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國工廠》所隱含的意識形態及社會危機

無意中看到一條關於《美國工廠》的推薦,昨晚熬夜看了完整的片子,看完一聲長嘆,不愧號稱讓中國人和美國人看了同時沉默的好片。

看《美國工廠》所隱含的意識形態及社會危機

該片是一部在美國大力促進製造業迴流的背景下,以一家中國式工廠與美國工人之間的碰撞為題材的片子。有些人稱之為中美文化的交融磨合,而我並不這麼認為。片中福耀美國工廠所展現的中國式管理,恰恰是美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百年前走過的路——靠無視工人基本權利與平等尊嚴來壓榨生產效率註定是不光彩、甚至罪惡的。

看《美國工廠》所隱含的意識形態及社會危機

《美國工廠》與其說是講述了一個社會經濟活動和企業文化差異的故事,不如說是展現了各自社會的文化和價值取向。美國工人體現了追求平等以及生活質量等權利的西方社會價值觀,希望通過工會來與資本方平等對話,相應的副作用就是工作效率相對低下。而中國工人則可以每天12小時、每月僅休息一兩天的情況下進行持續的高強度工作(這讓我想到了曾經的奴工),在犧牲健康、生活、安全等基礎上換取生產效率。

看《美國工廠》所隱含的意識形態及社會危機

片中福耀美國在通用曾經廢棄的工廠上以近乎救世主的模樣出現,那群失業的美國藍領懷著感激的心情憧憬著將來的生活,但是很快發現,每小時12美元的報酬不到曾經通用給出的一半,以至於給兒子買運動鞋都必須再三考慮。

看《美國工廠》所隱含的意識形態及社會危機

美國製造業衰落的原因看似是高企的用工成本,實則是因為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各國可以提供可被近乎無限壓榨的“優質”勞動力,讓一個享有基本權利的人和一個近似奴工進行效益對比,那麼資本家們用腳趾頭都可以做出選擇,只要這種“血汗工廠”模式不改變,那麼製造業迴流美國基本可以當做一句空話。

看《美國工廠》所隱含的意識形態及社會危機

不同於長期被壓榨的亞洲勞動力,美國人習慣了每天工作8小時拿著時薪29、30美元的中產階級生活。他們可以在俄亥俄州買下自己的房子,擁有屬於自己的汽車,養活自己的家人,並可以過體面的生活。所以當這些變成中國式工作方式的時候,是極難接受的。

看《美國工廠》所隱含的意識形態及社會危機

然而最諷刺的是,當美國工人們想通過工會保障自己權益的時候,中國員工則是沉默的那群人,中國小頭頭們通過各種花招抵制工會,開除工會積極分子,而且工廠方通過給願意加班的個人提高薪酬的方式,有效的分化瓦解了美國工人群體,於是一個本來可以保護工人的組織就這樣被工人們拒絕了。

看《美國工廠》所隱含的意識形態及社會危機

專制而高壓的東方式管理,並在愛國、奉獻、家庭、集體主義等一系列“道德”的包裝下,因高效而顯得熠熠生輝,而忽視了人作為一個個體的各種基本需要,比如人權、平等、尊重、尊嚴。

看《美國工廠》所隱含的意識形態及社會危機

看《美國工廠》所隱含的意識形態及社會危機

《美國工廠》結尾所展現的藍領工人將被機器所替代的前景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發生,那麼如何保障這類人群能找到賴以謀生的、並能享有尊嚴的工作?這個問題遲早也會是社會其他行業絕大多數人要面臨的問題,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但絕非是用來淘汰社會大多數人的工具,如果大家都沉默到每個人都需要被迫做出選擇的時候,那麼也許就太晚了。

看《美國工廠》所隱含的意識形態及社會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