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圖上看魏蜀吳的面積差不多大,但為什麼有人說當時曹操佔了十分之八的天下?

拉拉褲led8啦


如果按照東漢末年的人口分佈和州郡劃分來看,曹操大約佔領了三分之二的天下,說曹操佔領十分之八的天下,顯然是有些誇張了。雖然從地圖上看,魏蜀吳三國的地盤差不多大,但是在全國人口南遷之前,曹操佔據了北方經濟最發達和人口最多的地區,因此曹操的實力遠勝於孫劉兩家。

十三州部劃分

東漢時期天下分為十三州部,其中冀州、豫州、青州、兗州、徐州、司隸、幽州、幷州、涼州都控制在曹魏的手中,同時曹魏還控制了揚州、荊州、益州的部分地區。而蜀漢的地盤只有一個益州,東吳的地盤只有大部分的荊州和揚州,以及最弱小貧窮的交州。

從十三州部的劃分情況來看,曹操佔據了東漢時期人口密度最大,經濟最發達的北方州郡,孫權和劉備佔領的都是較為偏遠的西部和南部州郡。因為南部州郡和西部州郡的人口密度較小,所以南方州郡和西方州郡的面積都比較大,魏蜀吳的地盤才會看起來差不多大。

魏蜀吳人口對比

根據三國時期的史料記載,蜀漢滅亡的時候,蜀國的人口為90多萬人,魏國的人口為460多萬人,東吳的人口大約在200萬人左右。由於魏國的士族和王侯數量比較多,魏國的真實人口要遠高於460萬。

而蜀國和吳國的士族和王侯數量比較少,如果核算上士族和王侯控制的人口,那麼魏國的人口比蜀國和吳國加起來還要多。三國時期人口就是戰鬥力,吳國和蜀國的人口不足,註定了兩國很難能夠戰勝魏國。

魏蜀吳三國的人才數量對比

東漢時期士族大部分都居住在北方,魏國佔據了士族的主要居住地,因此魏國的人才一直源源不斷。蜀漢佔據的益州本身就缺乏人才,諸葛亮和劉備還制定了相對死板的人才任用制度,東吳的人才數量比蜀漢略多,但是對比曹魏的差距仍然十分大。

因為人才不是單單用量來衡量,因此我們無法準確的估計出魏國的人才是蜀吳兩國人才的多少倍。但是從蜀漢後期的情況來看,魏國的人才數量至少是蜀國的十倍以上,蜀漢後期的大將姜維和王平,竟然都是魏國的降將,廖化和張翼都是70多歲的老將,可以說魏國和蜀吳人才上的差距,是三國各項指標中差距最大的一項。

總結

雖然從地圖上來看,三國的地盤差不多大,但是考慮到人口、經濟、人才等方面的因素,魏國的實力比蜀國和吳國加起來還要強大。至於題主說的魏國佔據了天下了十分之八,筆者認為這種說法顯然有些誇張了。


史海泛舟擺渡人


感覺上的確如題主所言,魏蜀吳三國的面積差距,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不過,曹操佔了天下十分之八的說法,雖不十分確切,但基本符合史實。

弄清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一些基本的概念。

所謂佔據的天下,不僅僅是一個地域面積概念,而是人口、兵力、經濟實力的總和數據。

當時沒有GDP統計,但有賦稅指標,農業生產力、手工業的發達程度,也是國家實力的具體體現。馬蹄需要修補吧,將士的鎧甲、兵器需要打造吧。沒有足夠的工匠,是無法完成這些工作量的。

看一下今天的情況,或許對這個問題更有直接的觀感。

豹眼大體統計了一下,新疆、西藏、內蒙古、青海、甘肅等西部內陸五地的面積是524.7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約960萬面積的54.66%;

這五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數大約是8072萬,今天人口已經突破14億,五地人口雖有增長,但不會太大,大約所佔比例為5.766%。

而北京、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等東部沿海九地的面積,只有88.17萬平方公里,僅佔全國面積的9.18%,不足十分之一。

這九地的人口數,卻達到了4.975億,佔總人口的35.5%。

由此看來,新疆等五地面積是北京等九地的六倍,而人口卻只有九地的16%左右,也就是七分之一多一點。

如果按照GDP來對比,差距就更大了。

2019年五地GDP總量為44191.68萬,而九地的GDP卻高達505852.49萬,是西部五地的十倍還多。儘管這些數據有些水分,但都有水分,大體也看出一個概況。

但人均GDP卻沒有想象中那麼大,五地是人均5.475萬,而九地為人均10.167萬,不到兩倍。

從這個情況就看出,實力不僅僅是要看佔據的地域面積,更重要的還需看人口、經濟總量。

今天如此,在漢末三國時期,大致也是如此。

據有關史料記載,魏蜀吳三國大致人口數為:

263年,鄧艾滅蜀,劉禪交出的戶籍資料是:

“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兵甲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  

280年,晉朝滅掉孫吳,吳國的戶籍資料是:

“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 

而263年時,曹魏的人口資料是:

“戶六十六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四百四十三萬二千八百八十一”。 

 當然,這些數據不包括一些黑戶,也就是不在冊的人口,為了逃避徭役,都會搞一些小動作,這個就像GDP的水分一樣。都有這個問題,也就不考慮這些因素。而且不是一個年限的數據,大體看一下這個數據對比吧。

人口總數767萬,蜀國佔12.26%、吳國佔29.99%、魏國佔57.76%。魏國大體是吳蜀的一倍多一點。

兵力吳蜀合計為33萬左右,魏國沒有具體的數據,一般認為,大約是40--50萬。基本是吳蜀兩國的1.5倍左右。

蜀國兵員佔據人口的比列超過10%,吳國是10%,如果魏國也是10%的話,其兵力就是44萬多,魏國兵力恐怕要超過這個數。有說法可能到了六十萬,但沒有確切的史料佐證。

綜合來看,魏國整體上超過吳蜀之和,是沒有問題的,但絕對到不了十分之八的程度。

那為何有這個十分之八的說法,而且豹眼也認為基本符合史實呢?

還有一個重要指標,那就是漢末時期的行政區劃。

《漢書·地理志》記載的漢成帝元延、綏和時期的行政區劃,一般認為是中國最早的完整可靠的記述,漢朝廷分十三個刺史部,下轄一百零三個郡國,另加京畿地區七郡。

十三刺史部的設置,基本延續漢武帝時期的區劃,儘管後期多有調整,但基本保持原狀。

東漢時期的十三州是:

司州(司隸校尉部),豫州,兗州,徐州,青州,涼州(先設雍州,後改涼州,非東漢十三州),幷州,冀州,幽州,揚州,荊州,益州,交州。

這是東漢時期行政區劃的基本框架。魏蜀吳時期,各自又設置了許多郡縣,比較混雜,沒法說得清楚,就以這個十三州說一下魏蜀吳三國的勢力範圍吧。

曹操一統北方之後,劉備僅僅控制益州、荊州一部;孫權控制著揚州、交州、荊州一部分;其他地區都被曹操控制。

需要說明的是,漢中郡,本身就是屬於益州,劉備佔據漢中,才將其收回。但陽平郡、武都郡,在諸葛亮北伐時還在曹魏手中。

曹操在漢中之戰失利後,將大量的人口遷徙走,幾乎留給了劉備一座空城。

當初,張魯投降曹操時,就把人口、財富大量遷徙到了鄴城。

荊州原來是七郡,分別是南陽、南郡、江夏、長沙、零陵、武陵、桂陽等,治所原在漢壽縣(今湖北漢壽),後遷移到襄陽(今湖北襄陽市),可見其人口、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在襄陽。

赤壁之戰後,魏蜀吳三家瓜分了荊州,即便曹仁丟掉了南郡,但襄陽仍控制在曹操手中,也就是荊州的首府依然由曹操掌控。曹操把襄陽地區又劃分出南鄉郡、章陵郡。這是荊州的核心區域,勢力並不可小噓。

江夏郡又以長江為界,劃分為兩部分,江北由原劉表部將文聘一直把守,歸屬曹操;江南部分仍為江夏郡,由孫權佔據。

揚州地區比較複雜,曹操與孫權勢力犬牙交錯,相互攻伐,這個地區就說不清楚啦。

從行政區劃來看,劉備只佔據益州(還不是全部)及荊州南郡、零陵、武陵三郡;

孫權佔據揚州、交州及荊州江夏(江南部分)、長沙、桂陽三郡;

曹操佔據了十三州之中的其餘九州及荊州的襄陽、江夏郡江北部分,以及京畿七郡。

就這個情況來看,曹操起碼佔據十分之七八。

因此,從人口、兵力等來看,曹操佔據了一半以上的數量;但從行政區劃數量來看,曹操起碼佔據了十分之七以上,但不到十分之八。

比較確切地說法,應該是曹操幾乎佔據了十分之八的天下,這並不為過。


豹眼看歷史


在我們今天所見的“三國鼎立”的地圖中,可以看到,魏國的面積最大,幾乎佔有整個北方地區;吳國第二,幾乎佔據了整個長江中下游區;蜀國第三,佔有今天川陝、重慶及雲南部分地區。

如果單純從地圖表現出來的面積來看,吳國和蜀國的面積幾乎是可以與魏國平分秋色的,甚至它倆的總和還要比魏大了不少。但是,這種感覺卻純粹是一種認知錯覺。以現代眼光繪製出來的歷史地圖,掩蓋了真相,“騙”了我們。

在當時人的眼中,魏蜀吳三家的對比,並非是這個樣子的。比如,劉備就曾經與孫權說:

“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將欲飲馬於滄海,觀兵於吳會,何肯守此坐須老乎?”(《三國志》)

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甚至說“十分天下有其八”,才是當時的歷史真相。

下面,我們從地理的角度來分下一下這個問題,看一看“三分天下”背後的真相!

一、曹魏方面

曹魏的統治區域,大致是東起大海,西到河西走廊,北到長城,南到秦嶺淮河,所轄領土覆蓋了當時的十二個州:荊、揚、青、徐、幽、並、雍、涼、兗、豫、冀以及司隸。

這個區域,已經佔到了當時漢朝的一大半。而這些地區,也是秦漢時期中國的主要農耕區域,開發程度相對較高。

這片廣大的區域,同時也是當時中國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文化最先進的地方。

所以,吳國中後期的權臣諸葛恪就曾經這樣評價三國的實力對比:

“今賊(曹魏)皆得秦、趙、韓、魏、 燕、齊九州之地,地悉戎馬之鄉,士林之藪。今以魏比古之秦,土地數倍; 以吳與蜀比古六國,不能半之。”(《三國志》)

諸葛恪以“戰國七雄”來對比當時的魏蜀吳三國。他認為,曹魏佔據的土地是昔日秦國的數倍之多,而吳、蜀兩國的土地合起來還不足六國的一半!

這種觀點一針見血的指出了三國之間的真實實力對比,不過,這與我們今日所見到地圖上的三國面積對比大相徑庭。

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要再來看看吳、蜀兩國的情況。

二、孫吳方面

孫權偷襲荊州後,幾乎取得了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其勢力範圍涵蓋了荊、揚、交三州。

從地圖上,這幾個州都是面積比較大的州,以至於讓我們在感官上覺得,吳國甚至比魏國小不了多少,甚至還大。

但是,當時的交州以及荊州、揚州南部,皆是荒涼偏遠、人煙稀少的不毛之地,開發程度與中原無法可比。

吳國所能倚重的,還是荊州中北部和揚州北部。其中,更為寶貴的是孫策所打下的“江東六郡”,也就是揚州下轄的九江、丹陽、廬江、吳郡、會稽、豫章六郡。

按照周瑜的說法,這裡是:

“兵精糧多,將士用命,鑄山為銅,煮海為鹽,境內富饒,人不思亂,泛舟舉帆,朝發夕到,士風勁勇,所向無敵。”(《三國志》)

除了這一塊核心區域外的揚州,則基本是被“山越”等民族所佔據,他們雖然處於吳人統治之下,但經常舉兵反抗,攻略州縣,讓孫氏大傷腦筋。

除了“江東六郡”,我們還要所以說孫權從關羽手中奪得的荊州。

準確的說,孫權只是拿到了荊州的中部和南部,而荊州的北部仍然在曹魏的控制之中。曹魏手中的這片區域,恰好也是荊州經濟最發達、物產最富饒的江漢平原。

孫吳為了防禦曹魏和蜀漢對荊州的進攻,需要在荊州派駐龐大的軍隊,而僅憑荊州南部、中部有限的物產,甚至不足以供養這樣一支軍隊。

因此說,儘管吳國領土貌似廣大,但真正有效的地區還是位於揚州的“江東六郡”,像當時的交州等地區雖大亦無多大作用。

三、蜀漢方面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看三國中最小的蜀漢。蜀漢國土只有益州、漢中以及南中地區。

其中,南中地區大概是今天的雲貴高原北部以及四川盆地的南部一帶。即便是在今天,這些地區仍然是經濟比較落後的地區,更何況是在遙遠的三國時代。

而且,世代居住於此的原住民還經常與外來移民發生矛盾,而蜀漢只能依賴武力來迫使其臣服,比如諸葛亮就曾舉大軍平定南中。儘管如此,雙方的關係始終處於一種不穩定狀態。

公元263年,當鄧艾的大軍兵臨成都城下時,有人勸劉禪遷都南中,而重臣譙周卻說:

“南方遠夷之地,平常無所供為,猶數反叛,自丞相(諸葛亮)亮南征,兵勢逼之,窮乃幸從。是後供出官賦,取以給兵,以為愁怨,此患國之人也。今以窮迫,欲 往依恃,恐必復反叛。”(《三國志》)

由此可見,蜀漢與南中少數民族的關係,並不像“七擒孟獲”中描寫的那般美好。所以,劉禪也打消了退往南中避難的念頭。所以,除去南中,蜀漢只剩下了益州和漢中這兩塊領土。

益州所能仰仗的,是被稱為“天府之國”的四川盆地,這裡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是蜀漢最為重要的經濟支柱。

漢中位於秦陵和大巴山之間的漢中盆地,自然環境與益州相似,也是物產豐饒。張魯就曾在此割據一方、自立門戶。

不過,有兩大因素對漢中的供給能力影響較大:一是在“漢中之戰”時,曹操曾經將漢中之民悉數遷走,極大影響了本地區的生產力;二是漢中是蜀漢的北伐策源地,諸葛亮、姜維等長期在此派駐重兵,漢中本地的物產也根本不能維持軍需。

綜上所述,儘管在地圖上,魏蜀吳的差距並不十分明顯,但從“有效性”上分析,曹魏所掌握的“有效領土”遠遠超過了東吳和蜀漢。

在三國初期,由於曹魏還沒有從東漢末年的連年戰亂中恢復過來,所以,東吳、蜀漢尚且還能與之抗衡。

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後,當曹魏已經在國力上遠勝孫劉兩家時,兩國先後覆滅的命運,也就再所難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