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促服裝行業加快數字化轉型

本報記者 李曉紅

受突發疫情的影響,依賴於商場、百貨、專賣店的線下銷售場景按下了停止鍵。其中,服裝行業受到不小衝擊,不僅實體服裝零售遭受衝擊,網絡服裝零售因物流的原因銷售損失不小。

“服裝消費是我國居民的基本消費之一,但疫情導致商場等人流減少,服裝消費受到較大影響。”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洪濤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波司登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疫情突然襲來,對紡織服裝行業造成的衝擊和陣痛顯而易見,主要表現在一季度消費需求下降導致的庫存問題、延遲復工和招工難導致的生產壓力以及疫情在全球蔓延對外貿市場的打擊等,很多服裝企業因為產能不足、市場需求壓抑等困難,經營舉步維艱。”

隨著國內疫情控制以及服裝企業復工復產,各級政府出臺落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紡織服裝行業將逐漸恢復良性穩定發展。但海外疫情的“大流行”,影響了很多服裝企業海外業務。據介紹,波司登在意大利和英國市場的業務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經過此次疫情,洪濤建議服裝企業應積極進行市場佈局。一是維持現有的渠道,維持現有的供應鏈,並且不斷地修補和完善供應鏈。二是開拓新的渠道和網絡,如開展無接觸性交易、無接觸性物配、無接觸性支付等多種模式,如直播帶貨等模式具有較好的效果。三是加快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增強抗風險能力,實踐證明,數字化轉型的企業在疫情中受到的風險相對較小,甚至獲得較大的發展。

洪濤認為,疫後,服裝行業發展格局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批發市場主渠道將不會發生變化。二是品牌直銷連鎖門店連鎖化、品牌化、智能化,如李寧、安踏、361度等運動品牌。三是電子商務渠道的多種模式。

對於品牌服裝企業該如何抓住疫後的發展新機遇,洪濤建議,首先,要重建信心,抱團發展。只要產品還在,業務還在,消費者還在,就能夠利用多種模式手段去找到消費者和市場。其次,藉助數字化手段。疫情將傳統門店的老路堵住,疫後品牌企業需要藉助數字化的手段進行消費者的觸達,並做好引流和轉化。第三,保護好品牌力。品牌力是服裝企業得以搶佔消費者心智的基本前提,通過疫情時期迅速搶佔新的市場制高點。第四,在當前服裝換季推遲的背景下,服裝企業應更緊密地貼近市場,推出當季的新款產品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