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吗?你怎么看美加关系?

逐日行者


什么是正常国家呢?事实上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实际上根本就没一个所谓的关于“正常国家”这一定义的明确标准。事实上各国的国家政策无不是遵循本国的客观国情和国家利益,很多在我们所不理解的匪夷所思的现象其实必须结合该国的具体国情来看待。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国际关系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投影,那么我们能不能把我们的行为习惯不一致不合拍的人定义为非正常的人呢?有人认为伊朗是非正常的国家,因为伊朗保留了神权统治。可我们不妨这样思考:如果因此认为伊朗是非正常国家,那么伊朗的老对手沙特尽管在国家政体上是由世俗王权统治,然而宗教原教旨主义气息却在这个国家极其浓厚,同时沙特还保留着绝对的君主专制制度,甚至连女性开车上路也能成为国际新闻;相比之下伊朗尽管保留着神权统治,可同时也保留着共和政体与民选政府。那么请问伊朗和沙特谁更正常一些呢?只能说伊朗和沙特各自的国家政策是由各自的国情决定的。再则说梵蒂冈也是神权国家,怎么没人说这是一个不正常的国家呢?美国总统就职时手按《圣经》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美国政治中也有一部分宗教神权因素呢?那么美国也是一个非正常国家喽?有人认为韩国是一个非正常国家,因为驻韩美军的存在使韩国成为一个主权不完整的国家。韩国的主权不完整性是毫无争议的,但这并不证明韩国是一个非正常国家,事实上驻韩美军本身就是韩国政府请来的。如果没驻韩美军的存在,那么恐怕韩国早就不存在了。既然连国家都不存在了,还奢谈什么主权的完整性呢?目前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的140多个分布着美国的374个海外军事基地和30万驻军,苏东剧变后原属东欧阵营的波兰、立陶宛等国更是积极主动邀请美国在本国境内驻军,这么说来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难道都是非正常的?日本自称是一个非正常国家,而日本方面给出的理由是日本在国际政治军事领域受到诸多限制。近年来日本一直在致力于废除和平宪法,将自卫队升级为名副其实的正规军、解禁集体自卫权,在日本看来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正常国家。日本人认为一个没军队的国家不能称为正常国家,然而殊不知位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早在1948年12月1日就废除了武装力量,目前哥斯达黎加只保留了国民警卫队这一准军事力量,理论上哥斯达黎加是一个只有警察部队而无正规军的国家,这和日本有什么区别吗?日本战后的和平宪法是基于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和加害国的基本国情制定的。日本右翼势力在抨击和平宪法破坏日本主权时有意回避了一个基本事实:和平宪法尽管体现了美国占领当局的意图,然而具体提出的却是日本当时的内阁首相币原喜重郎——在和麦克阿瑟的对话中币原喜重郎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由于发动侵略战争而使自己失去了国家信用,成为国际社会声讨的对象,而宣布放弃战争恰恰是日本为挽回国际信用所做出的努力。由此可见禁止日本拥有军备的和平宪法是基于日本现实国情制定的,事实上如今日本所追求的所谓“正常状态”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邻国乃至整个世界格局而言恰恰是非正常的。其实很多我们看似不合理不正常的现象在具体的特定环境中其实是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的,加拿大的国家政策制订同样也是遵循于其自身国情和国家利益。

加拿大的国家政策是否正常不是我们这些局外人所需要操心的,事实上我们认为不正常的现象背后是加拿大在特定的地缘环境下出于自身利益的选择。质疑加拿大是不是一个正常国家的最大原因就在于题目中所说的美加关系,毫无疑问如今加拿大和美国之间保持着一种极为特殊的关系,可如果因为这样就认为加拿大是一个非正常国家,那么英国似乎也该被视为一个非正常国家不是吗?再引申开来澳大利亚是正常国家吗?波兰是正常国家吗?韩国是正常国家吗?以色列是正常国家吗?似乎这些国家都和美国有较为特殊的关系。这么盘点下来全世界的非正常国家可真不少:事实上当今世界真正具有绝对完整主权其实就只有美、中、俄三个大国,其他国家或多或少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屈从于大国意志,也就是说在当今世界同某个大国存在特殊关系不仅不是一种非正常现象,恰恰相反倒是一种常态;拥有不受制于人的完整独立主权并非当今世界的常态,而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特殊状态。很幸运的是我国恰恰处于这种特殊状态,因此我们往往会先入为主地以为别人都是非正常的,殊不知其实我们才是特例。加拿大和美国的特殊关系与其说是不正常的,不如说我们需要对其背后的内在逻辑有清晰的认识。事实上加拿大和美国的特殊关系经历了相当漫长复杂的演变过程,曾几何时加拿大与英国之间曾有过比和美国更特殊的关系:加拿大和其他美洲国家一样本来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与因纽特人的居住地。1535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命令航海家杰克斯·卡蒂埃去探寻“新世界”,以求找到一条通往印度的航道。卡蒂埃尔首次探险来到了圣劳伦斯海湾。这时他并不知道会在这里发现什么,但他希望这是大洋的一个分支,并是他通往远东征程的必经之路。于是他沿圣劳伦斯河逆流而上。然而他并没有到达所期盼的亚洲,却来到了魁北克,当地的印第安人称它“Stadakona”。正是这时Canada一词被写进了国家的历史。Canada一词源于印第安语的“Canada”意为“群落”或“村庄”。卡蒂埃尔在向法王报告时首次使用了“Canada”来指他所到达的魁北克。公元18世纪北美的广袤土地已成为了欧洲列强的丰盛战利品。在你争我夺的瓜分大战中法国人取代西班牙人占有了这片大陆的大部分地区。1750年法国宣布了对加拿大的占有权,并把它称为新法兰西。他们还宣布了对面积大约是现代美国三分之一的路易斯安那的占有权。但是英国的势力在不断地膨胀,强大的哈德森海湾公司正蚕食着有利可图的法国皮毛贸易。在东南方马萨诸塞和弗吉尼亚的英国定居者也梦想着向西扩张。1763年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取整个加拿大地区,从此加拿大就沦为了英国殖民地。事实上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并非只有加拿大:1607年至1733年大英帝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建立了特拉华、宾夕法尼亚、新泽西、佐治亚、康涅狄格、马萨诸塞湾、马里兰、南卡罗来纳、新罕布什尔、弗吉尼亚、纽约、北卡罗来纳和罗德岛十三个殖民地。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民兵和大英帝国的军队在位于今天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莱克星顿小镇爆发冲突,由此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1776年7月4日十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乔治·华盛顿出任大陆军总司令,13个殖民地的代表在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上签字,以此开启了美利坚合众国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

事实上当美国独立战争尚在进行时自己都还没正式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美国就试图将同属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变成北美大陆会议的第14个成员:独立战争期间北美大陆军曾两度尝试进攻加拿大并一度顺利拿下蒙特利尔,但在两次围攻魁北克时受困于恶劣地形和天气的大陆军最终被英国援军和亲英的加拿大民兵击退。事实上美国独立战争并非一场全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美国尽管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但和印度等殖民地所不同的是:当时英裔移民实际构成了北美殖民地的主要种族,殖民地政商各界的上层人物几乎都出自于英裔移民,只有当英国的殖民政策损害到他们的利益时才起而反抗。实际上在北美独立战争中相当一部分北美殖民地居民仍保持着亲英的政治立场——他们就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效忠派(政治立场上效忠于英国,因此也称亲英派)。独立战争后美国成为独立国家,亲英派人士于是北上落脚加拿大。大量亲英派人士的涌入使加拿大在相当时期内保持着亲英反美的政治倾向,对此美国其实是深有顾虑的:作为英国属地的加拿大驻扎着当时全球最强的武装力量——英军,而由于大量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亲英派人士的涌入已使当地成为反美大本营,此时的加拿大实际上成为了英国遏制新生的美国发展的基地。1783年9月3日英国在和美国缔结的《巴黎条约》中把阿巴拉契亚山脉和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土地也送给了新生的美国。与此同时和建国十三州同时期存在的佛蒙特州在独立战争中保持中立,战后以第十四州的名义加入美国。1801年罗伯特·李维顿受时任美国总统的托马斯·杰斐逊派遣同占据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法国殖民当局商讨购买密西西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土地,一开始法国方面没接受美国提出的购地方案,然而随后不久法国就在欧洲战争中遭遇挫折,于是在1803年美国乘法兰西皇帝拿破仑忙于应付欧洲战争之际从法国手中以1500万美元价格购买了83万平方英里(2144476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相当于每英亩土地支付了三美分,这次土地购买行为使美国领土扩大了一倍。低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国政府扩张领土的欲望。美国自独立以来的政治话语逻辑中就将整个北美大陆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视为上帝赋予的”天命“,在路易斯安娜的成功更刺激了美国人的这一意识,于是美国重新将作为英国反美基地的加拿大锁定为下一步的扩张目标。然而此时美国羽翼未丰,而大英帝国虽然因为美国独立而损失了一大块殖民地,但依然还是当时全球头号强国,美国要从英国手中夺取加拿大并不容易。直到1812年欧洲的拿破仑战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这时英国作为反法同盟的成员之一将驻扎在加拿大的军队大量征调到欧洲战场,对此美国人视为是难得的天赐良机。与此同时英国也对国力日渐增强的美国越发警惕:英国试图以袭扰美国海上贸易的方式减轻美国对自己的属地加拿大的侧翼威胁。美国尽管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并如愿以偿地扩大了本国的疆域,但在贸易、政治和军事等方面仍受到英国的压制:英国不仅得到了加拿大的亲英派人士的支持,还通过加拿大这一基地向反抗美国政府的印第安人部落提供武器。 当时位于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部落在酋长特库姆塞的领导下一直坚定地阻止美国向西扩张,而这些印第安人的背后就有英国的支持。加拿大作为英国在北美的重要基地在英国援助印第安人的行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使美国政府坚信只有政府加拿大才能确保自己能将领土一直顺利向西推进到太平洋沿岸。

这时的美国尽管处于国力上升期,但毕竟羽翼未丰。相比之下大英帝国尽管因为美国的独立而失去了一大块殖民地,但仍是无可争议的世界头号强国。美国要想从英国手中夺取加拿大其实并不容易,直到1812年欧洲的拿破仑战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这时英国作为反法同盟的成员之一将驻扎在加拿大的军队大量征调到欧洲战场,对此美国人视为是难得的天赐良机。1812年6月18日美国对英国宣战,而吞并加拿大正是这场战争的目的之一,对此可以从当时的美国总统詹姆斯·麦迪逊的表态中看出端倪:“这一年将加拿大地区兼并,包括魁北克,只要向前进,向哈利法克斯进攻,最终将英国势力彻底逐出美洲大陆。”这时美国的实力仍算不上强大——直到1812年底美军总兵力才扩大到15000人左右,能动用的军舰仅有16艘、大炮约500门。尽管如此这在当时的北美已是一支规模客观的军事力量,因为这时主要精力用于欧洲战场的英国在加拿大只有不到5000驻军。不过英国也具备一定的战略优势:在圣劳伦斯河边界地区北岸的加拿大一侧人口密度和基础设施水平比南岸的美国高出两倍。1812年6月至1813年初在海上美国战舰和私掠船在大西洋上全面出击,仅几个月时间便击沉英舰3艘、俘获英国舰船500艘以上。然而在陆地上美军却连吃败仗:美军对加拿大发动了三路攻势。7、8月英军将领布罗克击退了美军的西路进攻并攻占了美国西部的几个重要堡垒,底特律的2500名美国守军竟在不发一枪的情况下向700名英军缴械投降。1812年10月美军将领斯蒂芬·范伦塞勒指挥约3100人的先头部队渡过尼亚加拉河,在俯瞰安大略的昆斯顿高地峭壁上建立阵地,然而在当天夜间他们就被一支1000人左右的英军击溃。当美军挥师北上加拿大时所遭遇到的对手不只是英国正规军,加拿大人像当年北美殖民地反抗英军一样自发组织民兵与之展开游击战,令美国人体会到了当年英军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无奈处境。加拿大人不仅成功阻止了美军的入侵,甚至一度反攻到了美国境内:1814年8月19日由英国海军陆战队和加拿大民兵组成的2500人军队趁大雾绕开美国海陆军优势拦截,迂回到马里兰州海滨登陆,迅速击败匆匆拼凑的6000美国民兵,然后在华盛顿击溃了500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抵抗,仅以200人伤亡的代价占领华盛顿,并于24日火烧总统府,然后扬长而去。战后的美国总统府墙壁被熏黑,惨不忍睹,1817年美国人不得不用白灰把墙壁重新粉刷,从此才有了“白宫“的名称。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导致首都被占领的战争。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2018年5月25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就“征收钢铝关税“问题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时特朗普直接爆出一句”当年烧白宫的不是你们吗?“

这场战争进一步强化了加拿大人亲英反美的政治立场。当时的加拿大夹在英美之间完全没任何自主权,只有紧紧依靠身为宗主国的英国的保护才能抵御美国的扩张野心。这时英国也越发警惕正日渐发展强大的美国,在这种形势下加拿大长期扮演着英国遏制美国的战略基地。1859年美国在同英国争夺俄勒冈地区的博弈中胜出,俄勒冈成为了美国第33个州。尽管俄勒冈成为了美国领土,然而位于俄勒冈和加拿大之间的圣胡安群岛的归属问题并未明确:当时美利坚合众国和英属加拿大均宣称对该岛拥有主权,因此双方都派兵在岛上驻扎。两边的人马互相以猜疑和仇视的心态对立着,在这种状态下任何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都可能引发冲突——最终一头猪成为了冲突的诱因:住在岛上的一个名叫莱曼·卡特拉的美国人射杀了一头闯入他家的土豆园的猪,然而这件事很快诱发了美利坚合众国和英属加拿大之间的外交纠纷,因为这头猪是英属加拿大的财产。表面上看因为一头猪引发外交纠纷似乎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实际上这次事件完全是美国和英属加拿大之间长期以来矛盾的爆发。由于双方长期处于猜疑仇视的对立状态,因此很多问题往往会被放大——在英属加拿大方面看来:一头猪尽管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毕竟是自己的财产,在双方存在领土主权争议的前提下这自然被视为是对自己财产权利的侵犯。由于这时的加拿大还不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因此作为英国属地的加拿大的外交行为是由身为宗主国的英国代为行使的。当时英国政府表示:如果卡特拉不把猪还给他们,那么他们就要逮捕卡特拉。这令生活在岛上的美国人都感到恐惧,因为他们不确定哪天类似于卡特拉的命运是否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他们甚至怀疑这是英国方面有意识打击岛上的美国居民的行为,于是他们向美军请求保护。美军第九步兵团在收到岛上美国居民的请求后立刻上岛增援,英属加拿大方面也迅速增调了一艘战舰派往岛上。400名美军士兵开始在岛上挖战壕,而一支载着上千名士兵的英军舰队也已整装待发。就在形势剑拔弩张之际双方高层也许是觉得因为一头猪而引发一场战争未免太过荒谬,于是双方最终一致同意共同占领该岛,结束了军事对峙状态。整件事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由一头猪引发的,可实际上是由于美国和英属加拿大之间在边境领土问题上的长期矛盾积累所致。十年后美国和英国一致同意将圣胡安岛的归属问题交给中立的第三方德国皇帝威廉一世裁决,最终威廉一世裁定该地属美国所有。

美国和加拿大的边境领土争议问题解决了,不过这并不代表美国对加拿大的野心也就此终结了。1867年美国又从沙俄手中购买了阿拉斯加地区,这使美国获得了一块与本土之间隔着加拿大领土的飞地,在这样的形势下吞并加拿大以打通本土与阿拉斯加的联系再次被美国提上议事日程。就在美国取得阿拉斯加的同一年英国将自己在北美的属地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省和诺瓦斯科舍省整合为加拿大自治领,此后加拿大获得了相当的自主权。20世纪初加拿大军方获悉:美国正在研究入侵及吞并加拿大的作战方案。于是加拿大制定了对美国先发制人打击的“国防部一号计划”。当然加拿大深知:以自己的实力不足以同美国抗衡,所以将希望寄托在宗主国英国的援助上。1931年英国通过的《威斯敏斯特法案》赋予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白人自治领独立的国防、外交和立法权力,从此加拿大成为英联邦体系内与英国平等的主体成员。不过这时的加拿大仍不具备修改宪法的权利,尽管已可以独立自主制订国防政策,然而缺乏自主国防能力的加拿大实际上仍在防务上高度依赖于宗主国英国。同样是在1931年英国将自己的殖民地以及加拿大等白人自治领、斯堪的那维亚国家、葡萄牙、阿根廷等国纳入到以自己为核心的英镑区。1932年7~8月英国自治领经济会议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这其实说明两点:其一加拿大等白人自治领的政治地位的确大为提升,其二这也证明加拿大等白人自治领实际上仍与英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19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就已丧失了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地位,而新兴的美国则取而代之。尽管美国在工业实力上已超越了英国,然而英国凭借自己在海军、金融以及殖民地等方面的优势仍得以维持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可在遭遇一战的打击后英国的国力进一步下滑,这就使英国不得不对发展势头迅猛的美国有所警惕。这一时期英国在英联邦内实行特惠关税,对外则提高关税。这一协定是为防止外国商品低税渗入英国的市场范围,而首要防范的对象就是美国。英国实际上已将美国视为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而加拿大也加入到了宗主国英国遏制美国的行动中,因此这一时期的美加关系仍延续着一贯的对立状态。尽管加拿大在1928年取消了“国防部一号计划”,然而两年后美国就秘密制订了旨在消灭英国驻加拿大与北大西洋的陆军部队的“红色帝国”计划。

然而随着纳粹德国和日本的威胁日益加剧就使英国开始加速向美国靠拢:由于受到1934年的约翰逊法案和1937年的中立法案的束缚,美国不能向未偿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欠美国债务的国家提供贷款;交战国要购买美国武器必须采取“现款自运”;美国向交战国提供的武器必须被证明是对美国自身国防并不需要的才行。当时英国的现实条件恰恰无法满足以上要求:英国没还清一战中所欠债务;面对战争的巨大损失,美元和黄金储备也即将耗尽。面对纳粹德国海军对英国海上交通线的巨大威胁以及登陆英国本土的可能,丘吉尔首先提出了希望从美国获得50艘老旧驱逐舰的要求。罗斯福面对法律的束缚和国内孤立主义阵营的强烈反对只能通过将英国国防安全的重要性与美国自身相联系的方式来说服国会和民众:一方面要求英国将大西洋上部分岛屿和海军基地的使用权交给美国来换取军舰,这样既可以缓解英国的资金压力,也可以通过强调这些岛屿的国防意义来说明这项交易的价值。同时证明美国海军的防御不需要这些老旧的驱逐舰。另一方面丘吉尔保证:如果英国本土沦陷,英国不会交出海军,而是将舰队移至加拿大继续抵抗,以解除美国对美国军火落入德国手中的担忧。此后罗斯福总统利用美国法律的漏洞提出《租借法案》,进一步加大对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力度。美英关系的改善使加拿大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与美国的关系:加拿大并不具备与美国抗衡的实力,长期以来加拿大都是依赖英国对抗美国,然而随着美英关系的改善就使美加关系也迎来了转折。与此同时美国也开始逐步放弃对作为英国自治领的加拿大的吞并计划。二战的爆发使美国彻底放弃吞并加拿大,转而为应对共同的法西斯威胁而并肩作战。二战后英国的殖民体系解体,而美国崛起成为世界头号大国,但美苏争霸的冷战阴云随之而来。此时美国必须稳住资本主义世界的阵脚,全力打压苏联势力的扩张。逐渐摆脱英国控制的加拿大务实地选择在国际问题上追随美国的策略,美国出于称霸全球的考虑也需要加拿大的支持。至此美国不仅放弃了吞并加拿大的打算,同时还为加拿大提供军事保护,防止加拿大被其他大国入侵,美、加两国实际上各自以对方国土作为本国战略纵深的延伸。

1940年美国和加拿大签署了《美国和加拿大关于建立联合常设防务委员会的协定》,建立了联合防务委员会,负责研究和协调双方军队组建和装备方面的问题并进一步磋商如何确保西半球北部的防务。二战以后加拿大加入了美国主导成立的北约组织,还和美国共同成立了北美联合防空司令部,美国在加拿大境内设立了军事基地用于建立雷达站、预警系统等军事设施。国土面积997万平方公里的加拿大尽管是全世界仅次于俄罗斯的国土面积第二大国,但加拿大的人口和工业集中分布在渥太华、温哥华、多伦多等几个大城市,而辽阔的北部地区几乎都是荒无人烟的永久冻土和雪原,只是在目前美加关系密切的基础上加拿大可以得到美国的军事保护,否则如果美国入侵加拿大的话,那么加拿大其实是没多少战略纵深可言的。在得到美国的军事保护后加拿大所面临的战略格局可谓是空前改善:东有大西洋、西有太平洋作为天然的地缘屏障,北部是位于北极圈的高寒纬度带,唯一可能遭受攻击的南方地区随着美加特殊关系的形成实际上已处于不设防状态。作为世界第二领土大国的加拿大却只有6万左右的现役部队,事实上加拿大在防务上是高度依赖于美国的,这使加拿大得以不必花费过多的资金用于国防领域。同时由于加拿大的人口密集区和主要经济带位于毗邻美国的南部边境,这就注定加拿大必须优先发展同美国的贸易关系。加拿大的很多产业的发展与美国密切相关:加拿大的能源、汽车、制造业等许多重要经济部门均为美资所控制。2017年加拿大向美国的出口额为3196.51亿美元,美国对加拿大的出口额为2824.72亿美元,美国和加拿大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美、加两国在经济上的合作非常密切,两国的经济依存度很高。加拿大美国和加拿大都属于英语民族国家,在文化心理上是相当接近的。1948年美国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共同签署了电子间谍网络协议,旨在使这五个英语国家联盟间进行情报分享与联合拦截敌国情报。至此这一情报共享联盟发展成为拥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五个成员的体系,因此被称为五眼联盟。五眼联盟自成立之日起就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进行着或秘密或公开的监视监听等情报搜集工作:在冷战时期这一情报搜集工作主要针对的是以苏联为核心的华约阵营,不过这并不是说情报搜集的范围只限定于华约成员国,事实上五眼联盟所监测的对象包括自己的盟友以及国内企业乃至公民个人。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从法律层面看,加拿大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主权国家,它的元首是英国女王,所以我们平时能听到加拿大总理,但却听不到加拿大总统。但英国女王只是名义上的主权象征,加拿大和英国之间已经没有隶属关系。

但是由于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特殊历史,加拿大更是美国的一号小弟和打手。这些年加拿大动辄以人权为借口指责其它国家,把自己标榜成人权、自由、民主的卫士。但实际上,加拿大的更多行为都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

加拿大和美国历史十分相近,双方几乎没有文化上的隔阂

加拿大这个国家跟美国的关系是扯不断的,因为历史上美国和加拿大都是英国的殖民地。有一点区别是,美国是英国最开始殖民的,但加拿大地区则是法国最先占领。但是在1760年前后,英法之间在欧洲爆发了大战,而最终法国战败,作为战利品,加拿大在1763年被割让给英属殖民地。所以在美国独立之前,美国和加拿大同属于英国。

但是到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时候,加拿大是坚持留在英国的。甚至许多反对美国独立的美国人跑到了加拿大,由此可见美国和加拿大是有很深的血缘关系的。虽然后来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加之间是敌对的双方。但是两国在民族、习俗、法律、宗教、历史等方面还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的。

加拿大在政治上表面完全独立于美国,但并不代表真正的独立

正如前面所说,加拿大在法律上是君主立宪制国家,有自己的法律、军队,完全独立于美国。但现实是加拿大无法离开美国,这和加拿大的地理位置有直接的关系。

加拿大面积为998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二。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我们必须看到的一个事实就是加拿大绝大部分领土都在北极圈以内。换句话说,现在的加拿大空有大片领土,但绝大多数地区都不适合人类居住。于是加拿大人口非常稀少,只有4000万不到的人口,只相当于日本的三分之一。

据到过加拿大的朋友描述,加拿大国内开发的地区只是沿着美国边境线的狭长地区,也就是说从边境线以北数百里范围内才是人类的活动范围。而且美国和加拿大之间有无数条公路相连,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按键,而加拿大由东到西不过一两条横穿的国道。由此可见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密切关系。由于加拿大的自然环境的限制,只能发展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可以说,加拿大的经济离不开美国,既然经济上离不开美国?又谈何政治上的完全独立。

贸易战我们都不陌生,且面对美国的贸易战许多国家都处于被动的局面,何况是加拿大这个紧邻美国的人口小国?毫无疑问,它紧紧地依赖美国的经济,它的资源、土地几乎都是为美国人服务的。

在许多问题上,加拿大都被美国当枪使

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加拿大是出兵的国家之一

2011年,美国停止交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费,紧接着加拿大也宣布拒绝缴纳。

2014年,美国因为克里米亚问题制裁俄罗斯,加拿大紧随其后,宣布参与制裁。

2018年7月,加拿大又接纳了250多名叙利亚白头盔组织成员。对于白头盔,熟悉叙利亚战争的人并不陌生。一个以摆拍出名的组织,通过专业的摄影棚拍摄所谓的叙利亚政府军的战争行为。

2018年8月,加拿大用人权问题指责沙特。沙特和加拿大都是美国盟友,所以沙特反应很激烈,不担心美国支持加拿大。沙特停止与加拿大的贸易、驱逐了加拿大的大使,召回了在加拿大的留学生。

这就是加拿大在国际上扮演的角色,往往把自己当做道德、人权的守卫者的形象,但在追随美国的道路上却毫不含糊。从法律上说,加拿大是独立国家。但从实际上看,它的政策长期追随与美国,它的价值观也跟美国保持一致。可以说加拿大的很多行为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存在。


风云世界观


先说美加关系,那绝对是不打不相识,一打就睡一个被窝了。

加拿大是美国的铁杆盟友,美国有世界上有一个五眼盟友,这才是美国的老朋友,这其中就有加拿大。两国有着超长的边境线,但是完全不能驻防一兵一卒,这种关系可以说是让世界上所有为地缘政治苦恼的国家所羡慕,从这一点上看,美国也绝对是世界外交位置最好的国家。

但是,在历史上,美国跟加拿大可不是什么好朋友,两人还掐过架。

这就是美加战争。美国独立之后,英国虽然输了,但还是不服气,在加拿大扶持印第安人进攻美国。而美国也希望继续扩张,吞并西部,上进北方,下达南方,建立一个独占美洲的超级大国。

于是,在1812年,美国又向英国宣战,进军加拿大, 准备吞并加拿大。这个时候,英国正在欧洲大陆跟拿破仑开打,可以说,拿破仑是美国史上最佳第六人,不但拖住了英国,美国还从拿破仑手下以极便宜的价格买到了北美大片领土。

这一打就出问题了,美国各州意见不一,有的希望领土越多越好,但有的州则希望保持十三州,没必要开疆拓土,像俄国卖美国阿拉斯加,都有好多人不同意,他们担心新的州加进来,玩美利坚这个牌局的人一多,自己的话语权就降低了,所以很多州不出兵,出了兵的也战斗意志不足,跟独立战争完全是两回事,毕竟前一回是争自己的权利,这一次是抢人家的地盘。

于是,英国以少胜多,二千人就打败了美国一万多的军队。英国军队还率加拿大民兵在美国东海岸登陆,然后直奔华盛顿,美国总统麦迪逊也跟慈禧一样,“西狩”了一把,跑到山上躲了起来,结果白宫都被人家烧了。

那什么加拿大跟美国现在关系这么好呢?

这主要是英美关系发生变化了,英国后面变成了美国小弟,跟着英国的加拿大看带头大哥都服了美国,他能不服吗?

二战之后,成立北约,加拿大率先加入,然后马上跟美国建立军事同盟,这样一来,加拿大心甘情愿当了美国的后花园,说起来,跟美国的一个州也差不了多少了。

看他们两家的边防线就知道了。

加拿大本身也是个温顺小弟,从来不给大哥添麻烦。美加边境线,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亲密的边境之一。除了必要的安检,其他的都像在各自的州和省的边界一样,只有鲜花和牛粪,没有硝烟。有一个国境线就在图书馆内,你换本书看,还得偷个渡。

再说加拿大是不是个正常国家。这当然是个正常国家,但世界上两个国家对他的影响比较大,一个是美国,一个是英国。现在加拿大的国家元首名义上还是英国女王。


最后,聊点加拿大的一些冷知识。

脑洞老师前面跟大家聊过,美国有两个州,独立情节最浓,一个是保守的德州,一个是更开放的加州。两个州一言不合就要闹单过。

无独有偶,美国的好盟友、隔壁老王,不是,隔壁老加也有这样的问题。加拿大有一个州特别爱闹独立。这个州就是魁北克省。

这个州历史上多次闹过独立,有一回还差点成功了,多亏华裔最后时刻投票,使团结派占了上风。

那为什么这个省爱闹独立呢?

这就是历史的原因了。

我们聊一下加拿大,加拿大以前当然是印度安人和因纽特人住的地方,到了殖民潮兴起的时候,西方各国到美洲来划地盘。第一个对加拿大这个地方实行有效殖民的是法国人。

当时在十六世纪,法国人准备寻找一条通往印度的航道,结果走到了加拿大这里,向当地的人打听,人家给他们指了一条路,说那边就是“kanata”,这个kanata就是魁北克这个地方。在印第安语里,这是村庄的意思,跟象牙山或者马栏山差不多。所以,加拿大这个国家名就是一个村一个屯一个窝的意思。

法国人占这里以后,就命名为新法兰西,但是加拿大这个词在民间就流传开了。

到了后面,英国人来了。英国跟法国打了七年,最终英国获胜,法国人把魁北克这个地方让给了英国人。

但是,法国人经营了这么久,很多法国人在这里定居,那怎么办,而且英国又从美国迁了很多不满美国独立的一些英国人过来。英国人跟法国人住到了一块,显然尿不到一个壶了。为了管理,英国人就把魁北克省一分为二,上加拿大住英国人,下加拿大住法裔加拿大人。加拿大就此成为这个国家的正式名称。

从此以后,加拿大就成了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人开始大发开拓,除了魁北克,还开拓了很多其它地方。比如安大略省、纽芬兰省等等。

不过,在魁北克省,法裔依然占有很大的势力。纯说法语的占百分之六十,英法语混用的占百分之三十,纯说英语的不过百分之十。

而其它地方,基本都是英国原生的殖民地。

这样一来,就造成魁北克的独特人,它始终感觉自己跟整个加拿大是不一样的。他们闹独立最大的一个理由就是加拿大宪法站不住脚。

加拿大宪法是由英国议会产生的,当时也没有通过民主讨论,也没有征求魁北克人的意见,也就是没有征求法裔人的意见,尤其带有很浓的英国殖民特色,比如加拿大的政治分三层。首先国家领袖是加拿大君主,这个由英国君主兼任,也就是伊丽莎白二世,然后下面有一个加拿大总督,这是女王在加拿大的代表。华人伍冰枝曾经就担任过这个总督,不过,这个总督也是没权利的,她只是代表英女王。只有一些特殊实权可以行使,比如宣战。然后下面是总理,这个总理才是真正的实权掌握者,由竞选出来的执政党的领袖担任。

这看上去,似乎加拿大就是英国的一个分支机构嘛。所以魁北克的法裔人一直不高兴。也一直寻找独立。他们也一直没有在这个宪法上签字。

而早在1837年,下加拿大曾经发动叛乱,试图推翻英国对法裔加拿大人的统治。不过最终被打压了。

到了加拿大独立后的1980年,魁北克人曾经就独立进行公投,结果遭到否决。不过,主张独立的魁北克人党却在后面赢得了省选,又在1995年再次公投,这一次,差点成功,因为支持独立的人略超半数。这个时候,大家发现,华人还没有投票呢。

华人本身对政治不敏感,而且很多是当跳板的,先移民加拿大,再移到美国。有的就是挂个号,自己却住四季酒店,有事了才说一声自己是加拿大人。可以说是绝对的打瓶酱油就走的吃瓜移民。所以就没怎么参加。现在要求参加,那就投一下吧。一投,不支持独立的反超了。华人都是有团结精神的嘛,管你什么原因,不要独立要团结,于是,这一次的投票以微弱票数而失败。

加拿大政府也吃了一惊,马上加法律,给独立公投设障碍,比如要绝大多数。表述要清楚,什么叫绝大多数?加拿大政府不说,这样一来基本就很难啦。

而这个魁北克闹独立,把一些英资公司给折腾的,纷纷搬家了。加拿大政府也小心翼翼,不参与到英法之间的事情,生怕引起国内英法两大族群的对立。现在这个魁北克还时不时闹一下。至于能不能成功,那就不知道了。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脑洞历史观,我是脑洞老师,帮你少踏历史的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