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到墙外的果实能不能摘:对孩子进行界线教育的一个事例

设立界线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在任何挑战下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永不偏离他们当行的道。

伸到墙外的果实能不能摘:对孩子进行界线教育的一个事例


离我们家不远有一户人家,院子很小,里面还栽着一棵枣树,充满活力的树冠遮住了低矮的房子,枝条甚至都伸到了墙外。眼下正是秋收的时节,枣树的枝头挂满了果实,连院子的地上都落了一层熟透了的枣子,每次从门口路过都能闻到一股枣子发酵后所散发出来的清香。

伸到墙外的果实能不能摘:对孩子进行界线教育的一个事例


下午又路过那户人家,我问孩子:“你看到那棵枣树伸出墙外的树枝了吗?”

“看到了!”

“你觉得上面的枣子咱们可以摘吗?”

“不可以!”

“如果你的朋友跟你说‘没关系,又没有人看见!’你会摘吗?”

“不会!”

“如果你的朋友跟你说‘没关系,主人不会介意的!’你会摘吗?”

“不会!”

“如果爷爷和你在一起,他让你摘你会摘吗?”

“不会!”

“如果大家都摘了,你会摘吗?”

“不会!”

“为什么不呢?”

“因为那是别人的!”

“我们怎么样才能正当地得到那些枣子呢?”

“除非主人愿意给我们!”

“就是我们应该得到主人的许可,对吧?”

“是的!”

这是一次有关界线的操练,一方面是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所有权,另一方面,我们做或者不做某件事情遵从的是我们内心的准则,而不是别人怎么看。孩子很容易记住我给他的规则,但遵守规则对孩子来讲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的环境常常会给孩子各种各样的干扰和诱惑,甚至压力,以期孩子能放弃自己的立场。我时常与孩子进行类似的对话,帮助孩子练习如何与环境中的负面影响对抗。

关于枣子更深层次的谈话如下。

“那些枣子很容易就可以摘到,你要是拒绝了,你的朋友就骂你是傻子,你会去摘吗?”

“不会!”

“如果是爷爷,你要是拒绝了,他责备你说‘怎么那么傻’,你会去摘吗?”

“不会!”

“引诱你违反规则的是朋友吗?”

“不是!”

“强迫你违反规则的人是在爱你吗?”

“不是!”

“真正尊重你的人会因为你的拒绝而离开你吗?”

“不会!”

“真正爱你的人会因为你的拒绝而离开你吗?”

“不会!”

“朋友”代表着孩子周围的群体,“爷爷”代表着孩子可能会遇到的权威。

伸到墙外的果实能不能摘:对孩子进行界线教育的一个事例


要在孩子的生命中建立起坚固的界线,我觉得可以在以下四件事上下功夫。

第一,给予孩子的规则要明确。

充满歧义的规则不能规范孩子的行为,不能帮助孩子认识规则里所涵藏的价值观。

我曾给孩子一条这样的规则:“不经过别人的允许不能动别人的东西!”刚开始我以为很明确了,但后来出了问题,比如,姐姐会说“妈妈说你同意了的”,或者“我以为你会同意”。后来,规则被修改为“不经过别人当面的、亲口说出的允许不能动别人的东西”。但无论我们怎么努力规则还是可能出现纰漏,所以,及时完善规则是很必要的。

第二,给孩子树立遵守规则的榜样。

孩子通过大量的“模仿”来吸收周围的环境所提供给他的营养,而他模仿的一大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我们把规则立给孩子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向孩子证明我们所立的规则是值得遵守的,方法就是“以身作则”。

对规则一贯地、坚定地遵守来自于对规则所传达出的价值观的认同。因为“我”认同这种价值观,并坚信它有益于我的生命,所以,我“选择”遵守它,它值得我放弃其他的选项而选择它。“以身作则”就是要把这种认同展示给孩子。如果我们对自己所立的规则都充满了疑惑,那么孩子就会问:“你自己都不遵守,为什么要让我遵守呢?”

“以身作则”是寄希望于孩子能主动模仿父母的行为。但如果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不好,那么规则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抗,而非模仿,所以,营造父母和孩子之间亲密的亲子关系对于榜样的塑造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持续地操练。

孩子对规则的遵守是需要不断地练习的。一方面是孩子对规则的理解需要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化,另一方面是孩子需要对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场景根据规则进行对应的解读。上面的故事就是一个练习的例子

在练习的过程中,父母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对规则的理解是否正确,如果有偏差,可以适时引导修正,同时,还能了解到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对规则的理解是否出现了变化。但这些都需要父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

我在开车的时候经常跟孩子讨论各种的交通标志,怎么样可以走,怎么样不能走。说得多了,孩子的认知也越来越清晰,有时候他会突然大叫:“那个行人违反了交通规则!”

伸到墙外的果实能不能摘:对孩子进行界线教育的一个事例


第四,给予孩子及时的支持。

有时候,我会问孩子:“如果别人都闯红灯了,你会闯吗?”他会仰脸看着我:“你会吗?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会告诉他:“我不会!我想遵守交通规则!”孩子会跟着我说:“我也不会!”其实孩子心中或许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他只是需要得到权威的认可和支持。

有时候,他会因为遵守规则而受到他人的非议,我会鼓励他:“你刚才很勇敢,坚持了自己的想法,你的选择也是正确的,爸爸支持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