得來訪者的同意,並簽訂對應的保密協議。行業裡面默認不使用任何錄音、錄像設備,諮詢師和來訪者的對話一般都靠諮詢師的腦子記下來,然後在諮詢結束後,整理成個案報告。個案報告便於諮詢師在諮詢結束後進行反思,看看諮詢中有沒有遺漏的重要信息和自己當時的反饋是不是恰當。需要錄音的話,估計是新手諮詢師吧。按衛哲的人設找一個新手諮詢師應該也是不可能。在後面劇情中提到保密協議的部分,諮詢師一臉蒙圈,可能在諮詢開始前並沒在徵得來訪者同意的前提下使用錄音筆。


2、保密協議竟然是由來訪者提供

這是最讓人不可以思議的一點,在衛哲提出把《保密協議》發到諮詢師郵箱時,諮詢師竟讓說“什麼意思”。衛哲解釋說,“自己寧可相信合同也不相信職業操守”。最後諮詢師一臉不情願的去打印合同。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看到這裡覺得衛哲可能去見了一個假諮詢師,真實“活久見”。


《完美關係》惹怒的何止是公關圈

在諮詢中《保密協議》是一定會籤的!!!!作為心理諮詢的重要原則,一般在開始諮詢前,心理諮詢師會和來訪者講清楚出保密協議的內容,包括對來訪者來諮詢個人信息,談話內容、測評結果等進行嚴格的保密,不可以洩漏給任何人,包括來訪者的親屬。但當來訪者的生命或者他人的生命收到威脅的時或者來訪者的行為觸犯了法律法規等這些情況都屬於保密例外原則,諮詢師可以告知來訪者家屬或者在接受有關部門詢問的時候告知詳情。


3、森林療法需要用手環的謎之操作

《完美關係》惹怒的何止是公關圈

森田療法”又叫禪療法、根治的自然療法,日本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森田正馬教授(1874-1938)創立,取名為神經症的“特殊療法”。1938年,森田正馬教授病逝後,他的弟子將其命名為“森田療法”。主要適用於強迫症、社交恐怖、廣場恐怖、驚恐發作的治療,另外對廣泛性焦慮、疑病等神經症,還有抑鬱症等也有療效。森田療法隨著時代在不斷繼承和發展,治療適應症已從神經症擴大到精神病、人格障礙、酒精藥物依賴等,還擴大到正常人的生活適應和生活質量中。

其主要理念是“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是森田療法的基本治療原則,更多的是接納和關注當下,那在焦慮的時候把手環松一格這種行為就應該是不可取的。猜測編劇的用意可能是想表達,手環的鬆緊代表焦慮的緊張程度,焦慮的時候松一格,我們會感覺焦慮的情緒緩解了一格,這更像是一種心理暗示。

所以用手環來治療是欺負我們讀書少嗎?


4、心理醫生和心理諮詢師傻傻分不清楚

《完美關係》惹怒的何止是公關圈

嚴格的說國內並沒有心理醫生的說法。在針對心理方面的治療,國內可以概括分為,精神科醫生和心理諮詢師。兩者包括工作的側重點,工作對象都有所區別。最明顯的區別就是精神科以上具有處方權,心理諮詢師則沒有。顯然劇中的角色應該是心理諮詢師。

5、“草菅人命”的診斷


《完美關係》惹怒的何止是公關圈

當諮詢師聽完衛哲的講述之後,將他確診為焦慮症。主要通過SAS量表進行的診斷,該量表是根據總分來判斷焦慮程度,然後在考慮需不需要轉診給精神科醫生進行藥物治療,而不是僅僅說昏倒一次不能說明什麼。而且在第一集的時候,醫生診斷是急性焦慮,它還有另一個名稱叫做驚恐障礙。作為神經症的一種,反覆出現不可預測的驚恐發作。一次驚恐發作是突然發生的強烈的害怕或強烈的不適感,並在幾分鐘內達到高峰,並伴有胸悶,頭痛,噁心,甚至瀕死感更症狀。如果醫生真的診斷衛哲為驚恐障礙,那諮詢師應該做的首先是建議去轉診到精神科醫生通過藥物進行穩定,並在藥物干預的作用下做心理諮詢,找出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而不是輕描淡寫的一句,“不用吃藥”,這是對來訪者的不負責任。

6、諮詢師對心理諮詢存在明顯歧視

《完美關係》惹怒的何止是公關圈

衛哲擔心林娜把自己得焦慮症的事情說出去影響工作。

衛哲:“如果你的小時工去看心理醫生了你會用她嗎?”

諮詢師:“當然不會”

說明諮詢師本身也是對來訪者存在一定“歧視”。認為心理諮詢的應該都是“病人”。這真的是對心理諮詢的最大的誤解了。

據調查顯示,在國內有73.6%的人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但是我們對心理諮詢的認知還處於起步階段。更多的可能會認為自己沒有“病”,並不需要心理諮詢。心理諮詢不是治病,是來訪者在諮詢師的陪伴下尋找自己的心靈的旅程。在人生中我們不免困惑,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諮詢師可以幫我我們找到真正的自己,做真實的自己,通過創傷成長,重塑人格。諮詢師建立一種你能被看見被接納的關係,所以重點不是聊天,而是關係。只有在足夠安全的關係裡你才會把那個最真實的自己釋放出來。好的諮詢師即像鏡子又想容器,他可以包容你的一切,也可以反映出真實的你。諮詢室裡可能沒有華麗麗的語言,沒有很多的專業術語,但確是真實的用一個生命在陪伴另一個生命。

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對心理諮詢的認知或多或少會源於影視作品。像《在遠方》,《小歡喜》裡面都有提到過心理治療或者心理諮詢,也不乏對心理諮詢的誤解,人們不知道諮詢師和來訪者只能是諮詢關係,不能成為朋友,更不會成為戀人,這樣都是違背職業倫理的。


最後,希望國產職場劇認真對待的每一個行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