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在彝鄉(一):走出大山 路不再遠

峨山縣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來抓

以富良棚鄉作為帶動全縣脫貧攻堅主戰場

鎖定穩步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

結合“貧在峽谷、困在山路、窮在產業、

難在缺水、危在民房”的縣情

凝心聚力 攥指成拳

實施一系列精準扶貧組合拳

如今累累戰果生動詮釋當初的承諾

“峨山與全市同步在全省率先消除貧困”

系列報道脫貧攻堅在彝鄉(一)

走出大山 路不再遠

脫貧攻堅在彝鄉(一):走出大山 路不再遠

“路修好了,變化快了”

這是深度貧困山區群眾發自內心的感嘆

要脫貧先修路 快致富建好路

峨山縣下大力氣補齊交通短板

實施各類農村公路擴修建項目

構築內聯外通的路網

如今一條條延伸到大山深處的硬化公路

成為深刻改變山區群眾生產生活的

“致富路” “幸福路”

脫貧攻堅在彝鄉(一):走出大山 路不再遠
脫貧攻堅在彝鄉(一):走出大山 路不再遠

位於脊背山西側山嶺的各雪村山口組

由於山高峽深 交通滯後 出行極其艱難

當地群眾說

雨季去交菸葉

要用背皮拉拖拉機機頭

才能走出山口坡

2018年到2019年兩年時間

峨山縣攻堅拔寨

投入資金近千萬元

對大龍潭到山口組11千米公路路面擴修硬化

路面從原來的3.5米擴展到5米

有效提高路面等級

提升安全行車能力

脫貧攻堅在彝鄉(一):走出大山 路不再遠

山口組村民 柴琴英

現在趕集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以前去集鎮需要走兩個小時的路。現在即使我們開得慢,也才需要開半個鐘頭就到了。

脫貧攻堅在彝鄉(一):走出大山 路不再遠

2016年以來

峨山縣多渠道投入資金7.4億元

實施各種農村公路改擴建項目892公里

實現全縣所有建制村和自然村通硬化路

貧困山區告別了塵土飛揚的泥巴路

和沒有接頭的斷頭路

徹底改變交通靠走的局面

初步形成鄉道連縣道

縣道接省道及高等級公路內聯外接的交通網絡

交通大扶貧的成果

深刻改變著人們生產生活節奏

脫貧攻堅在彝鄉(一):走出大山 路不再遠

收購商 李曉東

菜豌豆發往很多個地方,發往福建、溫州、武漢、杭州,路通了能送得更快,讓他們吃到新鮮的菜豌豆。

脫貧攻堅在彝鄉(一):走出大山 路不再遠

位於峨山 易門 晉寧和紅塔區

交界的甸中集鎮

是全縣農特產品主要集散地之一

正是易峨高二級公路的修通

才使它的交通區位優勢變成經濟優勢

催生出活力強大較具規模的菜豌豆 四季豆等跨縣區專業蔬菜市場

2019年僅菜豌豆交易額突破兩個億。

脫貧攻堅在彝鄉(一):走出大山 路不再遠

甸中蔬菜交易市場管理員 張連忠

甸中是峨山縣的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國家把農村的路修好,拉菜方便快捷,我們收購後也方便送到昆明,甚至全國各地,以後玉楚高速修好更方便,菜豌豆直接上高速。

脫貧攻堅在彝鄉(一):走出大山 路不再遠

路通到哪裡 哪裡就有生機

在高魯山邊緣的昔古牙村小法竜組

以農招商

引進能人發展特色蔬菜韭黃

帶動當地農民流轉土地促增收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脫貧攻堅在彝鄉(一):走出大山 路不再遠

小法竜韭黃種植基地負責人 周安能

峨山現在修的這個路相當方便,其他地方的人來這裡承包地載種韭黃也很便利,車能直接開到地裡面。

脫貧攻堅在彝鄉(一):走出大山 路不再遠

趕集麵包車 下地微耕機

旅遊小轎車 拉貨拖拉機

這已經是許多農村家庭交通工具的標配了

這也是交通扶貧改變農村生活面貌的生動詮釋

脫貧攻堅在彝鄉(一):走出大山 路不再遠

大法竜村民 矣至洪

以前走路可能需要兩小時,既耽擱時間,又累人。路一通後我們幾分鐘後就可以到家,可以多幹活,不耽誤時間,出門幹活也不背大筐了,改用拖拉機拉,方便了很多。

脫貧攻堅在彝鄉(一):走出大山 路不再遠

與此同時

峨山縣農村四好公路建管並重

建立縣鄉村公路分級管護機制

延長每條公路的使用時長

增設新型波形防護欄

提升安全運行性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隨著玉磨鐵路 玉楚高速的修建

在滇中交通杻紐上的峨山

又將注入跨越發展新動能

雲南網通訊員 方加進 李開才 楊睿(實習) 峨山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