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回眸:懷念,並非總是親切


歲月回眸:懷念,並非總是親切

老太婆不小心歪倒,怏怏半月,竟走了,一年來杳無音訊……

多少次,妻下班興沖沖進門,習慣性地掃一眼位於小房門端坐的“菩薩”,欲喊聲“老太”,淚卻搶先湧出來了。我呢,雖系孫婿,斷無牽腸掛肚之情懷,然畢竟與老人朝夕相處了六個年頭,習慣了她的存在,聽慣了她夜半夢遊時的“慘叫”(她一貫堅持認為有鬼且每晚與鬼們“格鬥”),也聽慣了妻與她“三碗羅卜、羅卜三碗”似的嘮叨……陡然間,這個“習慣”不復存在了,亦感覺悵然。於是,妻便常唸叨老人健在時的往事,我亦不無感觸。

煨湯了,滿滿一罐子是習慣,因為老太婆特別能喝,且每每能“消滅”罐中最面上的一大碗油。過去一罐子最多兩餐便見底,如今連吃幾天竟然“掃蕩”乾淨。這時,不論我和妻或十歲的“小東西”,均會由衷地念及老太婆,彼此嘆息一陣子。能吃,不算有福。有人願給她吃,這才是福。妻子與老太婆,在吃這方面,可謂“克己奉‘婆’”,道地的孝孫。逢年過節不說,每月發餉了,多式點心水果之類,定使老人眉開眼笑,心裡喜嘴埋怨:“買這多做麼事?”

每當此時,“小東西”定會多嘴:“給您吃,還做麼事!”妻呢,往往得意地一笑:“還少得了‘小老子’的,拿去!”

實打實地說,小東西“瓜分”得少,老太婆收藏得多,當爹的裝作沒看見,小東西卻不爭,怪呢,哪家孩子不貪嘴?


歲月回眸:懷念,並非總是親切

老太婆走後,一次打掃衛生,竟從她房子搬出一大堆空瓶子。這一“戰果”,絕大部分歸功於老太婆,往日,餐桌上絕少無酒,我無酒癮,然老人讒它。遇上好菜,即便我們忘記,她也斷不會少一杯,喝了酒,吃罷飯,便“消滅”一碗白開水,心滿意足地和衣歪在床上,睡了。

見她這樣躺著,從來不感冒,我總不免有些妒忌,說“老太婆真狠。”

妻呢,顯然很開心地嗔我,“像你樣的,別人不感冒你搶著得,人家好了你還捨不得放藥!有什麼辦法?老太婆確實身體健康,算閏年閏月早滿百歲了,這和衣睡覺,我自愧弗如。吃喝穿戴,老太婆是滿足的。然而六年如一日,98歲高齡的長者與年輕人長相廝守,會沒有任何怨尤?

妻累了,心煩時,會像吼“小東西”一樣對她,她果真完全不在意麼?孫婿家再好,也不是她心中的“家”。我也有心煩意亂的時候,偶爾也嗔怪她幾句,她當真打心眼裡不跟我計較?沒那回事。但,一家人總歸是和睦相處,彼此心安。

歲月回眸:懷念,並非總是親切

思念也好,回味也罷。老太婆走了,是千真萬確,人死不能復生,何況她是“真格”的老呢?我時常勸妻節哀順變,把老太婆的“走”,認成現實。但她心裡卻老是不安,老是念叨:“老太走得太快,沒有磨我。”

多麼奇特的心理呀,她這個當孫女的,心甘情願她的奶奶在死前“好生磨磨”她……我想,人世間的所謂親情,蓋莫於此吧。

懷念,並非總是親切。老太婆健在時,我們倆口子上白班,兒子讀書也上“白班”,家中只有一具“活屍”,或躺、或坐,再無任何聲響。書不認識她,電視也不認識她,家務事有心請她光顧,她卻不能“身體力行”了……這樣地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多麼寂寞孤獨!

是幸運也是不幸。老人雖目不識丁卻耳聰目明。聽見開門聲,她就顛悠悠迎到門口找你說話,而你急衝衝趕回家要忙著做飯、洗衣,哪有閒心理會?

如今,我和妻算理解老人的嘮叨和為什麼嘮叨了,很情願抽空來,輪流陪陪她,聽聽她的老掉牙的故事……但她走了,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想來,這種懺悔和纏綿的思緒,只有埋在我和妻的心底了。待我們老時,會不會對兒孫們:“三碗羅卜、羅卜三碗”呢?

一一沒準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