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申遺高句麗王城後,遭韓國抗議,聯合國:抗議無效!

在申遺這件事上,韓國人要比我們積極,有許多“臆想”中的文化遺產,都被他們拿來申遺過,比如高句麗王城。

中國申遺高句麗王城後,遭韓國抗議,聯合國:抗議無效!

高句麗(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也簡稱高麗(此高麗並非後來王建建立的王氏高麗),是西漢到隋唐時期東北地區出現的地方割據政權。高句麗的創建者是扶余人朱蒙,鼎盛時期的高句麗,其勢力範圍一直延伸到韓半島北部。

中國申遺高句麗王城後,遭韓國抗議,聯合國:抗議無效!

高句麗的建國還得從扶餘國說起。西漢初年,扶余人成為長春地區的主體居民。於公元3世紀建立了政權,史稱扶餘國。到東漢末年,扶余王城共有3萬戶,總人口約20萬。西晉以後,扶餘國勢衰落。公元285年西部鮮卑族入侵,扶余王自殺,扶餘國第一次滅國。第二年晉武帝派兵幫助復國。由此可證,扶余一直是置於中原王朝的管制與保護之下的。

中國申遺高句麗王城後,遭韓國抗議,聯合國:抗議無效!

而高句麗的創立者朱蒙是扶余王族的成員,由於在王族內部的爭權鬥爭中失利,朱蒙率部南奔,於公元前37年在今新賓縣永陵鎮南建立了高句麗王國。高句麗從一建國,就一直被中原王朝視為分裂疆土的叛臣,所以,各代都有對其用兵的記載。在高句麗建立之初,與扶余長期處於軍事對抗中。為了扼具有侵略性的高句麗政權,中原王朝與扶余在軍事上常常協同打擊高句麗,相關記錄在《三國志》、《漢書》中時有出現。

中國申遺高句麗王城後,遭韓國抗議,聯合國:抗議無效!

史載高句麗人,“其人性兇急,有氣力,習戰鬥,好寇鈔”(注:《後漢書》卷85《東夷傳·高句驪》)。高句麗的擴張與集權化,導致了與漢朝的直接武力衝突。漢朝軍事壓力迫使高句麗遷都到丸都城。漢朝滅亡後,遼東郡被好戰的地方土豪控制, 高句麗主動與剛剛成立的曹魏聯盟攻打遼東郡。曹魏攻下遼東後,高句麗終止了與曹魏的合作併發兵襲擊了遼東西部。244年曹魏反擊,摧毀了丸都城。

中國申遺高句麗王城後,遭韓國抗議,聯合國:抗議無效!

曹魏摧毀了丸都城後以為高句麗滅亡了,所以很快就撤離了。不過僅僅70年,高句麗就重建了丸都城。公元311年,高句麗趁中原混亂的機會,佔領遼東西安平,取得了對韓半島北方的統治。其後的幾十年間,高句麗全部佔領了玄菟、樂浪,使遼水以東的大片土地納入高句麗的版圖,高句麗國的領域空前擴大了。

中國申遺高句麗王城後,遭韓國抗議,聯合國:抗議無效!

到了隋朝時,由於高句麗王高元不遵藩禮(中原王朝一直將高句麗視為藩國),這才引發了隋煬帝三討高句麗。隋煬帝三徵高句麗,結果高句麗還在,隋朝卻因勞民傷財、引發全國大亂而滅亡,收拾殘局的任務這才歷史地落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身上。

公元668年,高句麗被唐王朝聯合朝鮮半島東南部的新羅所滅,享國705年之久的高句麗才徹底告別了歷史舞臺。

中國申遺高句麗王城後,遭韓國抗議,聯合國:抗議無效!

以上史實說明,高句麗一直都是依附於中原王朝、在打打和和中延續下來的華夏屬地。但是,有些罔顧歷史事實韓國人卻將高句麗“納入韓國的歷史”。歷史上,確曾出現過兩個名為高麗的政權。一是立國於公元前37年的“高句麗”地方政權,我國史書也稱之為“高麗”;另一個立國於公元918年,在韓半島,也名為“高麗”。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韓國人卻將其混為一談,是別有用心的,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警惕。

中國申遺高句麗王城後,遭韓國抗議,聯合國:抗議無效!

更有甚者,在我國發現了高句麗王城遺址後,他們竟然拿到聯合國去申遺。高句麗王城文化遺址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包括國內城、丸都山城、王陵(14座)及貴族墓葬(26座)。國內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巖城)是高句麗早中期(公元1~5世紀)的都城。

中國申遺高句麗王城後,遭韓國抗議,聯合國:抗議無效!

從2000年開始,韓國人一直拿地處我國東北的高句麗王城遺址去申請世界遺產名錄,有2003年舉行的第27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巴黎會議上準備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遭到中國專家的反對,韓國人申遺計劃才沒能成功。

中國申遺高句麗王城後,遭韓國抗議,聯合國:抗議無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