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不是理工男當不了畫家

赤、橙、黃、綠、青、藍、紫這些在我們看起來再普通不過的顏色,隨便到一個街邊的文具店裡,都有著無數選擇,然而在古代,受限於工業水平,畫家們想搞到這些顏色,可就不僅僅是出門找文具店這麼簡單了,在沒有專業顏料店的時候,畫家們想弄到需要的顏色,跋山涉水都是小事,關鍵還得具備地質學,植物學、化學等等一系列科學知識。

在古代,不是理工男當不了畫家

原來我們說過,中國顏料分為來自礦物的石色和來自植物的水色,這些礦石和植物當然不會都長一個地方,《歷代名畫記》中就曾標註了這些顏色的分佈“武陵水井之丹,磨嵯之沙,越西之空青,蔚之曾青,武昌之扁青,蜀郡之鉛華,始興之解錫,林邑崑崙之黃,南海之蟻礦。”從地圖可以看出來,這天南地北的,頗有集齊七龍珠召喚神龍的感覺。

在古代,不是理工男當不了畫家

比如馬王堆帛畫中的紅色部分,就是用丹,也就是硃砂來上色的,成分為硫化汞;而鉛華和解錫都是白色,由於古代常年找不到靠譜的白色顏料,你看敦煌壁畫裡的人臉就發黑,古人只能這樣不斷嘗試各種原料。

在古代,不是理工男當不了畫家

馬王堆帛畫

千里江山圖中的藍和綠,其中藍色部分使用的顏料是石青,取自藍銅礦,綠色的顏料是石綠,取自孔雀石,比較人性化的是,藍銅礦和孔雀石經常共生,所以在畫家們採集時,難得不用天涯海角到處跑。

在古代,不是理工男當不了畫家

比起石色,水色的來源就方便多了,大不了去藥店買,比如作為黃色顏料的藤黃,綠色顏料的槐花,紫色顏料的蘇木都是中藥材,當然,有原料你也不一定能做出顏料,這些顏料的製作工藝極其複雜,很多還都秘而不宣,皇家作品和民間作品一對比,就能發現顏料之間真的是天壤之別。

在古代,不是理工男當不了畫家

也因此這些難搞的顏料不僅僅是用來畫畫這麼單純,早已沉澱為中國文化記憶,比如“信口雌黃”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胡說八道,雌黃就是石色的一種,由於顏色和紙相近,在古代經常當做塗改液;端午節標配的雄黃酒,雄黃同樣是石色的一種,與雌黃是共生關係,顏色偏紅。

在古代,不是理工男當不了畫家

而在獲取這些顏料的手段上,西方人比中國人就重口味多了,比如,羅馬帝國的皇家色“提爾紫”,就是用骨螺與木灰一起浸泡在尿液中,25萬骨螺只能提取出14.17克染料,雖然味道能燻死人,但對於那時的羅馬人來說,這就是金錢的味道,這個能讓人產生心理陰影的過程,一直持續到1856年才被苯胺紫代替。

在古代,不是理工男當不了畫家

讓人更醉的比如“木乃伊紫”,就真的是把木乃伊研磨成顏料使用,直到1964年才徹底被代替,主要原因是木乃伊不夠用了!而幾百年來,木乃伊一直作為藥材出售,看來從藥店買顏料,地球人都經歷過。

在古代,不是理工男當不了畫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