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理論與偉大的實踐


偉大的理論與偉大的實踐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學院院長、中國科學家論壇主席、北京碼頭智庫創始人陳貴在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第三次網絡論壇上的主旨報告

列寧在《怎麼辦?》一書中,沒有偉大理論,就不會有偉大的運動。借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之2020中國企業首席科學家雲論壇的機會,我分享四個科學技術案例,旨在強調並說明。

一、愛因斯坦(相對論1905、1915)與玻爾(量子力學1924、1926)

18-20世紀,是人類大發展時代,也是偉大科學理論大繁榮時代,大科學家人才輩出的時代。1687年《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提出牛頓三定律,第一次工業革命理論基礎。20世紀之前,牛頓經典物理學理論一統天下。20世紀,三個新的偉大理論:相對論(第二次工業革命理論基礎);普朗克、愛因斯坦及玻爾量子力學(第三次工業革命理論基礎);以及混沌理論(耗散結構)。

愛因斯坦與玻爾就量子力學解釋有過“四次”論戰,就有了“第五次索爾威會議”這一群星閃爍的集體照片,號稱彙集全球三分之一智慧的照片。論戰為科學屆留下永久的財富:“哥本哈根精神”。當時,愛因斯坦參加大會辯論發言的論文《牛頓力學及其對理論物理學發展的影響》。1921,愛因斯坦;1922,玻爾雙雙獲得諾獎。他們彼此祝賀,都為對方的獲獎感到“莫大的幸福”。這樣的辯論是人類科學史上的財富,仍將影響和正在影響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就是因為他們的偉大才值得敬佩和紀念。

二、青黴素(Penicillin,1945)與弗萊明(英國)

1928年,英國人弗萊明(A.Fleming)在培養葡萄球菌的平板培養皿中發現。但是,弗萊明的這一重要發現在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直到1940年,英國的病理學家佛羅理(H.W.Flory)和德國的生物化學家錢恩(E.B.Chian)通過大量實驗證明青黴素可以治療細菌感染,具有治療作用,並建立了從青黴菌培養液中提取青黴素的方法。隨後醫生第一次用青黴素救治一位患敗血症的危重病人,使當時無法治療的敗血症病人恢復了健康。這三位科學家的發現,使青黴素進入了人類生活,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使人類與疾病的鬥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為增進人類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為此,他們三人共同獲得了1945年的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

三、顯微鏡(16世紀末期)與列文虎克(荷蘭)

人類在沒有顯微鏡之前,人類根本不知道細菌的存在,就不知道接生嬰兒要提前消毒,大大降低了初生兒死亡率。1905年,26歲愛因斯坦發表《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啟發性觀點》論文,首次揭示了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為電子顯微鏡誕生奠定了理論基礎。1921年,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3年,32歲的德布羅意假說提出,一切實物粒子都具有波動性;1924年,他給出物質波波長的計算公式,德布羅意獲得192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35年,荷蘭物理學家澤爾尼克創造了相襯顯微技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在這一理論指引下,1939年,西門子公司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實用的電子顯微鏡。其實,望遠鏡也是荷蘭的眼睛商人發明的;大家今天知道的光刻機技術就是荷蘭一家ASML公司掌握的。

四、血型(1927)與蘭德斯坦納(美國)

1902年,蘭德斯坦納發現除了A、B、O三種血型外還存在著一種較為稀少的第四種類型,後來稱為AB型。1927年經國際會議公認,蘭德斯坦納也被後人冠以“血型之父”的美譽。今天看起來習以為常的無償獻血,手術輸血的實踐,應該記住每個時代這些科學家的偉大貢獻,其實,脊髓灰質炎病毒也是他發現的。2000年,我國徹底消滅該病毒。

偉大的科技革命實踐,都是以科學理論大突破為前提。小聰明,不能代替大智慧,好奇心,是科學精神起點。希望我們的科學家、思想家、企業家,在偉大理論與偉大實踐之間架起改變人類改變未來的橋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