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壓力 各方政策助力紓困

近期,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備受關注。受疫情影響,部分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壓力。政策層面已經考慮到相關困難,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專家認為,短期來看,疫情對於宏觀經濟有一定影響,會加大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壓力,但這種影響是短期的、可控的。長期來看,我國經濟基本面穩中向好的運行態勢不會改變,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力也不會因暫時的疫情而減弱。

關注中小企業經營狀況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湖北、湖南、廣東、山東、上海等20餘個省份延遲企業復工時間。延遲復工給許多中小企業帶來了生產經營壓力,尤其是對餐飲、娛樂、電影行業企業影響較大。此外,疫情期間正值春節假期,企業員工能否正常返工,對於中小企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關係重大。

恆大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志恆告訴《金融時報》記者,疫情期間企業復工延期,生產和經營暫停,收入和現金流中斷,但仍要支付房租、工資、利息等剛性支出。同時,經營中斷可能導致企業訂單合同違約、資金週轉困難,特別是對部分體量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微企業而言。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餐飲、旅遊、零售等行業短期內受到影響,行業內小微企業收入減少。受疫情影響,部分行業和企業,尤其是與疫情防控密切相關的醫療、衛生、健康、居民生活必需品等領域,信貸需求較為迫切。

短期內企業雖有壓力,但不必過度擔憂。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在2月3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現階段,我國的經濟實力、物質基礎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都比2003年非典時期明顯增強。疫情影響是階段性的、暫時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政策準備充足

面對疫情所可能造成的影響,從中央到地方都做了充分的準備。一方面,出臺小微企業延長還貸期限、降低貸款利率等定向金融措施;另一方面,落實貸款貼息、延期納稅等財政政策。

具體來看,金融方面,1月26日銀保監會發布通知,要求保障金融服務順暢、開闢金融服務綠色通道、強化疫情防控金融支持,並做好受困企業金融服務。其中提到,“對於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

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強調加大對疫情防控相關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同時提到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央行在2月3日單日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投放1.2萬億元之後,2月4日再度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投放資金5000億元,兩日投放流動性累計達1.7萬億元。在溫彬看來,除了前瞻性的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提振市場信心外,央行還注重引導金融市場利率水平下降,降低資金成本,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提高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影響的能力。

財政方面,各級財政部門繼續加大疫情防控投入力度。截至2020年2月3日零時,各級財政累計下達疫情防控補助資金470億元。財政部明確,以給予財政貼息支持、創業擔保貸款貼息、降低擔保和再擔保費率等方式為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等提供金融服務配套支持。國家稅務總局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將2月份納稅申報期限延長至2月24日,並對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視情況再適當延長。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李旭紅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了延期辦理涉稅事項的空間,減輕其後顧之憂,解決了中小企業財稅管理工作的實際困難。

不僅如此,地方政府以及商業銀行、房地產企業等也紛紛推出降低貸款利率和租金減免等措施,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萬科、龍湖、華潤等地產商紛紛宣佈了對旗下商業項目的租金減免政策。蘇州、上海以及青島等地對當前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遇到困難的中小企業,提出了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減免房租、減免稅費等多項措施,為企業減負。

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談及政策如何更好地對沖疫情給中小企業帶來的影響,羅志恆表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應該在真實減輕企業負擔上下工夫。

“受疫情影響,發債成為銀行信貸之外的重要融資渠道,銀行保險機構要加大債券市場投資規模,多措並舉幫助企業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溫彬表示。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建議,在監管政策方面,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鼓勵金融機構積極續貸,同時對監管指標的波動與達標給予一定的容忍度;對於受疫情及其交通管制影響造成損失的企業,保險企業要及時賠付。

在財政政策方面,羅志恆建議,應適當減免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尤其是交運、旅遊、餐飲、住宿等行業的增值稅,用虧損金額抵減盈利月份的金額以降低所得稅稅基;進一步降低社保繳費率,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繳費率可分別降低1個和2個百分點;並將赤字率擴大至3%。

李旭紅表示,可以考慮金融與稅收政策之間的連接性。中小企業尤其是服務業企業在面對疫情時所受衝擊較大,其現金流有較大困難,應繼續以納稅信用為擔保,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資金支持,緩解當前中小企業的資金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