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值得被愛——觀《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有感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這是一生被嫌棄的松子臨死前一天寫下的一句話。

第一次看《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是在微信讀書。讀罷,內心生出一絲不可名狀的壓抑。本該燦爛綻放的松子,緣何會自甘墮落,最終窮愁潦倒?

再度與松子相遇,是在昨日。沒有睡意的午後,再次在電影裡走近了松子的一生。

也曾是個活潑搞怪的少女,父親卻把所有的寵愛都給了體弱多病的妹妹。為了博得關注並撫平父親內心的憂愁,松子多年來總是會以鬼臉的方式逗父親開心。長大後的松子成了一位溫柔善良的班主任,為了平息一次學生偷竊事件,她又下意識地把責任攬下來,結果愈發錯得離譜,導致被開除。


生而為人,值得被愛——觀《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有感

前半生都在為使父親滿意而活的松子,此時已完全失去了面對父親的勇氣。她不知所措地回家收拾東西,一心只想逃避。逃離家庭的松子完全脫離了之前循規蹈矩的人生軌道,做過不那麼光彩的營生,愛過幾個不該愛的人,唯一不變的就是她始終把自己看得很卑微,以犧牲自己的代價,毫無底線地去滿足身邊人的需求。

松子的悲劇,根源是她的“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就是一味地去迎合和討好別人,過度關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松子的一生,都在努力討好身邊的人,父親、領導、愛人,卻忘了好好愛自己。

當然,她的一生,也曾有過被愛的時刻。自殺未遂,偶遇敦厚的理髮師,那一個月的相處,是松子熬過八年牢獄生活的底氣。可是,命運並沒有眷顧這個可憐的女人。出獄那天,她滿心歡喜,期待著與理髮師的重逢,說出那句“我回來了”。然而,早已物是人非。“我回來了”,這一句在想象中演練了無數遍的話,只能說給自己聽。

徹底壓垮松子的是她人生中最後一個愛人——龍洋一,也就是當年偷竊事件中的當事人。龍洋一深愛松子,不想再連累愛人,把苦苦等候總算盼來曙光的松子狠狠推開,同時徹底把松子推向了自甘墮落的深淵。愛而不得,松子已完全失去了好好生活的希望和勇氣,活得如一具行屍走肉,儘管還有舊時好友願意幫扶,也無法把她拉出自我沉淪的封閉世界。

生而為人,值得被愛——觀《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有感

“討好型”人格,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少見。我曾經就是一個不懂拒絕的人,寧願委屈自己也要滿足他人的要求,歸根結底終究是太過在意外在的評價。無人訴說時,自行消化那些充滿卑微與不甘的壞情緒;有了親密愛人後,會把積壓已久的抱怨與不滿通通發洩。

幸運的是,我遇到了一個能包容我的負面情緒且能引導我正確處理事情的愛人。一度不會拒絕的我,如今也能得體地拒絕某些不合理的要求;遵從自己的內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活得愈發從容;最重要的是,不再患得患失,有恃無恐的被愛就是最大的底氣。

“討好型”人格的成因,一方面來自於文化背景,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孝順”,“順即“順從”,主張“聽話是美德”;美國弗洛姆也描述過一種“接受取向”的性格類型,“他們感到一切好的都源於外界”,另一方面,與原生家庭的教育環境息息相關。正如松子的父親,把自己的全部關愛都給了多病的小女兒,而對大女兒松子視而不見。此外,若是孩子違背父母的意願或表達不同的觀點,往往被冠以“不聽話”的“罪名”。一味強調順從、聽話,大概就是“討好型”人格的成因所在。

在我從教的第一年,遇到過一個令我匪夷所思的男孩。每個課間,他都會義務跑腿,幫班裡幾個大個子男生買水買食物。那幾個大個男生放學之後的衛生值日工作,也基本是這個男孩承包。當我得知這個情況後,第一時間制止了大個男生們的不當行為,在我看來,這就是赤裸裸的恃強凌弱。

可是,讓我出乎意料的是,在我處理後的第二天,這個在我眼中被欺負的男孩主動找到我,向我請求不要再管他的事,他幫那幾個男生買東西、打掃都是他自願的 。本是出於一番好心的我一頭霧水,還有這種樂意替別人跑腿、幹活並樂在其中的孩子。轉念一想,我又何嘗沒有經歷過這樣的階段呢?在別人的世界裡,委屈著自己,只為努力刷點存在感。

長期處於“討好型”人格影響下,獨立性和能動性都會逐漸削弱,最終失去自我,依託別人才能找到生存的價值。因而,盼了多年終於出獄的龍一洋,那一決絕的推就把松子推向了絕望。松子的悲劇,是性格的悲劇,是人生的必然。

若你患得患失,請堅信,生而為人,值得被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