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姑父亲,还是姨夫亲?心理学家的答案很一致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首先建构“姑父”和“姨夫”的定义,“姑父”姑父指的是父亲的姐姐和妹妹的丈夫,即姑姑的丈夫;而“姨夫”指的是母亲的姐姐和妹妹的丈夫,即姨的丈夫。

这两类亲戚都属于没有血缘的亲戚,是父母婆家与娘家的亲戚,自然也与我们有不同的相处模式。

然而要调查与“姑父”和“姨夫”哪边更为亲密,我们便将视野落在家庭关系较为密切的农村,心理学家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如下剖析。

到底是姑父亲,还是姨夫亲?心理学家的答案很一致

心理学家将视野落在农村的原因是因为农村的血缘意识更浓厚、亲戚间的人口基数庞大且、居住位置近走动密切。

不同于城市亲戚血缘意识相对淡薄、亲戚间人口数量少、居住地分散且逢年过节才有往来,所以为保证数据的严谨性,农村有着天然的统计优势。

在农村不难发现,汪家村、李家村的村名屡见不鲜,可见农村对姓氏为表征下凝聚的家族关系较为重视,宗祠等设施的设立也可以佐证对同姓氏亲人的重视程度,往往这样的人间关系更密切。

农村也是传统封建思想较为浓厚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其中之一便是“性别歧视”。

到底是姑父亲,还是姨夫亲?心理学家的答案很一致

长辈认为只有儿子才能够传宗接代,使下一代的姓氏与族群一致,达到族群的可持续发展及延续,而女儿从“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总结中可见其地位。

女儿出嫁后便隶属男方,生的孩子跟男方的姓氏,因此对女儿往往没有对儿子那般重视。

反向思维,“姑父”和“姨夫”作为传承姓氏的中坚力量虽然与我们自身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但是从我们逢年过节经常去父亲一方的家族中可得出,我们遇到“姑父”的几率是要远大于“姨夫”的。

更多的接触机会奠定了更浓厚的情感基础,接触的次数决定了交流的次数,充足的交流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拉近,为日后的再见创造可能。所以遇见“姑父”的机会多于“姨夫”使得情感偏向“姑父”提供可能。

到底是姑父亲,还是姨夫亲?心理学家的答案很一致

心理学家对于亲情的定义也是:血缘+相处,代表着即使有血缘关系,没有足够的接触总时长也会淡化血缘关系的羁绊。

同理,相处总时长足够,血缘关系往往是锦上添花。

接触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指出,人会随着接触频率的增加而更为亲密。接触次数的增加也是变相接触磨合,接触磨合是亲密与摩擦的集合词,代表了不仅有优点被发现,也会有不足被发掘。

但正是从这种有哭有笑的生动的交流中奠定了情感基础,而人与人之间淡薄的情感之间往往是因为沟通不足,因为不认识,所以不必了解。

到底是姑父亲,还是姨夫亲?心理学家的答案很一致

所以与“姑父”的亲近是历史规律的必然,符合客观规律,而相对“姑父”而言的“姨夫”便很少接触,因为是母亲一方的亲戚,在大多数时间母亲想要接触自家亲戚就有一定难度,所以见到“姨夫”的次数便更少,自然就没那么亲近。

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家族聚会时是两边亲戚一起过,或者去完父亲的一边再去母亲的一边,那样接触“姑父”和“姨夫”的频率基本一致,那么与谁更亲近完全是看“姑父”和“姨夫”的个人魅力。

如果重大节日去父亲的一遍的话,而平时母亲与自家亲戚接触较为频繁,那么见“姨夫”的频率就会远超于见“姑父”,对“姨夫”的感情更甚于“姑父”便具有实操性。

到底是姑父亲,还是姨夫亲?心理学家的答案很一致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也会出现本身连父母都很少接触的状态,繁忙的城市生活使得年到终了亲戚也难以走动,便会出现“姑父”和“姨夫”都难以接触的情况。

这种情况与城市调查结果相同,因为城市人口流动性大的特点,且寻找本市健全的家族难度系数过大,使得城市调查结果不具有落地性和实操性。

城市人口具有曾经少生优生的特点,本身大部分人的家族人数基数少,许多人没有“姑父”和“姨夫”,实验的推进更不具有实操性。

到底是姑父亲,还是姨夫亲?心理学家的答案很一致

总结而言,依据农村调查大数据,对“姑父”的亲近程度超过了“姨夫”,主要原因是总体经常走动于父亲的家族,高频的走动、接触、交流使自身与“姑父”的熟悉度更高、更为亲近。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