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称《哪吒》)是一部创造奇迹的动画电影,首日票房1.38亿元,首周票房6.34亿元,打破动画电影内地首日、单日、首周、单周票房纪录。

上映第五天,票房超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9.56亿元的记录,创中国动画票房记录。2019年10月10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49.7亿元的票房成绩在总票房排行榜上位列第二,仅次于《战狼2》。2019年12月28日,在票房补录后,票房终破50亿

这部电影让无数人落泪,叩响人心中某处柔软之地。在此,也想谈一谈片中李靖与殷夫人的育子之道。二位教育孩子的方法,正体现了家庭教育中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一个是温柔似水,直白透彻;一个是沉默如山,深沉内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为哪吒铺就了一条成长路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母爱:温柔似水,细腻缠绵

剧中,哪吒的母亲殷夫人疼爱孩子,注重孩子的内心世界,因为觉得对孩子有亏欠,尽力补偿。她关注的是哪吒的情感世界,给予他母爱关怀

01、危难之时,首先想到的是保护哪吒

出生时,太乙因为哪吒乃魔珠转世,欲除之而后快。殷夫人奋不顾身保护孩子,不在乎自己产后虚弱的身体和太乙攻击的危险。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即使是哪吒伤他,依然不撒手,只说“别怕,娘在这儿”,给予孩子安全感。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在孩子遭受天雷劫时,痛哭失声,宣泄情感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要哪吒平平安安

02、陪哪吒玩,希望他快快乐乐


殷夫人忙于公务之余,还不忘抽时间陪孩子玩。只要能让孩子高兴,她吃点苦没什么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为了孩子,她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在她眼里,没有什么比孩子的感受更重要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知道哪吒大限将至,她不惜以谎言哄骗哪吒,只为他高兴。

真真假假又如何呢?敌不过孩子一个笑脸。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殷夫人自觉对哪吒有愧,也为哪吒的命运而不公。面对这种不公,她想得最多的不是对抗,而是如何让孩子在不公之下,求得更多人间快乐。她的出发点,始终是孩子个人。

03、体谅孩子内心

殷夫人能体察孩子的内心世界,细腻温柔,理解孩子的情绪。她一直陪伴着哪吒,给他关爱,以自己的力量帮助他化解情绪。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人心都是肉长的,哪吒的心自然也是。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殷夫人的爱是感性的,更为直白与温和,让孩子能直接感受到她的关爱。她不介意表露出自己脆弱的一面,对情感的控制能力也远没有李靖强。或许,她从未想过在家人面前隐藏什么。

她想要的,是孩子高兴。她对哪吒也有期待

,但最重要的,是孩子开心。为了这个目标,其余的她都可以放弃。这其实与大多数母亲的心思不谋而合。哪管什么建功立业,不过是要孩子平安顺遂、快乐一生。

哪吒不高兴,殷夫人就创造条件让他高兴;孩子不快乐,殷夫人就给予他快乐。在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上,她从吝啬,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

殷夫人让哪吒在自我怀疑的日子里,感受到世间温暖,避免哪吒因为受众厌弃而自暴自弃,走上邪路。她让哪吒的童年,留下一抹温柔的亮色。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父爱:沉默如山,稳重踏实

与殷夫人相比,李靖的爱显得更为深沉的内敛,不易察觉。他洞察事理,有长远规划和筹谋,在危机面前显得不慌不忙。或许是因为他是陈塘关总兵的缘故,他总给人处变不惊之感,手中永远都有底牌。

他很严厉,但对哪吒从来没有过一句重话,也从来没有责骂过哪吒。他用自己的方式为哪吒铺排后路,不指望哪吒能够理解,但求他能平安。相比于殷夫人,他的父爱不容易感知,需要成长与阅历,才能看透其中奥妙。而一旦知晓他的苦心经营与全盘筹谋,便很难不为之感动落泪,叹一声用心良苦。

01、为孩子作保,为他牺牲


哪吒出生时,因其是魔丸转世,太乙欲杀,是李靖挡住了他。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为了让他活下来,不惜以命换命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为了哪吒能够放下尊严,求来乡亲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他希望哪吒活下来,为此想过很多办法。他是全剧中不信命的典型


02 在哪吒犯错时给予惩罚,绝不姑息


李靖深爱孩子,但绝不溺爱。他没把哪吒当作特殊的人来对待,不因为他魔珠转世的身份而差别对待。在他眼里,哪吒就是个孩子,与其他孩子没什么两样,该教就教,该罚就罚

在哪吒伤害其他孩子之后,李靖拿出严厉的处罚措施,对他绝不宽容。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在哪吒斩妖除魔演练不合格时,敏锐察觉哪吒短处,让哪吒修身养性,避免酿成更祸端。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他能公正对待哪吒,并不过分,也不模式。他是冷静而持重的,有情绪也能掩藏,与殷夫人截然不同。


03、让哪吒修炼,助他实现人生价值


李靖明白哪吒悲剧命运的根源,他要从源头上杜绝,而非给予孩子简单的快乐。若说殷夫人注重哪吒的内心情感,李靖看重的,就是他的社会价值

他一开始就没有把哪吒看作恶童。在他眼里,无论是谁,都有向善向好的可能,即使是世人所谓的魔丸。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他不想哪吒浑浑噩噩渡过一生,在他看来,只有表面快乐的一生是肤浅的,如同行尸走肉。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为了让哪吒实现人生价值,他可以采取迂回手段,诓骗哪吒,播下向善的种子。即使种子本身是假的,但它蕴含的希望,却是真的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生辰宴上,知道自己要为哪吒抵命,以后不能再陪着哪吒,无法为他的人生路做出更多指导,李靖语重心长告诉哪吒,要他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为自己而活

李靖一直恪守、践行着这一箴言,这是他的处世方式,他也希望哪吒如此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在李靖看来,哪吒不快乐的根源在于,由于魔丸的身份,他无法得到认可。由于别人的厌弃,哪吒对自己没有信心。

信心的源头,不是别人的赞誉,而是哪吒自己的行动

李靖的眼光很远大,他看到的不是眼前的欢欣,而是一世的快乐。他身为陈塘关总兵,知道作为男性,自我认知、自我欣赏,离不开自我价值的实现。

李靖深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他与殷夫人一样,对孩子的爱毫无保,但他采取的是截然不同的方式。如果说殷夫人的爱如水,让哪吒时时刻刻感到关怀,那李靖的爱就是高山,他需要哪吒去攀爬,这一路上定然会有苦楚,但他一旦到达顶峰,就能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李靖以自己为阶梯,作哪吒进步的基石,亦无怨无悔。他一开始,想的就是让哪吒超越。他能理解夫人的做法,只是他知道,殷夫人的让孩子高兴是治标不治本。若是不改变哪吒的行为,高兴得了一时,也难保一世。

他与殷夫人不同,他不会给予哪吒快乐,他要让哪吒自己找到快乐,让以后即使没有父母的帮助,哪吒也能自得其乐、逍遥人世。他将自己化作山,让孩子踩着他的骨血上位。从一开始,他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李靖是不信命之人,对所谓的成见也不以为然。为了对抗命运,他准备了重重手段

当所有的手段都失效时,他落泪了。男儿有泪不轻掸,只是未到伤心处。当他看见哪吒不要他的牺牲,执意“送死”时,他忍不住了。他也不是全然冷静之人,一直以来的沉稳面纱,是因为已经成了习惯,有太多人要依靠他。而当最终他珍视的人就要消失在他面前时,他无法再保持冷静。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其实他早该明白,想让哪吒踩着他的尸骨生存的办法,注定行不通。因为哪吒是他们教养的孩子,继承了他的性格。李靖成功培养了哪吒,因此他的计策注定会失败。

但同时,他也必定成功。他的所作所为,哪吒都看在眼里,也成为了他一样的人——不信命、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男主外,女主内,直接关爱+长远筹谋


而殷夫人与李靖做为么多,不过是因为,“他是我儿”。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纵观殷夫人与李靖的育儿方式,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模式,关注的是不同的方面殷夫人注重个体、更为微观;李靖注重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更为宏观。这种“女主内、男主外”的教育模式,为哪吒成长保驾护航

李靖为哪吒定下了大框架、格局,写好了孩子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的节点,为哪吒塑造了骨架;而殷夫人则是执行者,用自己的温情为骨架填充血肉,让这骨架显得不那么生冷而冰凉。她让让孩子获得温情,时时刻刻感到关怀,拥有前行的信心。

母亲注重他的成长,把孩子视为中心、一切,让孩子得到感情的归属,对自己产生自信;父亲注重培养他的能力,让他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得认可,从而立足社会。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各司其职,有着不同的角色和分工。一内一外、一小一大,相辅相成,让哪吒的内外都充满力量。

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教育模式,是最为普遍的一种,但并非唯一。承担这两项职责的角色,有时候也会互换。不过,这两种教育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可或缺。

如果家庭无法提供这两种教育,孩子或主动或被动地通过其他方式取得,当然,这并非毫无代价。我们有时候看到的一些让人惊骇的新闻,某种程度上,是孩子某一方面教育缺乏的结果,他们对社会、对事件难以形成准确的认知,从而做出错事。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前段时间,弑母案爆发,骇人听闻。一些人说,部分原因是父爱的缺失。而近来,也有论调说父亲没有如同母亲一样陪伴孩子,十分不妥。对此,我却有保留意见。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各有职责,若是都做一样的事,那父母的区分在哪?

所谓父爱的缺失,有些时候有失偏颇。我们从母性的角度出发,自然会觉得父亲没有做到种种。但其实,如果都进行同样的工作,反倒不妥。过于注重一方面,必然造成另一方面的缺失与不足

所以,不要抱怨父亲在孩子教育中的缺位。大多时候,他们本不该承担那样的职责。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母亲离孩子最近,孩子也能更直接地感受到母亲的关怀,往往与母亲更亲。父爱显得更为宏观和深沉,不易直接感受、短时间内也难以体现出来,需要孩子有了一定的阅历与见识后,才能感知得到,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如哪吒早先并不理解李靖的用心一般,现实之中,孩子往往也难以看透沉默的爱。哪吒是算到李靖的牺牲才明白父亲的切苦处,这为我们提供了思路。传统式的父爱本就难以言明。在宏大的构架面前,语言往往是乏力的与其用话语言说说,不如让孩子自己来感受,让他“看见“。

2018年7月,崔庆涛他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时,正和父母在工地上干活。最好的教育,其实是让孩子感知。人心都是肉长的,孩子的也是。崔庆涛的父母让他“看见”、让他“知道”,言传身教,终得此子。


从《哪吒》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而我同时也感到,很多父母对孩子社会价值、人生归属方面和引导,其实不够,或许,根本就没有。缺乏这方面的指导,孩子固然在家中得到了爱,但一步入社会,就会迷失方向,进而产生种种困惑。《哪吒》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范本,这也是它的吸引力所在

但不是每对父母,都是殷夫人与李靖;不是每一位成人,都有李靖的见识与胆魄。有些人,自己都迷茫得很,又何谈为孩子指导方向呢?

对于这种情况,我想,可以这样做。

一是以身作则。即使找不到方向,也要积极寻找。即使最终还是一无所获,但这种探求的精神,本身就是财富,可以传递给孩子。

二是多看书。自己看,孩子也看。从成功人士的传记中,摸索成长路径,寻找有价值的经验。

毕竟,正如李靖所说,孩子的路还很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