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诗:常与诗作伴,身向阳光,心更阳光

生活处处在诗中,诗中处处是生活。

自从接触了古诗词,每逢景色怡人之时,总想效仿古文人吟诗唱和一曲。连我有此感受,想必古人更是如此,故而才说生活与诗是息息相关的。

生活与诗:常与诗作伴,身向阳光,心更阳光

正值夏时黄梅熟,伴随着阵阵雨落,虽常有闷天燥热,却也能换得几时清风。雨还一直下着,我就问着身边的二年级学生,背一背学过的诗啊。于是他最开始背诵了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雨与晴的景色倒也是很贴切此时。当我叫他背诵一首写此时此刻的诗词,他背诵了一首我从未学过甚至听过的诗: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

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

读罢便当即问他诗出于何处,却全然不知,而我在查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朝叫做陈璨的诗人时,更是没有任何的资料。抛去此类,这首诗却也非常应了当下的夏景。人们至少走在池塘边,坐席柳荫旁,能一赏曲院风荷之美。

生活与诗:常与诗作伴,身向阳光,心更阳光

我一直心心念念的等待他背诵出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可没等我说一句话,他却背诵了一首司马光的《客中初夏》: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司马光是宋朝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于历代史学界是举足轻重,编著的《资治通鉴》更是成为后人学习的典籍,其在史学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在政治上的作为司马光贬大于褒,可他的品德为人向来深受称赞,百年后也被授予文官的最高“表彰”—文正。

生活与诗:常与诗作伴,身向阳光,心更阳光

记得前几天,头条的一位朋友聊到了司马光,想为其写一篇文章。没曾想,我先献丑一篇,主要是他那首《客中初夏》引起我的小手跃跃欲试。这首诗可以说是司马光最知名亦最有意境的一首作品,看似语言浅淡,可色彩却不失清新。

四月虽然过去,那时的雨乍晴是温暖的;而六月多的是暖流,此时的雨乍晴多的是清凉的。景色每时每刻不一样,但人的心可以让自己不为所动。我想无论是四月清和还是六月清凉,诗人的心始终是向阳的,如葵花一般,任风吹雨打,依旧不动初心,不忘自己真的需要什么。

人长大了,面对不同的事物总会有不同的情绪,冬时觉寒,夏时觉热。春夏秋冬,各有不同,景色四季变化着,我们穿着也在变化,心境也在变化。可我怎么觉得小孩子的心情一直是非常欢娱的了,春天在跑着,秋冬还在跑着,连夏天也在不停的跳动,似乎他们感受不到这烈日炎炎下的炽热,至少他们内心是很开心的。

生活与诗:常与诗作伴,身向阳光,心更阳光

我本想着那位学生背出“黄梅时节家家雨”,或许也能感受下“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怅惘。可事实上,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的心永远像那葵花,身向阳光,心更阳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