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60岁后,为什么还要漂泊着四处打工?

有句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但是有的老人不但学到老,而且还身体力行的干活到老。身边就有一部分老年人,虽然他们已经过了六十岁,但是他们依旧活跃在劳动者的行列中。

姨夫就是其中的一员,他退休后就去北京做保安了,虽然工资也就不到五千元,但是加上退休金也快一万左右了,这在老人里面算收入比较多的了。

有人不理解姨夫的做法,说都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了,本是应该修养身体,游览下大好河山,人们活一辈子不容易,要好好的对自己才对,干嘛让自己活的那么累。

但是姨夫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工作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锻炼,又能增加收入,帮儿女们减轻负担,何乐而不为呢?其实六十岁后还在工作的老人很多,他们的情况各不相同,总结起来无非就是这三个原因:

老人60岁后,为什么还要漂泊着四处打工?

原因一:生活窘迫,想要增加收入保证晚年的生活质量。

李大爷今年65岁了,虽然有退休金,但是每月才两千多元。这些钱不但要负担和老伴的衣食住行,还要负担两人每月的药费,根本就不够花的。

所以李大爷就开始了四处打工的生活,他现在在南方的一个工地干活,负责运送水泥沙石料。这是个体力活,不但要把沉重的材料卸下车,还要负责运送到指定位置。这一天下来累的腰酸背痛,可是即便是这样他也只能咬牙坚持,因为干一天有一天工钱,否则生活就会没有着落。

李大爷现在也没有什么要求,就是希望自己身体能够慢点老,好让自己多攒点钱。以后干不了体力活时,还可以靠积蓄养活自己。

老人60岁后,为什么还要漂泊着四处打工?

原因二:不脱离社会,让自己每天活的充实。

王大爷今年62岁了,刚刚退休两年。以前工作时,王大爷精气神十足,每天工作挺多挺累的,但是他却感到很满足,觉得自己活的有价值。可是突然退休后,一时间闲下来,王大爷觉得每天都没有生活目标了。

因为老伴已经去世了,家里就他一个人居住,以前工作忙经常不在家,现在却要一个人每天独居,感觉空荡荡的房子里没有一点生气,时间过得特别的慢,每一秒都感觉是在煎熬。

为了不脱离社会,也为了缓解孤单寂寞,王大爷就在小区找了份保洁的工作,每月的工资大概有两千元。工作后,王大爷又找回了乐趣,每天打扫完卫生,还可以和同事们聊聊天,时间久了和居民们也都熟悉了,感觉现在的生活过的很快乐。

老人60岁后,为什么还要漂泊着四处打工?

原因三:夫妻感情不和睦,想要增加距离产生美。

刘叔叔今年刚刚60岁,同事们都羡慕他到了退休年纪,可以不受约束,随意的去游山玩水了。可是刘叔叔却觉得退休后,才是他苦闷生活的开始。

刘叔叔和老伴虽然结婚多年,但是并没有爱情变成亲情,反而把爱情变成了仇敌。两人只要在一起,那肯定会上演唇枪舌战。老伴快言快语,做事雷厉风行,可是刘叔叔却受不了她女强人的样子,特别是家中的事情,老伴都要自己说了算,根本不给刘叔叔发言的权利,一旦刘叔叔办了什么事情,老伴都能找出瑕疵,并且会把刘叔叔数落一番。

在这种家庭氛围里,刘叔叔每天过的都好压抑。如果退休后,更是面临着和老伴整天朝夕相处,肯定矛盾分歧更大,到时候更是苦不堪言。

所以刘叔叔为了防止这一天的到来,他早就安排好了退休后的生活。他在一个老年大学做书法老师,每天都会教授很多学员,一天下来恨不得都在学校度过,和老伴距离远了,自然美感还多一些,矛盾也会少一些。

老人60岁后,为什么还要漂泊着四处打工?

结语:人到老年,可以安详的享受晚年生活了。可是因为各个家庭的不同情况,老人的生活方式也不同。我们不能评判哪种生活方式更好,我们只能遵循内心的感受。

虽然人到老年再工作会有点累,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想,到了这个岁数还能继续发挥余热,这不说明自己更是老当益壮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